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甘草酸家族和病毒的战争

作者:PSM药盾公益

作者: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华

甘草酸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日本学者发现有明显抗炎作用,甘草酸家族也也被发现对抗新冠病毒有效。由李兰娟院士主持的我国“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中将甘草酸类制剂作为抗炎药物代表,指出:甘草酸类制剂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而无抑制免疫功能的不良反应。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甘草酸二铵等抗炎药物也成为治疗COVID-19的研究药物。

甘草家族酸有哪些病毒敌人?

过去研究学者报道甘草酸对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带状疱疹病毒具有抑制活性作用。甘草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尤其是经过修饰后的甘草酸衍生物 对 HIV、HSV 及 SARS、HBV 都 显 示 出 较 强 的 抑 制 活 性作用。Utsunomiya等对甘草酸苷影响A2型流感病毒小鼠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流感病毒活性是通过刺激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实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铵有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可抑制由炎症刺激诱导的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PLA2/AA)、NF-κB及MAPK/AP-1关键炎性反应信号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抑制3条炎症通路相关炎性反应信号的活性,下调炎症通路上游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8、IL-1β、IIL-6、相关趋化因子以及环加氧酶(COX)的表达,阻断炎症通路下游,包括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和活性氧(ROS)的生成。研究也表明异甘草酸镁(α-甘草酸)可剂量相关性地抑制由炎症刺激诱导的PLA2/AA、NF-κB 和MAPK/AP-1关键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活性。

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都在新冠治疗中发挥了作用,甘草酸家族作为经典的保肝药物,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在治疗中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甘草酸家族成员

甘草酸家族是抗炎保肝药,临床应用最多,分为18α、18β两种异构体(α强于β)第一代:甘草甜素第二代:复方甘草酸苷(β体单铵)第三代:甘草酸二铵(α体为主的α、β混合体)第四代:异甘草酸镁(纯α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1、复方甘草酸苷降低ALT有剂量依赖效应,注射剂型治疗后改用口服剂型序贯巩固治疗4-12周;

2、有假性醛固酮作用;

3、有横纹肌溶解,视乳头水肿和双侧腮腺肿大;

4、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

5、主要经胆汁排出;

6、严重低钾或高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者禁用,妊娠妇女和新生儿慎用。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