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长子,因为在位仅一个月,所以被后世称为“一月天子”。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初一日,朱常洛正式继皇帝位,宣布以明年为泰昌元年,是为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一个月后就去世,次年的实际年号为其子熹宗所使用的天启。泰昌元年被定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光宗在位时间虽短,但使长期以来的朝局有了起色。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皇帝

<h1>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h1>

神宗时期最受诟病的矿监税使。在神宗去世的当天,朱常洛即下令旨予以取缔。令旨中说:“先年开矿抽税,为三殿两宫未建,帑藏空虚,权宜采用。近因辽东奴酋叛逆,户部已加派地亩钱粮,今将矿税尽行停止。其通、湾等处税监张烨、马堂、胡滨、潘相、丘乘云等都著撤回。”随即又以神宗遗诏的形式予以强调。(记载于《明光宗实录》)

除取缔矿监税使,在神宗去世的当天,朱常洛还发出内帑一百万两,给予辽东军士。当时辽东战事兴起,军饷短绌,户部兵部请饷不已。因此,发内帑助饷是非常符合人们愿望的事情。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庆陵,泰昌皇帝葬于此

在神宗的遗嘱中,有“建言、废弃及矿税诖误诸臣,酌量起用”一款。光宗继位后的一个月内,对被神宗因各种原因贬谪的官员大加起用,几乎每日都有,最多至一天起用十八人。由于在国本之争中受打击的主要是东林党人,因此东林人士在起用者中占很大比重。神宗末年,作为政治中枢的内阁长期只有一名阁臣,先是叶向高,后是方从哲,各自苦苦支撑。此时,将叶向高再次起用召回。“上亲点吏部右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右侍郎沈淮,俱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从辅臣方从哲请也。又点何宗彦、朱国祚、刘一燝、韩爌,各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又召辅臣叶向高于田间。”

神宗时,各部门缺官严重,起复者一时间也未易到京。于是,人事调整成为明显的现象,升改之命屡下。史继偕等入阁即属此种情况。即位之初,仅一次就实授考选散馆官员五十五人,“初二日,命考选馆选诸官,悉遵遗诏补用。即日下巡按巡盐诸差,并南京巡视各差,共五十余员。”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代制度中,每到夏天要恤刑热审,因神宗怠政,刑部屡请不得,以致罪囚淹滞。太子未即位即传令旨允行,并一再催问情况,“开释者众,鼓舞于道”。

神宗末年,因三大殿烧毁,前朝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而且,百官上朝的文华殿十分狭窄,光宗即位后即令兴建皇极门和皇极殿。“谕内阁传起建皇极门殿,择日兴工。以文华殿窄小,百官朝贺列班不便也。……发内帑二百万,刻日起工。”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明光宗原配妻子,孝元贞皇后郭氏

这类兴颓起废的工作不一而足,一改神宗时的面貌,给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但这些刚刚开始的工作随着光宗去世而受到不小的影响。国家实政展开不多,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即使是神宗遗诏,有的也没执行。不仅如此,官员增补也没完成。起用的官员多数还在路上,有的可能因路途原因连被起用的消息还没得到。于是,所谓的正人君子尚未布满朝堂。

“一月天子” 明光宗的新政光宗登基,给朝野和宫廷政治带来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光宗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当时朝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启皇帝朝服像》

光宗的去世,给内廷留下很多问题。熹宗的“提前”即位,将他身边的魏忠贤等宦官也带入政治核心,与神宗、光宗旧人展开权力争夺,造成了宫廷的布稳定。移宫案的发生,也与光宗的过早去世有直接关系。《明史》赞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