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作者:大象无形的比特世界

在《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中哈耶克说:“观念的转变和人类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这句话寓意深远。

从人类社会近代思想史上来看,在19世世纪之前,曾出现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部伟大政治经济学著作:一部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另一部则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前者揭示了人类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则和国家富裕之道,而后者为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中央计划经济社会工程试验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进入20世纪以后,也曾有两部著作对当代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部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另外一部是1944年出版的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这两部著作的思想在近代西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和萧条时期反复加以应用......本质上,凯恩斯的分析方法和经济理论指向是短期的,面对大萧条、大危机更容易奏效,因而成为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而哈耶克更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和本质问题,他坚定地捍卫古典自由主义,他向世人和世界大声疾呼,大家先不忙着走向计划经济之路,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这一声音震惊了全世界......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今天重读这本历史著作,如果抛去意识形态而回归人类经济社会运转的本身来观察,还是能带给我们很多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启发。

首先,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仍然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他敏感的意识到中央计划经济会限制个人自由,摧毁人们的责任感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会阻碍财富的生产……他尖锐地指出放弃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用中央计划和政府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过程和进行资源配置,不但会在经济上导致像诗人荷尔德林所描绘的那样,用通向天堂的美好愿望来铺设一个国家通向地狱之路,而且必定会在政治上走上一条奴役之路。

其次,哈耶克认为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且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基础和条件。他发现西方世界的兴起和近代以来科学的巨大进步,均是建立在个人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市场秩序的结果。哈耶克认为,如果“资本主义”这里是指一个以自由处置私有财产为基础的一个竞争体制的话,那么更要认识到只有在这种体制中民主才有可能。

第三,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就没有自由。哈耶克明确指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忘记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仅对有产者来说是这样,而且对无产者来也一样。而这一点早就为马克思本人所认知,马克思也谈到私有财产制度是给人以有限自由和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过他仍希望通过消除这个制度而给人以无限的自由和平等……

第四,法治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这些思想应该来自于洛克、康德、托克维尔的思想。哈耶克明确指出,只有在自由主义的时代,法制才被有意识地加以发展。伏尔泰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他就是自由的”......

第五,法治的含义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哈耶克同样认为自由放任的理念是对自由和法制最大的危害。他多次强调,不要把他对计划经济的批评和反对意见与教条主义的自由放任的态度混淆起来。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成尽可能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活动的工具,但不是主张让事物放任自由……

第六,民主本质上是实现自由和保障社会安定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民主是一种保障国内和平和个人自由的实用设置,哈耶克相信“民主的控制可能会防止权力变成争端,但并非仅仅依靠民主就能做到这一点”。托克维尔也说过类似的话: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之外毫无共同之处,但请注意二者的区别:民主在自由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则在束缚中寻求平等,二者都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

在《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中,哈耶克认为他心中理想的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构架应该是:在政府遵守预先制定的规则,并依靠规则来管理和治理社会,而让个人和企业在市场机制中自由的采取竞争,这才是一个良序法制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人类社会因为生存而需要生产交换,因而产生经济。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哈耶克的植根于人性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或许就会一直具有现实意义......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