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作者:路生观史

有些人在生命的一些关键点上,总会表现得很智慧,而当这些智慧被一起串起,就成了属于他(她)们的一道链条,如同一条项链,被(她)们戴着,成就了一生的温情和美丽。

劳君展(1900年~1976年1月3日),女,原名启荣,湖南省长沙县人,1900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毕业于里昂大学、巴黎大学。是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许德珩的妻子;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的岳母;还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许德珩与劳君展在法国巴黎

居里夫人以她辉煌的成就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博得全世界的尊崇,仰慕她名望的人很多,而她亲自培养的学生很少。劳君展不但是她中国籍的女学生,也是她唯一的中国籍女学生。有很多人都写过这段故事,说到劳君展在居里夫人的镭学研究所担任助手的日子,但很少有人提及劳君展除了在居里夫人那里还学到了镭之外的很多东西,比如居里夫人身上的耐力和冷静。

劳君展的女儿许鹿希曾在一段回忆文字里说,妈妈当年作为居里夫人的助手,看到居里夫人成天埋头镭研究所,一次次失败还那么淡然,特别是面对荣誉时,毫不在乎的态度,这些细节打动了妈妈。妈妈以居里夫人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变得更加理智,且不慌不忙……妈妈身上的耐力和冷静自持都是这时候打磨出来的。和居里夫人的情谊也成为妈妈日后难以抹掉的人生底色(伍婷婷 成波文《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弟子》湘江晨报,2017年4月3日)。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除了向居里夫人学习以及受到居里夫人的影响,劳君展的人生中还有很多闪光的智慧点,而这足以串起她智慧人生的链条。

劳君展1900年出生在长沙显赫的富贵之家,祖父劳崇光曾任两广总督,父亲是很有才学的名士,兄长也很受社会上尊敬。君展原名启荣,自幼好学,熟读古书,她是家中的宠儿。在当时的社会,她的人生道路自然可以做千金小姐,当阔太太,进入权贵富豪之家,享受一个女人需要的一切,但她蔑视财富和权势,从不追求个人享受,以自己的智慧选择了人生道路的起点。

1918年,劳君展考入湖南周南女中。这是一所私立学校,由社会名流朱剑凡先生创立。朱先生系湖南人,为爱国志士,曾留学日本,深感中国妇女受封建压迫毫无社会地位,他宣扬新思想,鼓励独立思考,支持妇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劳君展和蔡畅是周南女中第一班的学生,她们很快成为知心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有关国家前途的话题。五四运动在湖南燃起烈火,周南女中成为进步青年的先锋队。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劳君展与旅法勤工俭学好友摄于法国,右起:许德珩、劳君展、魏璧、吴孟班。

至此,劳君展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似文弱的她担任了长沙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还参与了毛主席等人在湖南组织的新民学会,继续负责宣传工作。期间,她改名“冀儒”,常在毛主席创办的《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很快,“冀儒”的人受到了各界关注,而她索性利用这种声势,创办了《女界钟》,一时间,成了有名的初出茅庐的长沙闺秀。

1919年秋,劳君展考入上海东南大学。同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入里昂大学专攻数学。当时,去法国坐轮船,环境恶劣,行程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劳君展不懂法文,就利用在油轮上的时间进行学习,虽然掌握了一些法语知识,但要用它来与人交流还非常困难。于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安排比劳君展早到法国一年的许德珩,帮助劳君展补习法文,自然而然地,两人便认识了。

那时候,许德珩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楚僧,楚是中国楚地的意思,僧大约就是僧侣,表示自己不想结婚,要跟佛门弟子一样。除了给劳君展补习法文,许德珩还与劳君展有着书信的交流,也用楚僧这个名字。时间一长,两人相互都有了些感情,劳君展的表达很特别:有一回,她收到许德珩落款楚僧的书信,将楚僧改成了楚生,又把信退给了许德珩。许德珩看到后明白了劳君展的意思,由僧到生,两人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于1925年4月16日在巴黎结婚。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结婚时,劳君展获得里昂大学硕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但她还不是居里夫人直接的学生。许鹿希说:“那时,法国公立大学听课不需要交听课费,居里夫人讲课时妈妈去听。”此时,劳君展和许德珩都有回国的想法,中山大学也为他们寄来了聘书和路费,但因为学校寄来的路费太少,根本不够两人的船票。这种情况下,劳君展提出可以晚一些回国,想跟居里夫人学习,进而成为了居里夫人镭研究所的助手。

