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作者:问道华夏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h1>

台湾文化牛人李敖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的老朋友、老同学陈鼓应在台湾大学当教授,有一次他们台大哲学系请我去演讲,我当场讲了陈鼓应注解的《老子》里一段话。《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什么叫‘负阴而抱阳’?陈鼓应说,就是万物背阴而向阳,我当场笑我的老同学,说你讲错了,应该是又抱着阴又抱着阳。他说你凭什么说‘负’字是抱的意思呢,‘负’是背的意思。

于是,李敖以《史记·刺客列传》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证:“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

李敖认为:背着的剑是拿不出来的,只有把剑移到胸前才能抽出来,所以他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应该是抱着阴,也抱着阳。“服”

他自以为很得意,跟听课的学生们说:“你们学哲学的要真的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这种人。”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9">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h1>

作为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先生的三版《老子译注》也曾经是很喜欢的。但是在对老子的“批评”里,他认为老子受时代的限制,没能看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老子把道和物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又说“稷下学派将老子的道推向了唯物主义”等等,仅凭此等议论,便放下了他的书。因为我认为他不懂老子。

但是即便如此,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也比李敖好得多,尽管陈鼓应的理解也是错的。

在老子思想里,一切对等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既然对立,那就不可能在胸前既有阴,又有阳,不然老子为何说“负阴抱阳”,直接说怀抱阴阳不更好吗?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既然阴阳又是统一的,那么,它们一定是在“一”这个整体中,并且互根互化,把二者分开,如何互根互化?

实际上,不仅陈鼓应在“负阴抱阳”的理解上犯了错,从西汉初年的河上公以来,鲜有不这么认为的。河上公说“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自此开“负阴向阳”之先河。严遵则完全搬运河上公说法“负阴而向阳”。

台湾知名文化学者马叔礼则说:万物无不背着阴而向着阳。这就更讲不通了。四条腿的多数是背着阳而向着阴的。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4">“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h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的“负阴而抱阳”是一句主谓联合词组,意在强化语气,强调万物本身皆具阴阳,否则不能成“物”,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皂罗袍3先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他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不管是背着的,还是抱着的,都是可以放下的,因为不是本身就有的,而是我们的心强加于他的。

万物既然是阴阳皆备,为什么还要负阴而抱阳?

阴阳本是一体,之所以分开,是因为人的“二”心所致,如同“有与无”“美与恶”“是与非”“福与祸”等等,硬生生地把一件事物分解成两个对立面。

所谓“负阴而抱阳”,不管是背着的,还是抱着的,阴阳本就是一回事,只要把它们分开,那么你的“二”心也就出现了。

李敖有多狂:你们学哲学的要了解《老子》,还得靠我李敖对“负阴而抱阳”的解释李敖的解释还不如陈鼓应的“负阴而抱阳”到底什么意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