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凤凰男与白富美的故事,司马相如最终负了卓文君吗?诀别曲

成都有条街,名为“琴台故径”。

成都琴台故径是为纪念西汉时期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传奇爱情而命名。

初识卓文君,从她的那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开始。当时不禁好奇,是怎样的故事,让一个女子写出如此悲情,如此决绝的句子。这句诗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我们熟悉的那句歌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也出自本诗。全诗如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还得从那一场宴会说起。当时的司马相如穷困潦倒,而卓文君因新寡回到娘家,她的父亲是当地的首富。这场宴会便由卓父发起。

宴会期间,身为女子的卓文君从屏风后偷看,被司马相如发现,于是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见钟情。在宴会上以古琴弹奏一曲《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精通音律的卓文君怎么会听不出来此曲的意图。大概向来佳人都是爱才子的。当晚,卓文君就与司马相如私奔。文君爹被气得暴跳如雷,扬言要与她断绝父女关系。

文君跟着相如回到成都,才发现,司马相如家是真穷,穷到家徒四壁。但卓文君并没有后悔,司马相如提议回临邛卖酒。两人便把酒馆开到了卓文君的家对面,于是便有了“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这让卓文君的爹如何看得下去,便给了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安家去了。

我以为他们这就该幸福的生活下去了。奈何天意弄人。不久,当时的汉武帝看上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召见了他。后来皇后陈阿娇还花重金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自此,司马相如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才子。

坊间传言说,司马相如飞黄腾达后已经与一位茂陵女子相好了。而卓文君不信啊,在成都苦等的卓文君,没有等到丈夫衣锦还乡同享喜悦。却等来了一纸书信。内容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敏的卓文君怎么不知其中用意:此信无【亿】。司马相如用这封信告诉卓文君,他已经对她没有感情了。卓文君看了伤心欲绝,但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有逆来顺受,忍受司马相如再娶。才女终究是才女呀,她用那信中的13 个字写了一首《怨郎诗》回复他: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随后又相继给司马相如写下的《白头吟》以及《诀别曲》告知他自己的心意。

<h1 class="pgc-h-center-line">诀别曲</h1>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三封信,卓文君写得很绝情,也足矣体现她当时是多么绝望,可以说是字字泣血。

听说,司马相如接连看到这三篇文章,心中十分惭愧,与茂陵女子一刀两断,和卓文君相亲相爱过完一生。

如此,虽说爱情有过硬伤,但终也算回心转意,是一起白头了。

但真是如此吗,史书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为何他退休后要住在茂陵,是不是和当初的茂陵女子有何关系,明知卓文君不喜欢什么,却偏要做什么。

再者,卓文君比司马相如早死了三年,可司马相如死后,朝廷派人在茂陵整理司马相如的藏书,却有相如妻在,这个相如妻是谁,不可能是卓文君,是不是当年的茂陵女呢?或者,相如司马相如看完卓文君的信,是真的与茂陵女断绝关系,一心一意和卓文君在一起吗?

终究,这个爱情故事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美好。或许是男人本性如此,只是有些男人愿意为家中妻子有所克制,而有些男人不愿意吧。

你认为呢,司马相如是否负了卓文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