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作者:路生觀史

有些人在生命的一些關鍵點上,總會表現得很智慧,而當這些智慧被一起串起,就成了屬于他(她)們的一道鍊條,如同一條項鍊,被(她)們戴着,成就了一生的溫情和美麗。

勞君展(1900年~1976年1月3日),女,原名啟榮,湖南省長沙縣人,1900年出生于一個官宦世家,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 。畢業于裡昂大學、巴黎大學。是著名愛國人士、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學者,九三學社創始人和傑出上司者許德珩的妻子;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實體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勳”的鄧稼先的嶽母;還是著名科學家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許德珩與勞君展在法國巴黎

居裡夫人以她輝煌的成就和忘我的獻身精神,博得全世界的尊崇,仰慕她名望的人很多,而她親自培養的學生很少。勞君展不但是她中國籍的女學生,也是她唯一的中國籍女學生。有很多人都寫過這段故事,說到勞君展在居裡夫人的鐳學研究所擔任助手的日子,但很少有人提及勞君展除了在居裡夫人那裡還學到了鐳之外的很多東西,比如居裡夫人身上的耐力和冷靜。

勞君展的女兒許鹿希曾在一段回憶文字裡說,媽媽當年作為居裡夫人的助手,看到居裡夫人成天埋頭鐳研究所,一次次失敗還那麼淡然,特别是面對榮譽時,毫不在乎的态度,這些細節打動了媽媽。媽媽以居裡夫人的人生态度為榜樣,變得更加理智,且不慌不忙……媽媽身上的耐力和冷靜自持都是這時候打磨出來的。和居裡夫人的情誼也成為媽媽日後難以抹掉的人生底色(伍婷婷 成波文《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弟子》湘江晨報,2017年4月3日)。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除了向居裡夫人學習以及受到居裡夫人的影響,勞君展的人生中還有很多閃光的智慧點,而這足以串起她智慧人生的鍊條。

勞君展1900年出生在長沙顯赫的富貴之家,祖父勞崇光曾任兩廣總督,父親是很有才學的名士,兄長也很受社會上尊敬。君展原名啟榮,自幼好學,熟讀古書,她是家中的寵兒。在當時的社會,她的人生道路自然可以做千金小姐,當闊太太,進入權貴富豪之家,享受一個女人需要的一切,但她蔑視财富和權勢,從不追求個人享受,以自己的智慧選擇了人生道路的起點。

1918年,勞君展考入湖南周南女中。這是一所私立學校,由社會名流朱劍凡先生創立。朱先生系湖南人,為愛國志士,曾留學日本,深感中國婦女受封建壓迫毫無社會地位,他宣揚新思想,鼓勵獨立思考,支援婦女解放運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勞君展和蔡暢是周南女中第一班的學生,她們很快成為知心朋友,經常在一起談論有關國家前途的話題。五四運動在湖南燃起烈火,周南女中成為進步青年的先鋒隊。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勞君展與旅法勤工儉學好友攝于法國,右起:許德珩、勞君展、魏璧、吳孟班。

至此,勞君展牢牢地将命運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似文弱的她擔任了長沙學生聯合會宣傳部長,還參與了毛主席等人在湖南組織的新民學會,繼續負責宣傳工作。期間,她改名“冀儒”,常在毛主席創辦的《湘江評論》上發表文章。很快,“冀儒”的人受到了各界關注,而她索性利用這種聲勢,創辦了《女界鐘》,一時間,成了有名的初出茅廬的長沙閨秀。

1919年秋,勞君展考入上海東南大學。同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入裡昂大學專攻數學。當時,去法國坐輪船,環境惡劣,行程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勞君展不懂法文,就利用在油輪上的時間進行學習,雖然掌握了一些法語知識,但要用它來與人交流還非常困難。于是,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安排比勞君展早到法國一年的許德珩,幫助勞君展補習法文,自然而然地,兩人便認識了。

那時候,許德珩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楚僧,楚是中國楚地的意思,僧大約就是僧侶,表示自己不想結婚,要跟佛門弟子一樣。除了給勞君展補習法文,許德珩還與勞君展有着書信的交流,也用楚僧這個名字。時間一長,兩人互相都有了些感情,勞君展的表達很特别:有一回,她收到許德珩落款楚僧的書信,将楚僧改成了楚生,又把信退給了許德珩。許德珩看到後明白了勞君展的意思,由僧到生,兩人又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于1925年4月16日在巴黎結婚。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結婚時,勞君展獲得裡昂大學碩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但她還不是居裡夫人直接的學生。許鹿希說:“那時,法國公立大學聽課不需要交聽課費,居裡夫人講課時媽媽去聽。”此時,勞君展和許德珩都有回國的想法,中山大學也為他們寄來了聘書和路費,但因為學校寄來的路費太少,根本不夠兩人的船票。這種情況下,勞君展提出可以晚一些回國,想跟居裡夫人學習,進而成為了居裡夫人鐳研究所的助手。

