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穆鲁克军也是突厥,属于突厥阵营,给蒙古阵营造成不共戴天之仇

马穆鲁克王朝确实是突厥,而且属于突厥内部分支之一。

首先需要追溯马穆鲁克骑兵的起源,马穆鲁克骑兵学的是黑衣大食的“突厥古拉姆”,而“突厥古拉姆”学的是唐代时期突厥帝国的“突厥近卫军”制度。

缔造者萨拉丁虽然是库尔德人,但却是突厥人努尔丁的心腹手下。萨拉丁身边周围都是突厥军人。努尔丁指挥突厥骑兵多次打的十字军惨败。萨拉丁长期受突厥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突厥的赞吉王朝。在组建马穆鲁克骑兵之前,萨拉丁就在突厥军中任职,学会了这种军事组织。

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不仅在建立之初招募了3000人的突厥雇佣军,而且从钦察、高加索、南俄罗斯征召的突厥雇佣军更多,兵力主要构成是突厥人为主,而绝不是埃及人阿拉伯人。马穆鲁克骑兵绝大部分是突厥骑兵,只有极少量的埃及人阿拉伯人在马穆鲁克骑兵里担任辅助兵。

马穆鲁克军人绝大部分都是突厥军人。马穆鲁克军人普遍食用马奶和马肉(突厥人食用马奶和马肉),而当时的阿拉伯人埃及人中东人是禁止食用马奶和马肉的。显然,绝大部分马穆鲁克军人是突厥人,不是阿拉伯人埃及人中东人。

从阿拉伯半岛征召的雇佣军阿拉伯人、埃及人的战斗力远远低于突厥军。从阿拉伯半岛征召的雇佣军阿拉伯人、埃及人只能作为伪军,基本不能加入马穆鲁克骑兵。

从公元七世纪八世纪开始,突厥就不断西迁到钦察、高加索、南俄罗斯等很多地区,杀尽当地原居民,迁入突厥人。【1】

阿尤布王朝晚年由于无法控制的高加索突厥士兵,被高加索突厥大将巴尔库克篡位,史称为“布尔吉王朝(Burji dynasty)”。马穆鲁克王朝历代君主都是突厥人。其中,第四任君主拜伯尔斯出生于南俄罗斯的突厥人(学术界推测是钦察突厥人),不是鞑靼人,而是突厥人。所以马穆鲁克王朝与突厥有紧密关联性,关系很大。

并且,马穆鲁克王朝属于突厥势力,属于突厥阵营之一。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确实是突厥后裔)、突厥帖木儿之间的战争都是突厥人之间的内战,与突厥阵营没有不共戴天之仇。马穆鲁克与蒙古阵营才是有不共戴天之仇,造成了蒙古阵营的不共戴天之仇。所以马穆鲁克王朝是突厥国家。

就像华夏的曹操、刘备、吕布、孙权之间的多次战争,以及魏、蜀汉、吴之间的多次战争,中原多次大战,江淮多次大战,屠戮徐州多地,都否认不了他们都属于华夏阵营。

因为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突厥帝国都属于突厥阵营,他们交战是突厥内战,所以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突厥帝国之间的战争否认不了双方都是突厥国家。三次阿达纳之战,屠戮奇里乞亚地区,都否认不了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突厥帝国都是突厥国家。

奥斯曼突厥军多次大胜马穆鲁克军,最终打败了马穆鲁克王朝,马穆鲁克军作为突厥军也很快加入奥斯曼突厥帝国,帮助奥斯曼突厥军作战。

可见,马穆鲁克王朝与突厥阵营没有不共戴天之仇。马穆鲁克王朝属于突厥阵营国家之一。

马穆鲁克王朝与蒙古阵营才是可谓有不共戴天之仇,造成蒙古阵营的不共戴天之仇。

历史学家弗朗西斯主编的《剑桥插图伊斯兰世界史》记载:“马穆鲁克一再地打败蒙古人”。

马穆鲁克突厥骑兵先后在1260年全歼蒙古军、1280年三次全歼蒙古大军、1303年全歼蒙古大军,基本全歼了蒙古主力军,使得蒙古再也无力向西争雄;

蒙古人从来没能打败马穆鲁克突厥骑兵。是突厥人帖木儿打败了马穆鲁克突厥骑兵;以及后来奥斯曼突厥人彻底打败了马穆鲁克突厥骑兵。

蒙古与马穆鲁克突厥总共5次交战,每次都是蒙古军数量远远多于马穆鲁克,结果却是马穆鲁克突厥5次大胜,歼灭大量蒙古军;

马穆鲁克王朝、德里苏丹国、帖木儿帝国都是突厥人建立的国家,并且都是“不仅统治者是突厥人,而且其军队主力也是突厥人”。

艾因贾鲁之战,1万马穆鲁克军全歼2万蒙古军(另一记载是2万马穆鲁克军全歼12万蒙古军)使得蒙古西征遭遇惨败,马穆鲁克军以少胜多、全歼蒙古军,攻占叙利亚;

此后,马穆鲁克既大破十字军,又大破蒙古军;马穆鲁克在1263年、1265年、1268年三次击败十字军;1280年,盖拉温马穆鲁克在霍姆斯以少胜多、大破蒙古军,盖拉温的儿子纳绥尔指挥马穆鲁克三次以少胜多、大破蒙古军,尤其是公元1303年,纳绥尔指挥马穆鲁克军以少胜多、大破伊尔汗国合赞汗亲自率领的蒙古大军,杀的蒙古大军尸横千里,使得蒙古人再也无力西进争雄。

