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

作者:問道華夏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h1>

台灣文化牛人李敖在一次演講中說道:“我的老朋友、老同學陳鼓應在台灣大學當教授,有一次他們台大哲學系請我去演講,我當場講了陳鼓應注解的《老子》裡一段話。《老子》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

“什麼叫‘負陰而抱陽’?陳鼓應說,就是萬物背陰而向陽,我當場笑我的老同學,說你講錯了,應該是又抱着陰又抱着陽。他說你憑什麼說‘負’字是抱的意思呢,‘負’是背的意思。

于是,李敖以《史記·刺客列傳》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為證:“左右乃曰:‘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轲。”

李敖認為:背着的劍是拿不出來的,隻有把劍移到胸前才能抽出來,是以他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應該是抱着陰,也抱着陽。“服”

他自以為很得意,跟聽課的學生們說:“你們學哲學的要真的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這種人。”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9">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h1>

作為享譽國際的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先生的三版《老子譯注》也曾經是很喜歡的。但是在對老子的“批評”裡,他認為老子受時代的限制,沒能看到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并且,“老子把道和物的關系本末倒置了”,又說“稷下學派将老子的道推向了唯物主義”等等,僅憑此等議論,便放下了他的書。因為我認為他不懂老子。

但是即便如此,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也比李敖好得多,盡管陳鼓應的了解也是錯的。

在老子思想裡,一切對等物,都是對立統一的,既然對立,那就不可能在胸前既有陰,又有陽,不然老子為何說“負陰抱陽”,直接說懷抱陰陽不更好嗎?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

既然陰陽又是統一的,那麼,它們一定是在“一”這個整體中,并且互根互化,把二者分開,如何互根互化?

實際上,不僅陳鼓應在“負陰抱陽”的了解上犯了錯,從西漢初年的河上公以來,鮮有不這麼認為的。河上公說“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自此開“負陰向陽”之先河。嚴遵則完全搬運河上公說法“負陰而向陽”。

台灣知名文化學者馬叔禮則說:萬物無不背着陰而向着陽。這就更講不通了。四條腿的多數是背着陽而向着陰的。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4">“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h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中的“負陰而抱陽”是一句主謂聯合詞組,意在強化語氣,強調萬物本身皆具陰陽,否則不能成“物”,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皂羅袍3先生提供一個新的思路,他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不管是背着的,還是抱着的,都是可以放下的,因為不是本身就有的,而是我們的心強加于他的。

萬物既然是陰陽皆備,為什麼還要負陰而抱陽?

陰陽本是一體,之是以分開,是因為人的“二”心所緻,如同“有與無”“美與惡”“是與非”“福與禍”等等,硬生生地把一件事物分解成兩個對立面。

所謂“負陰而抱陽”,不管是背着的,還是抱着的,陰陽本就是一回事,隻要把它們分開,那麼你的“二”心也就出現了。

李敖有多狂:你們學哲學的要了解《老子》,還得靠我李敖對“負陰而抱陽”的解釋李敖的解釋還不如陳鼓應的“負陰而抱陽”到底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