許德珩回憶說:“當時,居裡夫人正主持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的工作,中國學這一專業的人并不多,但勞君展對此很感興趣。”因而,勞君展在學習中受到居裡夫人的影響也便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而勞君展身上表現出的毅力,也讓居裡夫人對她寄予期望。1926年5月的一天,居裡夫人還曾到勞君展和許德珩的寓所專門看望勞君展。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居裡夫人

1926年,勞君展畢業巴黎大學 。1927年春,因受國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的鼓舞,和許德珩丈夫開始醞釀回國,兩人一前一後回國。許德珩先是在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擔任教官,講授唯物史觀和社會主義史,後受邀任武漢第四中山大學教授等職。勞君展任武漢大學數學系教授。教書育人本是個很好的職業,但在那個亂世的年代,知識分子們總有救民于水火的責任擔當。而勞君展和丈夫也不得不是以颠沛流離于上海、廣州、北平等地。

1931年,許德珩應北京大學之聘,赴北平任教,勞君展随丈夫一起來到北平,此時,他們已有兩個孩子,一家四口,打算在北平過段安穩的日子,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他們都又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的活動。1932年底,國民黨特務在北京大學逮捕進步師生,他們聲稱許德珩藏有槍支,逮捕了他,還在家裡翻箱倒櫃地搜查。年幼的孩子們被吓得哇哇大哭,勞君展表現出奇地冷靜,曾在居裡夫人鐳研究所學習的她,雖說回國後沒有用到多少專業知識,但卻學到了居裡夫人的理智,且在那個時候用上了,一點兒也不慌張。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看着特務頭目用電話向上級報告,因為那時的電話需要叫号,勞君展便暗暗記下了号碼。特務走後,她查詢到了那個号碼的所在地,穿上回國時帶來的漂亮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闊太太的模樣,獨自趕了過去。果然,哨兵把她當成了某位長官的夫人,她是以大搖大擺地進了門,還讓“接待處”士兵拿來了“犯人”名冊,确定了自己找到的這個地方正是許德珩被關押處。

随後,勞君展動員著名記者薩空了寫文章揭露國民黨反動罪行,又請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知名人士多方奔走營救,終使許德珩等進步師生獲釋出獄。對此,女兒許鹿希說:“那次,是媽媽救了爸爸的命。”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當年的報紙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勞君展任中共組建的北平婦女救國會委員。在地下黨組織的上司下,她不顧個人安危,全力支援并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北方局上司人經常在她的家裡召集重要會議。每當在她家開會,她都精心籌劃安排,以保安全。期間,她曾發心許願:“隻要國家能夠強盛,再大的犧牲也無怨無悔!”

1936年10月,當勞君展得知紅軍長征延安的物資奇缺,幹部指揮作戰時也塊表也沒有,冬天了,大家腳上穿的還是草鞋,生活狀況十分困難。她和丈夫當即決定要買一些東西送給紅軍和毛主席。當時,正好有輛汽車要去延安,勞君展拿出家裡的全部積蓄,十幾塊懷表、三十多雙布鞋和一些火腿。收拾好東西後,帶東西的人問她要不要在東西帶到後,讓毛主席寫個收條,她說:“我送給毛潤之的東西怎麼能要收條呢?還是匿名吧。”

這件事,後來她的孫子許進寫過一篇文章說起過:“祖父祖母曾經數次提到,我們微薄的工資儲蓄所買的那一點點物品,與張學良先生送給紅軍的數十萬元和一兩萬套棉衣、借給紅軍的六十萬元;與宋慶齡女士以中國紅十字會的名義為延安募集的大量藥品和醫療器械;與陳嘉庚先生向延安捐資捐物的義舉無法相提并論,微不足道。”(《百年潮》2005年04期)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許德珩和孫子許進 許德珩和孫子許進

