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题材这个领域,国产影视剧曾闹过很多笑话,像“弹弓打飞机”“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脱离现实的桥段,曾被众多网友疯狂吐槽。
可喷归喷、骂归骂,大多数情况,都以观众一笑了之,主创遭官媒痛批结束。
但今天介绍的这部战争片却并非如此——
豆瓣2.2分,即将赶超《逐梦演艺圈》;
观众对导演的「恨」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

时至今日上映近30年,观众的骂声从未止歇;
影片的导演姚某某,本是科班出身,却因这一部电影,葬送了整个职业生涯。
说的是它——
《犬王》
影片的大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拉开全面抗战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劲儿往一处使,共抗侵略者。
「军犬」作为一种特殊的战斗武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历史上曾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中国板凳狗大败日本狼青”的佳话。
这部《犬王》,讲的便是两条军犬「大龙」和「小龙」,与主人们共同抗击日军的故事。
本来嘛,这片拍得无可厚非,也确实有史实可考据。
狗狗叼着炸药包,冲锋陷阵,有一个画面一只狗被炸飞,甚至都能看到狗侧面腹部的皮连着腿。
在1993年,特效技术不是稀罕物件儿了,观众观影时都以为,这个画面是特效。
况且片子是为了宣传狗的忠诚和勇敢,怎么可能是实拍呢?
直到今天,这也是影视创作者跟观众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凡涉及到动物情节,结尾字幕首先会出来的一句话就是“本片未伤害任何动物”;
这是电影创作中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你不能因为所谓的艺术,却残害一条无辜的性命。
但当年,导演姚某某,却自豪地在《犬王》结束时加上一句话“本片中死去的动物均是真实死亡”。
对此,姚某某的解释是——
“为了让表演显得真实,我们给一只训练有素的军犬绑上了真实的炸药,在镜头前奔跑着被炸成了碎片…”
“为了减轻狗的痛苦,务必要一次性把它炸死!”
此话一出,全民沸腾。
时至今日,提到这位导演,都让人恨得后槽牙痒痒;
有人将其称为“国产电影史最大耻辱”
有人建议,我拍一部新抗日影片《导王》讲的是一个爱国导演借为日本人拍电影的机会,在身上绑上炸弹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姚某某是不二人选。
这位姚某某6年后又拍了一部电视剧,再次点燃网友怒火,1星刷屏,全民抵制。
说回《犬王》
在后期的访谈中,姚某某再次确认,亲手策划了这次“牺牲”,神态颇以为傲。
而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感受怎么形容呢?
好比吃了一口蛋糕,咀嚼两口后,才发现蛋糕里头有只苍蝇
更恶心的是,这只苍蝇,是蛋糕师故意放进去的。
如此一个电影剧组的低专业性和非人道主义的做法,仅就电影拍摄的职业道德而言,是应嗤之以鼻的。
片子中的犬王,报效主人,英勇抗敌;
现实中的导演,却亲手炸了这位动物演员。
严重地说,这跟汉奸无异。
打着赞美动物的「名」、行着虐杀动物的「实」,这种行为,也是极度龌龊的。
且看他所说的理由:为了真实。
刘佩琦被问到,你是如何代入人物的?
刘佩琦反问,如果你演一个死人,难道还要去死吗?
话糙理不糙。
影视剧,说到底,还是虚构的。
敬业如吴京,也曾说过,拍戏的底线,是「只要不死」。
可见演员被虐可以,但涉及到生死危险的戏,是一定要三思的。
片名为《犬王》,识字的人都知道,狗,是片子的主角;
但姚某某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除了人以外,片场的一切,只能算道具。
他调配着片场的一切道具,掌控着他们的生死,只为粉饰自己标榜的「真实」。
我们说的真实,是史实真实、考据真实,别胡编乱造,侮辱英烈;
姚某某的真实,是画面真实,杀戮真实,恶心人真实。
再来看1993年的特效片大环境。
同年好莱坞拍出的《侏罗纪公园》,巨大的恐龙头从汽车天窗俯冲下来,这样的镜头不比你炸死一条狗省事吧?
真实度不比你差吧?
但也没听说斯皮尔伯格穿越回史前,去干死几只恐龙啊!
实在没能力去做特效,那为什么一定要拍这个特写呢,用火药带过不可以吗?炸飞一些毛皮不可以吗?
1987年,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物语》一经上映,全球观众为其真挚的情意抹眼泪;
时至今日,经久不衰。
它经典,是因为它真实吗?
不是因为你画面拍得多逼真,手法多独到,而是他们有颗真正的爱心。
一个漠视生命,缺乏人性关怀的人,怎么能拍出反战真正的内核?!
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