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电视台财经
在韩国,吃河豚可以抗癌的传播,一些商家趁机牟利,非法生产销售所谓河豚"抗癌药",给消费者带来药品安全隐患。韩国药品管理部门已经启动了集中调查和整改。

在韩国东海岸蔚山的一家海鲜餐馆,它专门生产河豚生鱼片,但实际上它生产和销售河豚提取物,据说它具有治疗和预防癌症的作用,有助于化疗后的恢复,治疗高血压和关节炎等疾病,甚至声称是由具有所谓资格的专家开发的。据估计,韩国已售出超过10万个袋子。近日,由于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虚假宣传,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查封了所有非法产品。
在这次整改中,又发现了另一家企业,用河豚卵和肝脏制作和销售药丸、液体等三种无产品,被称为"毒害攻击",具有部分抗癌作用。
事实上,虽然河豚的某些部位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食用,但其卵、肝、血等部位含有剧毒,尤其是河豚卵。河豚毒素的毒性是普通剧毒氰化钾的1000多倍,摄入少于0.5毫克可能是致命的,韩国禁止将这些有毒部位出售成食品。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警告说,河豚不仅没有治疗或预防癌症等疾病,一旦处理不当,没有完全清除毒素,食用后还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记者了解到,此次购买的两家企业产品都受到了消费者的调查,很多急需绝症的癌症患者又担心老人,他们在商家的噱头下,价格高于同类药品长期购买,有癌症患者也认为自己被抓到了"救命稻草",完全没有意识到安全隐患。而这种利用病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来攫取商业利益的不良行为,在韩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愤怒。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表示,将加强对河豚及其加工食品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大打击非法使用违禁成分制作食品的力度,同时提醒消费者谨慎对待偏向疾病,识别风险并警惕虚假信息。
河豚,又称"龟鱼"、"鸡抱"、"泡泡鱼"、"气鼓鱼"等,丰富于清明前后,一直是"四鲜长江"之首,胖美的河豚,有着美誉。
然而,河豚虽然形状可爱,但可能非常伤人。在我们乡下,众所周知的"死吃河豚"的说法,每年都有许多河豚中毒事件。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十几秒就能麻痹神经,十分钟就可致命。1990年,原卫生部颁布了《卫生用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剧毒,不得进入市场"。"
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有条件放开东方红鳍金枪鱼养殖和暗印东方赤藓加工作业育种的通知》(《通知》),河黑麦(俗称"河豚鱼")最终有条件"合法化"消费。
《通知》指出,先有条件放开养殖东方红鳍金枪鱼和养殖黑粒东方两个品种的产品加工经营。养殖的黑麦在可以销售之前,应由合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即生河豚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通过加工企业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