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作者:艾秒针说情感

前言:王维,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齐名。

王维,字摩诘,生逢安史之乱,一生起起落落,早年极力求官,却几经沉沦;晚年一心向佛,却步步高升,最后官至尚书右丞,终年六十一岁。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他才华横溢,17岁便写了那道著名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声名远播。

后人之所以称他为“诗佛”,不仅仅是因为他晚年向佛,也是因为他是极少数的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笔如莲花,所写诗句安详、宁静、意境悠远,一生共留下诗作400余首,行世有《王佑丞集》。

1

王维一生诗作很多,有山水、有性灵万物,有友人、有凡夫俗子,却很少有情爱、有佳人,但唯独有一首描写感情的诗句留存于世,且传诵至今,成为千古绝句,那就是这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这首诗的背后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得从王维的年轻时候说起。

开元九年春(721年),21岁的王维中了进士,从此走上为官之路。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能的人,不仅会作诗,而且还精通音乐。当时的宁王是一个附庸风雅之人,喜好雅乐,所以王维就成了宁王府的座上宾。

当时宁王府有一个瘸腿的下人,名叫周干。别看这个周干其貌不扬,还瘸了一条腿,却有一个非常美貌的妻子,名为甄氏。夫妻二人的感情也很好。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这一天,周干的妻子来到宁王府中来看探望自己的丈夫,路过庭院时,正好和宁王碰上了,宁王定睛一看,发现这位女子长得风韵迷人,比自己府上的那些莺莺燕燕都漂亮,遂动了心,目不转睛地一直盯着看。

这情形被府上的管家看在眼里。于是第二天就给周干派了一个外出的差遣,又把甄氏派遣到了宁王的屋里,宁王乘虚而上就占有了甄氏,甄氏慑于权势,也不得不屈从。

等到周干回府后,发现自己的老婆已经成了宁王的人,悲愤异常却也无可奈何。

转眼过了一年,宁王府邀请文人雅士参加家宴,王维也在受邀人之中。

当乐曲响起,宁王带着甄氏出现在众人面前,宁王说:“今天是我和甄氏喜结良缘一周年的日子,故请大家来参加这个宴会庆祝一下。”

甄氏虽衣着华丽,脸上却郁郁寡欢,宁王就有些不高兴,问甄氏:“我对你这么宠爱,你难道还没忘了你那个瘸腿的丈夫吗?”

甄氏回答:“拙夫并无过错。”

宁王更不高兴了,故意给甄氏难堪,就高声吩咐:“传周干。”

不一会儿,周干一瘸一拐地上来了,甄氏看到了昔日的丈夫,百感交集,不由得落下了眼泪。

王维早就听说了宁王纳美之事,暗中观察这三人,心中很有感触。

恰在这时,宁王提议大家作诗,王维提起笔,就写下了一首《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所谓息夫人,就是春秋时代南方息国君王的夫人息妫,当初因为貌美被楚王霸占,却跟了楚王几年都不言不笑,楚王就问她你怎么天天都不说话呢? 息夫人说:“我作为一个女人,侍奉了两个丈夫,不能守节已经很痛苦了,大王还能让我说什么呢?”

王维写这首诗,就是告诉宁王,女人有时虽然身体归了你,但是心却可能还在旧人那里,意思就是说强扭的瓜不甜啊!

宁王看了王维的诗,似有所悟,忽然大发善心,放甄氏回到周干身边,又给了周干一些钱让他们离开宁王府。

这就是王维以诗救美的故事,之后这件事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却不知王维无意中做的这件好事为自己也牵出了一段乱世情缘。

2

话说这个甄氏跟着自己的丈夫离开了宁王府,夫妇俩就在西市做了一个小买卖,生意做得还不错。

一想到这样的好日子都是拜王维所赐,于是夫妻俩就在快过年的时候,给王维送来了一些礼物,并且热情邀请王维到自己家去做客。

王维欣然赴邀。

在周干家,巧遇了甄氏的妹妹小甄氏。原本甄氏已经生得很貌美了,没想到这小甄氏比她姐姐的姿色更胜几分。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小甄氏代自己的姐夫姐姐向王维敬酒,王维抬眼望时,只见面前的美人红颜水润、眼眸微波荡漾,手中的酒杯就抖了一下,小甄氏平日里早就从姐姐姐夫那里听说了王维的仗义,心里也早就有了好感,这会儿又见到了王维的儒雅风姿,不由得芳心暗许……..

王维回到家中以后,也睡不着了,脑子里晃来晃去的都是小甄氏的倩影。

第二天一大早,王维就又跑到了周干家,进门就问:“小甄氏有无婚配?”

甄氏姐俩自幼父母双亡,且无兄长,所以小甄氏的婚事自然由姐姐做主。甄氏一边觉得有点高攀不上,一边又默许了两人的交往。

王维便常带着小甄氏外出游玩,登大雁塔,临九孔桥,在长安的大街上赏灯观月.......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小甄氏也去王维的下塌处探访,王维在灯下写书绘画,她便研墨递笔,每每相望,两人都是脸红心跳。

每当夜幕降临,小甄氏离去时,王维送她,二人在黑暗中暗自牵手,缠绵着好久不想分开。

爱情的火焰灼烧着王维的心,王维执笔写下了一封信,只等弟弟回家乡时捎给母亲,让她同意这一桩婚事。

小甄氏满怀喜悦等着定亲的这一天,姐姐甄氏也在悄悄地为妹妹准备着嫁妆。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可是弟弟尚未出发,王维却等来了母亲的亲笔书信,他展开一看,不由得大汗淋漓。母亲说,她已经为王维定了一门亲事,姑娘姓崔,品貌俱佳,能文能琴,与王家又门当户对,父亲为官,家境优裕,母亲已经正式向崔家下了聘礼,只等他回去完婚。

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容更改。王维已经别无选择了。

甄氏姐妹看到了王维母亲的亲笔信,小甄氏面容顿时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几天以后,甄氏决定送小甄氏回荆州。临行前,王维也去送行,二人相望,泪眼模糊,王维默默地送上了一幅绢帛,小甄氏展开,便是那首五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此后数十年,这对曾经热恋的情侣,终生再未见面。

而这首《相思》被后来的文人李龟年谱成了歌曲,被众人传唱,而红豆从此便成了相思的代名词。

一颗红豆,一份相思,一腔深情,伴着曾经相恋的情人从青丝走到白发!

3

后来,王维回到家乡,迎娶了崔姑娘。结婚后,他又带着崔姑娘回到了长安。

崔姑娘也如母亲所说的那样才貌俱佳,把家经营得有声有色,王维也逐渐融入了这个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尽着为人夫的责任。

可是,好景不长,崔氏生孩子时难产,不但孩子没生下来,自己也撒手而去。

此时,小甄氏身在南国,已嫁人生子,虽然还时时珍藏着王维送给她的“绢诗”,但曾经心动的初恋,只能用于回味了。

妻子离去后,王维独守空房三十载,不再续娶,到了晚年,便一心向佛,长年吃素,不穿锦衣,施舍僧人,算是把俗世的孽都还空了…………

而红豆诗却成了王维唯一的爱情绝唱,唱完了,便再无回响……….

王维的《红豆》背后的爱情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