许德珩回忆说:“当时,居里夫人正主持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的工作,中国学这一专业的人并不多,但劳君展对此很感兴趣。”因而,劳君展在学习中受到居里夫人的影响也便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而劳君展身上表现出的毅力,也让居里夫人对她寄予期望。1926年5月的一天,居里夫人还曾到劳君展和许德珩的寓所专门看望劳君展。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居里夫人

1926年,劳君展毕业巴黎大学 。1927年春,因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和许德珩丈夫开始酝酿回国,两人一前一后回国。许德珩先是在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教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后受邀任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等职。劳君展任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教书育人本是个很好的职业,但在那个乱世的年代,知识分子们总有救民于水火的责任担当。而劳君展和丈夫也不得不因此颠沛流离于上海、广州、北平等地。

1931年,许德珩应北京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劳君展随丈夫一起来到北平,此时,他们已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打算在北平过段安稳的日子,但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们都又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动。1932年底,国民党特务在北京大学逮捕进步师生,他们声称许德珩藏有枪支,逮捕了他,还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搜查。年幼的孩子们被吓得哇哇大哭,劳君展表现出奇地冷静,曾在居里夫人镭研究所学习的她,虽说回国后没有用到多少专业知识,但却学到了居里夫人的理智,且在那个时候用上了,一点儿也不慌张。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看着特务头目用电话向上级报告,因为那时的电话需要叫号,劳君展便暗暗记下了号码。特务走后,她查询到了那个号码的所在地,穿上回国时带来的漂亮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阔太太的模样,独自赶了过去。果然,哨兵把她当成了某位长官的夫人,她因此大摇大摆地进了门,还让“接待处”士兵拿来了“犯人”名册,确定了自己找到的这个地方正是许德珩被关押处。

随后,劳君展动员著名记者萨空了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罪行,又请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知名人士多方奔走营救,终使许德珩等进步师生获释出狱。对此,女儿许鹿希说:“那次,是妈妈救了爸爸的命。”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当年的报纸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劳君展任中共组建的北平妇女救国会委员。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她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支持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北方局领导人经常在她的家里召集重要会议。每当在她家开会,她都精心筹划安排,以保安全。期间,她曾发心许愿:“只要国家能够强盛,再大的牺牲也无怨无悔!”

1936年10月,当劳君展得知红军长征延安的物资奇缺,干部指挥作战时也块表也没有,冬天了,大家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生活状况十分困难。她和丈夫当即决定要买一些东西送给红军和毛主席。当时,正好有辆汽车要去延安,劳君展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十几块怀表、三十多双布鞋和一些火腿。收拾好东西后,带东西的人问她要不要在东西带到后,让毛主席写个收条,她说:“我送给毛润之的东西怎么能要收条呢?还是匿名吧。”

这件事,后来她的孙子许进写过一篇文章说起过:“祖父祖母曾经数次提到,我们微薄的工资储蓄所买的那一点点物品,与张学良先生送给红军的数十万元和一两万套棉衣、借给红军的六十万元;与宋庆龄女士以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为延安募集的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与陈嘉庚先生向延安捐资捐物的义举无法相提并论,微不足道。”(《百年潮》2005年04期)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许德珩和孙子许进 许德珩和孙子许进

毛主席知道这些东西是许德珩劳君展夫妇送的是在1945年。那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时,邀请劳君展与丈夫许德珩到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共进午餐。毛主席对许德珩说,记得当年我们在北大好像还有一个组织呢。许德珩说,我们都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毛主席又对劳君展说,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怎么会打仗呢?我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呀!之后,劳君展问毛主席,我们当年曾带给你一些生活用品,你收到了吗?毛主席风趣地说,哦,那是你们送的呀?他们掐(吃)了,我也掐了。告别时,劳君展对毛主席说:“重庆气候不好,山城不可久留,早作归计为好。”

