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分钟带你看懂朱元璋为什么要造反‬太祖出世‬命运多舛的童年‬入庙为僧‬我不想造反

《明史系列之朱元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太祖出世</h1>

1328年,对于元朝统治下的大部分人来说,除了元朝统治暴政带来的痛苦,好像这一年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据史料记载,元朝统治者认为在他们治下的老百姓是无用的,甚至动过杀光百姓,用百姓世代居住的土地用来放牧这一荒诞的想法。

1328年这个看似没什么不同的年份,对于历史来说,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诞生了。对于农民朱五四来说,家里又添了一位干饭人,这无疑对整个家庭是雪上加霜的。

朱重八,嗯,这个新添的小生命在来到世间一个月后,有了一个人间的标记。朱重八有三个哥哥,还有两个姐姐。如此众多的人口只能依靠父亲朱五四的豆腐店和种地主家的地来讨生活,用今天的眼光看朱五四,朱五四的选择只能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不然家里的孩子,糟糠的妻子怕是要风餐露宿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命运多舛的童年</h1>

朱重八的童年用单调来形容,可能无法与今天孩子们的生活做以对比,那就用悲惨形容叭!幼年的朱重八,没有老师,没有玩具,更没有书本,有的只是地主刘德家的牛,他去给刘德家放牛了,放了十二年!

很多人喜欢讲,这创国的伟人,从小志趣不凡等等,扯蛋!从后期来看,放牛阶段的朱重八想的很简单,“等过些年,让爹爹给我讨个媳妇,听村里大人讲,有了媳妇就能有孩子,等有了孩子,就接着来给刘德先生放牛,这样子孙后代的肚子都是可以填饱的,还有什么比吃饱肚子更靠谱的事情呢?”这就是十多岁朱重八最靠谱的想法,可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时髦的词语他都是不懂的。

元末年间,地质灾害频发,元政府发放救济赈灾物资却被贪官污吏层层克扣,导致元末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当然,苦不堪言的也包括朱重八的家庭,父亲,哥哥,哥哥的长子,还有母亲皆因没有饭吃而饿死,此时的朱重八应该是痛苦的也是好奇的,为什么好奇呢?因为朱重八想不明白,自己就想吃饱饭,运气好再讨个老婆,如此简单的理想为什么实现却这么难。

亲人相继离去,此时的朱重八只有十七岁,我相信他哭了好久,但眼泪总是廉价的。哭过以后的朱重八想起来亲人的尸体还未掩埋,未经世事的朱重八,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去找地主刘德,毕竟父亲给他种了一辈子地了,朱重八脸上带泪的找到刘德,说出了他的请求,刘德很爽快,“不行”。理由是,你父亲给我干活,我给他饭吃,不能死了还要我出棺材钱吧,咱村里这么多人,要都这样,我还怎么当周扒皮?

眼泪哭干了的朱重八,终归在村里好心人的帮助下,掩埋了自己的亲人。当夜晚坐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黄土地上,朱重八迷茫了,未来要何去何从呢?可肚子咕噜噜的叫声,让他清楚,有饭吃的地方就是他的去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入庙为僧</h1>

朱重八晃晃悠悠来到了离家里不远的皇觉寺,他要出家,只要有口饭吃就行,我相信此时的朱重八为了这碗饭即便让他阉割了入朝做太监他也是愿意的,更何况元末的寺庙乱象丛生,出家与不出家似乎差异不大。(注:太监其实是位高权重的职位,初入朝的宦官只能称为火候)

俗话说,人倒霉了喝水都塞牙,朱重八入庙没几天,就因为灾荒的席卷,导致和尚们要出去化缘,说白了就是要饭。

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朱重八是绝望的,因为他丝毫没有感觉到有大任要降于他,他只感觉到肚子咕噜噜的叫。可残酷是幼年朱重八的标签,就连讨饭都不顺心,寺庙出去讨饭,那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规划的,跟寺庙掌权者关系近的就可以被分配到富裕点的片区,而朱重八,不好意思,外来小子,你就委屈一下去贫苦地方化缘叭,谁让你没有关系呢?

与老鼠同眠,与苍蝇谋食,生活的全部黑暗都涌现给了幼年朱重八,但是他没放弃,他努力着,即便失去生的希望,也要找到明天的太阳。

三年的漂泊,朱重八蜕变了,黑暗若没有让你死去,那必将让你强大。我们不得而知朱重八蜕变的瞬间是三年中的哪一个节点,或许是讨饭被哄打的一个黎明,或许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总之,朱重八在这三年中得到了很多的成长。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我不想造反</h1>

1351年,黄河治理征用农民,成了压垮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简单来说,就是多年的民生疾苦,加上治政者昏庸无能,加上施政者贪污成瘾,造成了民变。

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率先起义,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一时间,暴动人数达到数百万。

三分钟带你看懂朱元璋为什么要造反‬太祖出世‬命运多舛的童年‬入庙为僧‬我不想造反

图片源于网络

此时的朱重八,还光着脑袋敲着钟,不过现在他是可以填饱肚子的,只是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反正吃饱肚子是大事。但历史充分说明了,当命运来临的时候,没有人可以轻易的躲避。

元朝的贪官污吏欺负百姓那是一把好手,但打仗却不行,可镇压指标完不成,是要挨处罚的,贪官污吏们一拍脑袋,“有了”,起义军咱们打不过,老百姓总打得过吧,于是元朝官兵开始杀良冒功。

这可就苦了只想填饱肚子的朱重八,好容易吃口饭,睡个觉,生活却又要飘荡起来了,此刻他必须放下啃了一半的粮食,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办。“去起义叭,失败的话会掉脑袋,不起义叭,没准官兵抓住就也没命了”,朱重八左右为难,横选竖选风险都是掉脑袋的几率要大一点。

没关系,朱重八,其实你不用选,老天帮你选好了!

朱重八幼年时候有一个朋友,名叫汤和,此人在揭竿起义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到了起义军的千户(是个小头目)。汤和给朱重八写了一封信,叫朱重八前去加入起义军,朱重八看完信,沉思片刻后,将信烧毁,然后继续敲着他的钟。

夜晚,朱重八的师兄慌慌张张跑来,告诉朱重八赶紧跑,有人将信的事情上报了官府,必定有人前来捉拿。朱重八听到这消息,真是晴天霹雳,三魂七魄吓了个干净。此时的朱重八有三个选择,第一:起义,第二:坐着等官府来抓,第三:逃跑。

朱重八在惊吓中晃晃悠悠。起义失败了,死,被官府捉去,死,逃跑,有可能饿死。这时,朱重八的另一个朋友周德兴给了一个建议,要不算一卦叭!好建议!

(想起我考试不会时,就悔恨口袋里没有装骰子,看来慌张无助时,用概率学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就一卦定乾坤吧!

“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翻译一下就是,逃和坐在这等官兵肯定是死路一条,造反起义还可能逃过一劫。

朱重八此刻应该是无语的,因为从种种迹象来看,他最不愿就是造反,但时间紧急,必须作出决定了。朱重八的大脑飞速运转,一时间被饿死的亲人,自己尊严的丢失,地主刘德的肉脸,简单理想的破灭.......一切都涌上了朱重八的心头,这一切都是元末政府导致的,元凶巨恶找到了。

“如果你一定要我死去,那我也要你千疮百孔”!

朱重八拍了拍身上的土,慢慢消失在黑夜中。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