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丽,她是甘肃省西安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沙滩小学2017届唯一的毕业生。现在,走出大山,是多少寒门学子努力的梦想。

《一个人的课堂》讲诉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即使面对只有最后一名学生,仍然坚守教学岗位,并帮助其完成学业的真实故事。
根据这部影片统计,中国有超60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城市打工,他们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此,上学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他们能受到的文化全部都来自课堂,那些文学著作只能隔着千山万水,启蒙这些小小的心灵。
如今这个时代,很多在外忙碌的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高级的设备或是贵一点的玩具用来替代自己的陪伴。这种爱是多么的盲目,这些孩子受到的伤害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父母角色缺失而造成的阴影且不说,他们也是更容易被欺负。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可怜的明明</h1>
这是这部电影的小主角,他从小跟着奶奶生活,长得又瘦又小。突然有一天,爸爸的工友带来消息,说他从13楼掉下去摔死了!老板只赔了8万块钱,这对于才十来岁的明明,和头发已经花白,行动不便的奶奶来说,除了认命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然而,就在明明还有一个学期就毕业的时候,又经历了教育制度的变革。就这样一个失去双亲的农村孩子,如果连小学都没有毕业,那以后他的出路将在哪里呢?
还好,他碰到了一位好的老师,在几般曲折后,总算把他教到了毕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明明唯一的亲人,奶奶还因病去世了,他成为了彻底的孤儿。
而影片的最后,是明明穿着宽大的中学校服,躲在校园操场的一角,看老师寄来的信,一边看,一边哭。
<h1 class="pgc-h-arrow-right">无奈的宋文化</h1>
乡村教师宋文化在这个农村学校,教了20多年的书。可是他所在的西甲村小学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只来了四名学生,而这四名学生还要分为3个年级。后面学生越来越少,以至于妻子都劝他做好失业的准备。
而当他那已经当老板的学生专程到他家里来请他,甚至给他每月4000块的工资的时候,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坚持守在这所下雨都会漏水的学校里。
他一直都是热爱自己教师的身份,也对学生非常的负责,是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少见的好老师了。当他面对可怜的明明,他虽然有过挣扎,但是最后依然留下,陪他走完这段人生中不易的时光。
可是,他却始终被成为代课老师。
这个称呼像是一种侮辱一样,跟了他三十多年,这个身份也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口闷气。当教委再一次给他转正的机会,他摸着网吧的电脑试图学习打字,捧着厚厚的书本背计算机知识的时候,却最终还是被“电脑答题”永远的拦在了“人民教师”的队伍之外。
对于一个连手机都用不利索的人,对老师的要求竟然是必须会电脑,这种无奈,相比没有人能够体会。明明老师,是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轨迹的人呀。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位老师,能够凭自己的苦难给以正确的答案。即使明明已经成功的升入了初中,他还是要带着自己的苦难去继续面对之后的人生。
在各种的攀比中,他会被有意无意的歧视,这个买不起手机,用不起电脑,甚至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孩子,是在靠宋文化每月寄来的300元过生活。而宋文化的爱,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无法给明明提供本质上的帮助。
因此他传递的,也只能是一种精神。
<h1 class="pgc-h-arrow-right">总结</h1>
宋文化爱他教的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爱,教育不能成为教育,那只能说是灌输。
而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在爱中学会爱。明明在宋文化的资助后,能够完成中学、大学,以后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帮助其他的人。
而这部电影拍摄就是为了传递爱,促使人们关注那中国6000万留守儿童。
如果一个人接受教育,却没学会爱,那他不算是受过教育。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爱,他就得到了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