补充【1】

后来突厥还在安那托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地区执行这换种计划,学者记载突厥杀尽了当地希腊人,迁入突厥人,使得突厥人成为当地绝大部分人口。奥斯曼突厥入侵压制欧洲300多年后,奥斯曼突厥多次内乱衰弱后,欧洲崛起,留在欧洲的大量突厥人接受欧洲文化成为希腊人欧洲人,导致现在基因检测很多希腊人欧洲人的常染色体与突厥人相似。

历史学家Finlay记载;“突厥人为了使他们自己变成被征服地区的主人,他们采取了一个计划,其目的是要灭绝在广大平原上的原居民,以使这个地区便于让他们(突厥)来占用……”

劳仑特记载:“突厥人经过之后,其所遗留下来的废墟的破坏程度简直难以想象。他们到达的地方,都不会再有活着的人了。”

劳仑特还记载:“小亚细亚(安那托利亚)的原居民都被突厥人杀死。从凯撒城和希巴斯提到尼西亚和萨迪斯,其间所有谷地和平原都完全变成了真空……”

补充【2】

帖木儿大帝是突厥人,这是诸多国家史书史料记载证明的,而且考古基因检测也证明帖木儿大帝是突厥人。

1、帖木儿亲自留下的Zafarnama(译作《帖木儿武功记》或《帖木儿回忆录》)记载,帖木儿承认的自己是突厥人,是突厥后裔。帖木儿说“我们的祖先ab-al-atrak是突厥人的祖先”;

2、雅兹迪《帖木儿传》记载,帖木儿是突厥人。帖木儿曾当着众人说:“我们是突厥人,我们是突厥人的儿子”;

3、帖木儿应小亚细亚突厥王公的要求西征时,帖木儿称自己与手下的都是突厥勇士;

4、Forbes Manz Beatrice的《The Rise and Rule of Tamerlane》记载,帖木儿不会说蒙古语,只会说突厥语和波斯语,虽然后期学了一点蒙古语,但蒙古语并不是帖木儿的民族的语言;

5、帖木儿攻入叙利亚,大肆屠杀。叙利亚当地人记载:“突厥帖木儿比蒙古人还可怕”。

6、帖木儿的父亲塔拉海是巴鲁剌思部落的突厥人。在此之前,大量突厥人加入巴鲁剌思部落,多到使得整个巴鲁剌思部落的血统与文化都是突厥部落。在巴鲁剌思部落的血统、文化成为突厥的以后,帖木儿在突厥巴鲁剌思部出生。

7、根据格勒西莫夫对帖木儿墓葬的挖掘记录记载,帖木儿身材相对较高,鼻根突出,无蒙古褶,这些都不是蒙古人的特征,这些更符合突厥人的特征;

8、突厥帖木儿大帝的后裔巴布尔,非常歧视蒙古人。巴布尔说突厥人是高贵的,而蒙古人是低贱的。如果帖木儿是蒙古人那么巴布尔是不会这么说的。显然帖木儿是突厥人,不是蒙古人。

帖木儿大帝的后裔巴布尔后来入侵了印度,建立了印度斯坦帝国。帖木儿大帝的后裔巴布尔称呼自己建立的帝国是印度斯坦帝国,不是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是外人对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斯坦帝国的蔑称、贬低性称呼。

巴布尔及其国人把自己国家的官方名称定为印度斯坦帝国。外人为了贬低巴布尔建立的印度斯坦帝国才把其称为莫卧儿帝国。

9、美国《阿富汗史》记载帖木儿是突厥人,乌兹别克人属于突厥人内部分支之一,属于突厥人。

美国《阿富汗史》:“为帖木儿开拓这个位于南亚和西亚草原帝国的忠诚士兵大部分是乌兹别克突厥人,乌兹别克突厥人构成了帖木儿兵团的核心。现如今,乌兹别克人是阿富汗境内第三大民族,而帖木儿则被认为是乌兹别克人的民族英雄”。

10、法国《草原帝国》记载帖木儿是突厥人,不是蒙古人,不是突厥化蒙古人。法国《草原帝国》记载帖木儿“事实上不是蒙古人,而是突厥人。”

11、根据帖木儿后裔的父系DNA测试(Y单倍体群测试),帖木儿家族的基因属于突厥的J2-M172,而不是蒙古的C2、O2。

诸多国家的史书史料记载帖木儿大帝是突厥人,不是蒙古人,不是突厥化蒙古人。考古基因检测也证明了帖木儿大帝是突厥人,不是蒙古人,不是突厥化蒙古人。

补充【3】

按照y宋吹说其他朝代的逻辑说宋朝,宋吹要说:“宋朝到底是不是杂胡?首先要追溯赵宋卫队的起源,缔造者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其实是杂胡人,文化传承于中亚以北杂胡,虽然杂胡卫队在建立之初招募了30人的华夏雇佣军,但从杂胡招募的雇佣军更多,兵力主要构成是杂胡人为主,奴隶佣兵为辅。

赵匡胤卑躬屈膝的讨好柴荣,赵匡胤伪装的很忠诚。柴荣晚年担心权力最大的张永德篡取后周江山,于是削弱张永德权力,提拔赵匡胤。柴荣突然病逝,由于张永德已经被削权,赵匡胤个人野心爆棚,篡取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宋朝。史称赵宋王朝。其中,赵匡胤是祖上从中亚以北迁到中原的杂胡人(学术界父系染色体检验证明赵匡胤为杂胡),所以,赵宋王朝与华夏关系不大。赵宋王朝是杂胡。

并且,赵宋王朝与华夏阵营可谓有不共戴天之仇,与华夏的后蜀、南汉、江南先后进行多次交战,屠戮四川地区、屠戮江州(江西)地区,所以赵宋王朝不是华夏国家,赵宋王朝是杂胡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