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在《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中,豹头环眼的张飞,给人一种极为鲁莽的感觉。可实际上却是个很心细的人,论义气更是丝毫不在二哥“关羽”之下。在汉朝气数未尽时,刘备三兄弟救了朝廷命官董卓,张飞却要杀掉他,刘备不许又是为何呢?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汉室宗亲“刘备”,子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二十八岁一事无成,家徒四壁,无奈织席贩履为生。

逐郡屠户“张飞”颇有家财,给了刘备很大的帮助,有了第一桶金后,三兄弟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干一番事业。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只有几百乡勇的刘备,只能寄人篱下听人安排。奉命引关、张二人来到颍川,在天公将军“张角”手中救下董卓。怎奈这厮实在傲慢无礼,听闻刘备等人是白衣时,便十分轻视救命恩人。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张飞本就是暴躁脾气,怎能受得了这种气?

原文:

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

本想一刀杀了董卓这个傲慢无礼的家伙,忘恩负义之人本就该杀,刘备却拦着不让,张飞只好作罢。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曰: “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飞曰:“若如此,稍解吾恨。”

董卓不管怎么样也是朝廷命官,又怎么能随意杀死,不杀反而要听这董卓的安排,毕竟他是朝廷派来的人,负责此次任务的官员。可如果在他手下听命,张飞是极为不愿的。

三兄弟情深义重,怎能分道扬镳?

董卓忘恩负义之辈,张飞要杀董卓,刘备为何不让?

于是便建议另投他处,如此一来也不用听命董卓,也就没必要杀了这个朝廷命官了。此时,西汉毕竟气数未尽,贸然杀死朝廷中人,难免会惹出大祸。

可如果不是刘备拦着,张飞的性格很可能砍了董卓。要真是这样的话,即便不说改变历史,也可能会让西汉王朝再延续一段时间。刘备的性格也是让人看不懂,不杀朝廷命官也对,可后来朝廷有命要杀吕布,他却放过吕布。

总结

刘备不愧是“大耳奸贼”,打着复兴汉室的名号,却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不杀吕布想交个人情,后来被夺了徐州。等到吕布沦为阶下囚后,哪里还记得什么“辕门射戟”?害怕吕布壮大曹操势力,又蛊惑曹操杀了吕布。至于最初不杀董卓,也确实不能说错,毕竟杀了董卓三人怕是要亡命天涯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