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作者:思庐哲学

苏联有一种冷酷的幽默感:在一次会议上,斯大林问道:"集体农庄制度科学吗?一位官员站起来回答说:"这绝对不科学,如果这是科学的,你应该先用猴子做实验,就像科学家一样。"

这位官员的回答是"科学的",首先对猴子进行实验,然后将其传播到人类社会。但这显然是对科学方法的滥用,人怎么能和猴子说同一种语言呢?

然而,这种荒谬只是20世纪人类集体疯狂的一个缩影。

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試圖用「科學方法」來控制人類的進化道路——只有基因良好的人才能生孩子,而那些基因較差的人應該被完全淘汰。"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们已经灭绝了,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人类已经进化了,"他们宣称。"

灾难接踵而至:欧美都通过了"绝育法案",纳粹以"劣等人"的名义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吉普车、斯拉夫人......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伊万诺夫教授在苏呼米猿类繁殖基地进行了一次骇人听闻的"猿类杂交实验",试图创造出一个孜孜不倦的刀枪超级战士。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乌托邦主义者在苏联、东欧等地用"科学方法"来运行经济——用"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进行生产和分配,妄想地建立一个没有危机、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天堂。最终,是经济崩溃、政治动荡、人类毁灭和文明倒退。

......

人类相信科学和理性会带来繁荣的天堂,但这是一个血腥的地狱。哈耶克在他的《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写道,真正带来本世纪灾难的方法论是"在研究人类社会时滥用科学方法"。

虽然"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计划经济"等实验已经破产,但"经验"经济学等一些剩余的毒药尚未被消除。

20世纪最伟大的预言

1920年,米塞斯发表了一篇破石文章,其中他预测乌托邦的实验注定要陷入混乱,剥夺和奴役。这篇文章后来被扩展成一本长期出版的书,"Sozialismus",即始于1928年的苏联计划经济。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196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世界流行的经济学中预测,"苏联经济将在1997年超过美国。然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了。

矛盾的是,萨缪尔森继续研究苏联经济,并拥有大量数据。米塞斯从未去过苏联,即使那时苏联的计划经济还没有开始,他仅凭逻辑推理就可以在研究中得出这个预言性的结论。

可见,信息量、数据量并不意味着越接近真相,如果思维框架是错误的,那么谬误就会抢占人们的思想。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实证"经济学广泛应用物理学的方法论,"假设、观察、分析、验证",试图用归纳法对理论进行总结。

结果,苏联扭伤的经济增长数据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幻觉取代了真相。

以米塞斯为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学是对人类学习的研究,经济学必须植根于对人性的研究。米塞斯对"计划经济"的推理,是从"主观价值论""人行为论"等他认为不容反感的公理出发,一步一步推理推导:

我们有必要首先澄清两个概念:

(1)主观价值论:人类的主观感受无法准确衡量

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具有客观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是由人类意志转移的,价格是一种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

奥帕的祖先门格勒提出了与"主观价值论"相反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人给的,它只能分为高,不能衡量价值的具体大小。

例如,当你饿了,你宁愿吃炒饭而不是面条,你知道炒饭比面条更值钱。但炒饭的价值是面条的很多倍,你无法计算。因为没有一个量表这样的东西可以真正衡量主观感受,比如满意度。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2)外在物理世界可以精确测量

例如,一瓶水的体积可以用毫升来衡量,价格可以用人民币来衡量,等等。

其次,只需一个简短的故事就可以触及问题的重点:

即使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组织能够掌握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如钢铁、劳动力等,它也可以计划生产任何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当它询问人们的需求时,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对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性进行分类 - 有人想要面包,有人想要住房,有人隐藏他们真正的想法,等等。

当经济活动结束时,由于缺乏价格信号,它只能计算多少吨钢,多少劳动力等等,但不能计算总成本。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不可知论者,所以它无法知道每个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经济活动的总收益无法计算。当成本和收益无法计算时,就不可能确定稀缺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最终,整个社会陷入了匮乏和混乱,从土豆,面包和卷心菜开始,然后只有土豆和卷心菜,然后只有土豆,最后,什么都没有......

米塞斯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无法衡量的主观人类情感"和"可衡量的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缺乏桥梁,而市场交易的"真实价格"恰恰是基于货币的经济计算。在乌托邦主义所描绘的世界的天堂,没有自由贸易,因为没有私有产权,所以不可能产生"价格"和经济计算,从长远来看,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崩溃。

实证主义的逻辑:不是理论错了,而是现实世界

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不仅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判断上,也体现在对基础经济学规律的证明上。

1845年,英国人吉芬在爱尔兰发现,由于持续的饥荒,马铃薯的价格飙升,但对马铃薯的需求仍然很高。这显然与经济建设的基础"需求定理"背道而驰:价格越高,需求越少。这就是著名的"吉芬商品问题"。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面对这个动摇经济学基础的难题,"实证主义"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立即开始行动——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一难题的研究和论证,看到两种方法论之间的显著差异。

实证经济学家杰森·米勒(Jason Miller)去湖南做了一个实验:随机向当地穷人发放大米购物券,却发现"吉芬商品问题"确实存在——补贴导致大米价格下降,穷人需求减少,补贴取消后人们开始紧急购买大米。

