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作者:淄博文旅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

一座城市,从古至今,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每天生活污水的产生,需要及时地排出城外,从而有效保障一个城市的卫生环境。

如果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做不好,如果遇到暴雨,城市中就会产生大量积水,成为水乡泽国,一片汪洋。因此,我们的祖先几乎在创建城市的同时,发明了城市排水系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h1>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位置图

据考证,早在距今7000至6000年前,我国的贵州省澧县石家河文化各城址(最著名的是城头山古城)就挖掘了护城河,设置了水门,建构起良好的城内排水系统,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

此外,距今5000年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距今约4000年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已使用陶制地下排水管道。距今3800至35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古城出现了木结构排水暗渠和底部铺垫了石块的排水沟,距今约2300年左右,河南安阳殷墟则出现了类似今天“三通式”的陶水管。西周时期的陶水管已有过滤装置,并且有曲尺形转弯。

在国外,目前有史料记载的是建于4500年前、位于印度河流域的马享佐达摩城,已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同一时期,美索不达米亚王国的街道建起了砖砌的雨水排水系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临淄齐城排水道口</h1>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近景)

众所周知,临淄是我国先秦时代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工商业大都市,污水产生量大,排放量多,需要有设计周密、功能强大的排水系统来加以支撑。

为了建造一个完善的城市排水道口,齐城临淄人经过严谨的设计和精密的施工,创造了规模庞大、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临淄齐都排水系统。

据齐文化研究院专家介绍,3000年前的齐国临淄人民因地制宜,利用淄河和系水作临淄城东、西两面的自然护城河,又在南、北城墙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大城南、北城壕6140米,小城的东、北、南和西墙南段城壕5780米),使之与淄河系水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的外部排水护城网。同时,根据南高北低的地质自然地势,临淄人在修建城池时周密设计和科学建造了排水道口。根据勘探得知,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3大排水系统, 4处排水道口。

1号排水系,统在小城西北部宫殿区中心部位,全长700米左右,宽20米,深3米。南起桓公台的东南,通过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向西穿过小城西墙下的①号排水道口注入系水。

2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西北部,由一条南北向排水沟和一条东西向排水道组成。南北向排水沟,南起小城东北角,顺南高北低的地势直通大城北墙西部的②号排水道口,注入北墙外护城壕,全长2800米,宽30米,深3米左右。

因一个排水道口不能有效的排放大量的积水,在这条南北排水沟的北段,又向西北分出一东西向排水道(长1000米,宽20米左右),由现已发掘的、大城西墙北部的3号排水道口流入系水。这一排水系统承担着大城内绝大部分的废水和积水的排放。

3号排水系统,位于大城东北部,长约800米,起点不明,止于大城东墙北段的④号排水道口,向东注入淄河。

上述齐都临淄的三大排水系统在城内均为明渠,只有四个排水道口是暗渠,从城墙下穿过,与城外护城壕沟相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h1>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建设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2016年5月,作为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道口遗址整修项目开工建设。

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齐国故城列入“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的十大保护展示工程”。此后,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2018年6月8日,山东省文物局在此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暨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开园仪式。2019年11月1日正式对游客开放,并且有了新的全称——临淄齐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其名是因为排水道口位于齐国故城大城的西墙北段。2020年1月,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距今3000年,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早期城建史上的杰作。世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临淄齐城排水道口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该遗址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四大特色,被誉为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一是北壁比南壁长,且呈弧形,既可减轻洪水对石壁的压力,避免被冲毁,又可使洪水中的泥沙得到沉淀,避免堵塞进水口。

二是进水道底部,设计了5条进水沟,通向5个进水孔。既沉淀了泥沙,避免在孔内淤塞,又对洪水进行了分流,减轻了洪水对进水口的冲击。

三是充分考虑到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不同情况将进水口设计成三层,独具匠心。

四是过水道内部结构复杂,石块交错排列,不直通。既能排水又不让城外的敌人借此进城内,兼顾了军事防御功能,是整个排水道口建筑设计的精华。

小小的排水道口,内涵非常丰富,凝聚着齐人非凡的智慧和科技,为研究齐国故城的历史、古代城建史提供了实物佐证,具有丰富的历史考古价值;它作为齐国水文化的载体与见证,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巧妙设计,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杰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