抗战胜利后,劳君展和丈夫联络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九三学社,是该社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教授,高教部研究员,教育部参事等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了许多工作。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晚年时的劳君展

文章进行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已经与智慧没有多少关系了。但我们想要说的是,太多的先辈是因为自己的理想和爱才出来做事或者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来也没有担心或害怕过流血甚至牺牲,这恰恰体现出了他们的境界和智慧。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生最终的意义成为了奉献,而奉献之所以能够光芒万丈,是因为原力。

所谓原力,在今天的《星球大战》给过它一个核心的解释:是一种超自然的而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又说它是所有生物创造的一个能量场,包围并渗透着我们。有着凝聚整个星系的能量。曾被译为力、神力、大能。这个词汇大约来自于原动力,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如: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原动力;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原动力;等等。因此,原力不是被动的,一定是无私的。然而,作为个体的生命,获得这种力量往往不会是轰轰烈烈的,但它可以通过知识、经历与修养等等,裂变为被人们时常说起的智慧。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劳君展与家人合影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为生命的一部分技能。体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表现为对未来的预见和正确判断。除此之外,生命和存活与延续不再有太多玄机,就像没有人能够抗拒生老病死。但是,有些个体的生命却能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状态:

像一棵长在大地上的树,看或不看他(她)们,他(她)们都能让人感觉到,他(她)们始终都是长在人的心里,并且,年年岁岁,生长不息,散发着的却是始终光辉的人性。因此成了是善良的、温暖的,成了让人们离不开和难以割舍的。而他(她)们也成了朴素甚至平凡的人,让人们永远都可以去爱的,或者说永远都是可爱的。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这段文字不是为劳君展量身定做的,但她一定是他(她)们中的之一,她的人生一定是这样的。1958年,劳君展得了很重的病,也就是这一年,她的女婿、许鹿希的丈夫邓稼先去了人迹罕至的大西北。当时,因为保密的原因,包括许鹿希都不知道邓稼先在干什么,劳君展就更不知道了。

因为,邓稼先回家的次数非常非常有限,且来去匆匆。又因为孩子都很小,时间一长,许鹿希难免不会伤心难过,但躺在病床上的劳君展却一直在鼓励女儿,女婿邓稼先一定是在为国家干大事,一定要支持。直到1976年1月3日逝世。

1986年,邓稼先去世前,身份才被真正公开。这时侯,劳君展去世已经十年。女儿许鹿希说,妈妈对我影响太大了,邓稼先“消失”后,她给我的鼓励太多了。一句话,就能让女儿获得更多支撑下去的力量,是母女间的心灵相通,更有在对邓稼先信任里的某种预见和判断。而当初,邓稼先与许鹿希的婚姻就是劳君展促成的。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邓稼先的姐姐曾有过这样的回忆:“北京大学有一宿舍在府学胡同,住了二十多家老师。各家没有围墙,孩子们在院子玩耍,十分和气。解放后,我和许德珩先生的住房紧邻,许伯母劳君展先生和我常见面,她是法国留学生,专长数学,为人和蔼可亲。”(胡银芳《许鹿希和邓稼先》书摘 ,2013年05月01日)

邓稼先的姐姐说,当时,弟弟邓稼先常到她家去吃饭,劳君展也曾经见到过他,知道邓稼先教书很认真,又见邓稼先一表人才,很是赞赏。姐姐把这事儿告诉了邓稼先,还告诉他许伯母(劳君展)有一女儿叫许鹿希,学医,就在邓稼先带的班里。邓稼先说,他的班里有两个女生,成绩都很好。后来,“经过我和许伯母促成,稼先和许鹿希成为终身伴侣”。

劳君展:居里夫人的中国籍女学生,曾匿名带火腿给在延安的毛主席

劳君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