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作者:阿山在品书

言皇后是言侯爷的妹妹,两个人因各自需求相冲而导致不和。言皇后是誉王的养母,她全力支持着誉王的夺嫡。誉王作为一个没有外戚势力的皇子,若是没有皇后的支持,根本就连和太子交手的机会都没有,他会比靖王还不堪,靖王毕竟还有自己的亲生母亲静妃在后宫中。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誉王在得知夺嫡没有希望,有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便进宫劝说皇后谋反,言皇后当时也是鬼迷心窍,帮助了誉王谋反,结果遭到靖王和梅长苏等人的挫败。梁帝在回到皇宫后,就派人去罢黜了皇后,但派的不是太监高湛,而竟是默默无闻的惠妃。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1, 高湛宣旨

在梁帝身边,高湛算是梁帝最信任的人了,就算是蒙挚和夏江也比不上。高湛作为后宫的大内总管,不但要经常跟在梁帝身边伺候,许多时候还要充当梁帝的口舌,为梁帝传一些话。帮梁帝宣一些比较重要的旨意。靖王在加封亲王的时候就是高湛亲自去的靖王府,当是高湛的到来可把王府等人给吓了一跳,以前的时候,一般宣旨到靖王府可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不曾想这次竟然是册封亲王,而且册封是,高湛看着靖王的小眼神,可是暧昧的很呢。而在誉王谋反失败后,言皇后也是参与了其中,自然就的受到了惩罚。当皇帝竟然没有派高湛过去宣旨罢黜言皇后,而是派了不受人关注的惠妃。是想说不再想理会言皇后了,派个不重要的妃子,随便罢黜就得了吧。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2, 惠妃与静妃

惠妃在梁帝的后宫中可是最低调的存在,但言皇后却是很讨厌惠妃。只因在以前后宫曾突发起瘟疫,言皇后和惠妃的孩子都生了病,但结果言皇后的孩子死了,而惠妃的孩子没死,只是变残疾了。所以,从此以后言皇后开始看惠妃不顺眼了,有事没事就刁难一下惠妃。

而在后宫中惠妃与静妃的关系亲密,或许都是不受宠爱的妃子。静妃经常的帮助惠妃,惠妃会经常受到言皇后的刁难,罚她去祠堂点蜡烛。静妃知道惠妃胆子小,所以经常会陪惠妃去祠堂,陪惠妃说说话。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在九安山被围时,静妃紧紧的守候在梁帝的身边,安慰他。而且在宸妃牌位的那件事中,梁帝虽然知道是冤枉了静妃,静妃在踢他背锅,但为了他的面子,他当时还是处罚了静妃,因此梁帝对静妃就有着愧疚感。他知道静妃与惠妃的关系亲如姐妹,惠妃有常受言皇后的欺负,就派了惠妃去宣旨罢黜言皇后,让言皇后跪一回惠妃,让惠妃出一出气,可谓是给足了静妃的面子。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3, 梁帝的疑心

梁帝惯用制衡之术,他知道言皇后一旦罢黜后,宫中再无能与静妃抗衡的妃子了,于是就把惠妃的抬了出来,不能让静妃一个人在后宫的风头太盛。而且惠妃与静妃关系亲密,静妃也不会对惠妃做什么。太子被废,誉王谋反,靖王在九安山救驾有功。一时间再也没有皇子可以和靖王想抗衡的了,等过段时间,整个朝廷都是靖王的声音了。静妃是靖王的母亲,为了稍微压制下他们母子的风头,就让一个没有什么身份背景的惠妃去宣旨就可以了。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惠妃胆子小,叫她宣旨肯定都是照本宣读,起不了什么猫腻。叫其他人的话,说不定会对失了势的言皇后做出什么事情来,言皇后毕竟还是梁帝的正宫,做了大梁几十年的皇后了,肯定不能让她出事,不然有损皇室颜面。梁帝的性格复杂,而有喜欢用制衡之术,不管对一人多么宠爱,都要拉出一人来与之分宠,就像是太子和誉王,越贵妃和言皇后。越贵妃失宠了,就把静妃拉了出来和言皇后对坑,言皇后失宠了,就要拉惠妃出来和静妃制衡。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正如梅长苏说过:“咱们这个陛下,从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人”若不是其他皇子无能,拉不动,估计都要拉一个出来和靖王制衡。原本仅仅是去罢黜皇后,让高湛过去便可以了,为了向别人表述自己的其他意思,就特意叫了惠妃前去宣旨,可见梁帝心思的复杂。在琅琊榜中,你还发现了梁帝在做什么事情制衡?

废黜皇后时,为何是惠妃去宣旨?梅长苏一句话,道破梁帝的小心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