毛主席知道這些東西是許德珩勞君展夫婦送的是在1945年。那年,毛主席赴重慶談判時,邀請勞君展與丈夫許德珩到紅岩嘴八路軍辦事處共進午餐。毛主席對許德珩說,記得當年我們在北大好像還有一個組織呢。許德珩說,我們都是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毛主席又對勞君展說,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怎麼會打仗呢?我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呀!之後,勞君展問毛主席,我們當年曾帶給你一些生活用品,你收到了嗎?毛主席風趣地說,哦,那是你們送的呀?他們掐(吃)了,我也掐了。告别時,勞君展對毛主席說:“重慶氣候不好,山城不可久留,早作歸計為好。”

抗戰勝利後,勞君展和丈夫聯絡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九三學社,是該社的創始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她曆任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教授,高教部研究員,教育部參事等職,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做了許多工作。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晚年時的勞君展

文章進行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已經與智慧沒有多少關系了。但我們想要說的是,太多的先輩是因為自己的理想和愛才出來做事或者工作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從來也沒有擔心或害怕過流血甚至犧牲,這恰恰展現出了他們的境界和智慧。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人生最終的意義成為了奉獻,而奉獻之是以能夠光芒萬丈,是因為原力。

所謂原力,在今天的《星球大戰》給過它一個核心的解釋:是一種超自然的而又無處不在的神秘力量。又說它是所有生物創造的一個能量場,包圍并滲透着我們。有着凝聚整個星系的能量。曾被譯為力、神力、大能。這個詞彙大約來自于原動力,比喻推動工作、事業等前進和發展的力量。如:信心是戰勝困難的原動力;人民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原動力;等等。是以,原力不是被動的,一定是無私的。然而,作為個體的生命,獲得這種力量往往不會是轟轟烈烈的,但它可以通過知識、經曆與修養等等,裂變為被人們時常說起的智慧。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勞君展與家人合影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種進階創造思維能力,為生命的一部分技能。展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更好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表現為對未來的預見和正确判斷。除此之外,生命和存活與延續不再有太多玄機,就像沒有人能夠抗拒生老病死。但是,有些個體的生命卻能呈現出這樣的一種狀态:

像一棵長在大地上的樹,看或不看他(她)們,他(她)們都能讓人感覺到,他(她)們始終都是長在人的心裡,并且,年年歲歲,生長不息,散發着的卻是始終光輝的人性。是以成了是善良的、溫暖的,成了讓人們離不開和難以割舍的。而他(她)們也成了樸素甚至平凡的人,讓人們永遠都可以去愛的,或者說永遠都是可愛的。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這段文字不是為勞君展量身定做的,但她一定是他(她)們中的之一,她的人生一定是這樣的。1958年,勞君展得了很重的病,也就是這一年,她的女婿、許鹿希的丈夫鄧稼先去了人迹罕至的大西北。當時,因為保密的原因,包括許鹿希都不知道鄧稼先在幹什麼,勞君展就更不知道了。

因為,鄧稼先回家的次數非常非常有限,且來去匆匆。又因為孩子都很小,時間一長,許鹿希難免不會傷心難過,但躺在病床上的勞君展卻一直在鼓勵女兒,女婿鄧稼先一定是在為國家幹大事,一定要支援。直到1976年1月3日逝世。

1986年,鄧稼先去世前,身份才被真正公開。這時侯,勞君展去世已經十年。女兒許鹿希說,媽媽對我影響太大了,鄧稼先“消失”後,她給我的鼓勵太多了。一句話,就能讓女兒獲得更多支撐下去的力量,是母女間的心靈相通,更有在對鄧稼先信任裡的某種預見和判斷。而當初,鄧稼先與許鹿希的婚姻就是勞君展促成的。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鄧稼先的姐姐曾有過這樣的回憶:“北京大學有一宿舍在府學胡同,住了二十多家老師。各家沒有圍牆,孩子們在院子玩耍,十分和氣。解放後,我和許德珩先生的住房緊鄰,許伯母勞君展先生和我常見面,她是法國留學生,專長數學,為人和藹可親。”(胡銀芳《許鹿希和鄧稼先》書摘 ,2013年05月01日)

鄧稼先的姐姐說,當時,弟弟鄧稼先常到她家去吃飯,勞君展也曾經見到過他,知道鄧稼先教書很認真,又見鄧稼先一表人才,很是贊賞。姐姐把這事兒告訴了鄧稼先,還告訴他許伯母(勞君展)有一女兒叫許鹿希,學醫,就在鄧稼先帶的班裡。鄧稼先說,他的班裡有兩個女生,成績都很好。後來,“經過我和許伯母促成,稼先和許鹿希成為終身伴侶”。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學生,曾匿名帶火腿給在延安的毛主席

勞君展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