蜀汉刘备曾封了前后左右四员大将,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
陈寿在著作《三国志》时,为赵云感到不公,赵云追随刘备一辈子,战功赫赫,却只是个杂号将军,于是将这五人归为一传。
后世人将他们五人称为蜀汉五虎上将,各个都是名传千古的猛将。
《山阳公载记》: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曾让曹操闻风丧胆的马超,在归降刘备后,除了联名上表刘备称王之外,再无其他成就,年仅47岁便病逝。
临终前马超曾留有遗言,然而正是这句遗言,41年后成了蜀汉灭亡的催命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起初,曹操率领中原大军亲征,与马超在潼关对峙。
于潼关北渡时,马超突然带领一万人杀来,曹操身边人都不知所措,就连曹操本人还呆坐在那里看向远处。
曹操不但坐在那里观望,还指着那边笑谈马儿果然勇猛。
这时许褚、张郃等将领反应了过来,连忙上前强行将曹操架走。
逃亡途中,马超带人紧追不舍,西凉猛夫善骑射,一边追一边射箭,霎时间箭如雨下,曹操差点丧命。
《三国志·许褚传》: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军争济,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
许褚拼死护卫曹操,这才逃过一劫,回到营地后,大都十分惶恐,有些人甚至哭出声来,唯有曹操却哈哈大笑道:“今天差点被小贼抓住也”。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特别爱笑的人物,并且笑声极为豪迈,在史书中多有其大笑的场景,比如在许攸夜里投靠时,曹操就曾抚掌笑曰:“子远来了,吾事济矣”。
不得不说,虽说《三国演义》里有许多虚构情节,但对于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还是极为尊重的。
意识到马超的勇猛,曹操知道硬碰硬胜算不大,于是便想出了离间计,大败马超联军。
后来,马超投靠张鲁,张鲁对其很是欣赏,还想把女儿嫁给马超。
这就惹得张鲁众多部下的不满,开始不停地诋毁马超,张鲁也因此开始对马超加以防范。
刘备进攻蜀地时,在张鲁部下郁郁不得志的马超最终投靠刘备,帮助刘备一举平定益州。
马超被刘备封为大将,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关羽却认为马超只是一个降将,刚刚加入就与之并列,有些不服,于是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此人如何。
诸葛亮一看便知关羽是什么意思,但他要维护蜀汉众人关系,首先是肯定马超的能力,然后在这基础上大加夸赞美髯公。
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关羽很高兴,并且将信拿给荆州众人看。
汉中之战后,马超联名蜀中众多大臣,劝进刘备称王。
三年后,马超病危,给刘备留下遗言: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说自己家中人全被曹操屠杀殆尽,死后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只有从弟马岱一人,希望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多多提携马岱。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马岱虽然受到善待,却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贡献,唯一做的大事还是出于蜀汉政权内斗,协助杨仪斩杀魏延。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可谓是诸葛亮的头号得力干将,魏延的被杀,可以说是蜀汉的又一次实力大损。
《三国志·邓艾传》:“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miǎo]降。
邓艾偷渡阴平之所以可以那么快的成功,就是因为蜀汉的将领马邈投降。而这马邈这是马岱的亲孙子。
因此,41年前马超留下的这句遗言,没想到最终阴差阳错成了蜀汉灭亡的催命符。
参考史料:《三国志》、《山阳公载记》,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