然后他们陷入混乱状态:"需求定理"是错误的吗?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个问题仅通过对人性的推理来解决。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基于对自己欲望的某种重要性。"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其他欲望相比,吃暖和穿暖是次要的。一般情况下,在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其余商品将如"需求定理"所示为"价格较高,需求少"。在爱尔兰,因为饥荒,"活着"成了人类的第一需求,只要有钱,买的第一件事就是土豆,而人们对土豆的需求势必会减少——过去一顿饱饭需要三个土豆,但现在只有半个土豆可以吃到满足。所以"需求定理"仍然存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获成功的奥斯派经济学的神奇现实,不断被边缘化,甚至"与现实脱节",简直是可笑的。

除了预言"计划经济将失败"外,米塞斯还成功预言了1929年的大萧条,不仅挽救了他的财富,还成功地拯救了奥地利经济。

"宏观经济之父"凯恩斯和"第一代货币主义者"欧文·费舍尔继续研究美国经济和股市,结果他们在大萧条中损失了大量资金,欧文·费舍尔不仅失去了所有财富,还欠了很多债务,死于贫困。

不仅 20 世纪的大萧条证明了蛋白石的可预测性,而且我们十年前经历的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也不例外:华尔街投资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根据奥派理论推导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国会议员兼O.P.经济学家罗恩·保罗(Ron Paul)早在2001年就警告说,房地产泡沫可能引发大衰退。面对女王对"你为什么不预测金融危机?"的指责,另一方面,"经验主义"经济学说:"不是我们的理论错了,而是现实世界。"

在他的著作《科学的反革命》中,哈耶克感叹,将人视为没有生命的原子的"经验主义"经济学试图用变幻莫测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它们。"这是对科学方法的经典滥用。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不透明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相反:

(3)牢牢把握"人"的核心问题。

奥派认为,经济学的基础必须是完全的"个人主义"——任何抽象的"国家、社会、民族"都是由一个具体而活生生的人民组成的,抛弃具体的"人民"而研究抽象的"国家",无异于倒置的终结。

遵循康德的哲学哲学哲学"先验知识"的教义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为,人类的知识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人类的理性。人类的思维具有独特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所衍生的知识被称为"先验知识"或"形式科学",例如数学和几何学。

康德认为,人类依靠"先验知识"来理解外部世界。先验知识是人类的基本操作系统,而"经验知识"只是输入操作系统的数据。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米塞斯为康德的先验理论增加了一个新的分支,即通过人类行为经济学和罗斯巴德通过人,经济和国家。在这两本伟大的书中,他们从几个不言而喻的公理出发,一步一步地重建经济建设。

在奥派经济学的思维框架中,我们不需要背诵复杂的定理,也不需要高等数学的复杂变化。凭借逻辑清晰的大脑和理解人性的同理心,经济学建筑将像魔术一样神奇地站在你的脑海中。这就是蛋白石经济学的迷人魔力。

权利不能计算和交易

"经验主义"经济学与奥地利经济学在人类伦理道德领域的较量同样激烈。

2016年,中国乐山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3万只蜜蜂蛰了三头牛,所有蜜蜂都因为失去了蜜蜂针而死亡。所以养蜂人和养牛户把书公之于众——养牛户指责养蜂人蜇牛,并给予赔偿,而养蜂人指责养牛者杀死自己的蜜蜂,也要求赔偿。

熟悉主流经济学的人一定要想到"科斯定律":谁是受害者取决于社会的总成本,法官应该根据社会总收益的水平来安排财产权的界限。例如,如果牛肉的市场价格高于蜂蜜的价格,养蜂人将补偿养牛户。

主流经济学认为,科斯定理强调"稀缺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社会总成本"降低,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

但奥地利学派不同意,霍普在《私有财产经济学与伦理学》一书中认为,"科斯定理"严重侵犯了私有财产权,如果它按照科斯定理运作,法官的裁决将在一夜之间改变,模糊了财产权的界限。原因很简单,商品成本和市场价格都在不断变化,如今牛肉价格居高不下,牛被蛰死,是养蜂人的责任。但是,如果明天蜂蜜比牛肉贵呢?这是否意味着法官的决定将随时随市场价格而变化?

这将导致社会缺乏稳定的产权期望。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一个产权预期不稳定的国家,不会有繁荣。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科斯定理认为,谁是低成本的,谁负责。但这里的成本只是"货币成本",但如果存在非货币形式的心理成本,该如何计算呢?例如,一头被蜜蜂蜇伤的牛,由农民和他的妻子抚养长大,见证了一对夫妇的爱情,这对他们来说是"无价的"。

就是所谓的"风能,雨可以进入,王者不能进入"。"国王不能侵犯我的私有财产权,为什么他能以社会普遍利益的名义为侵权行为辩护?"

科斯定理将每个人的财产权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真的合理吗?举个小例子,小王和小明的工资是1万元。现在小王和老板谈判,小明的工资变成了5000元,他自己的工资变成了2万元,两人的总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了2.5万元,整体利息也提高了。小明会同意吗?

不同人之间的价值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的概念深深植根于西方,为什么以"社会总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名义侵犯个人私有财产的荒谬,如"科斯定理",还能被主流经济圈所追捧?后果是什么?

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的回答震耳欲聋:"自从科学方法论统治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以来,致命的自负者已经痴迷于抽象的概念——社会'国家'阶级,他们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描述为一个'没有生命的自由原子',他们解散了伦理,追求价值中立,驱逐了价值判断,并最终导致人类社会成为奴隶。"

识别错误的想法相对容易

根除错误的方法极其困难。"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是,他们没有从中吸取任何教训,"黑格尔说。20世纪,盲目崇拜先进技术、滥用科学方法,造成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类灾难,至今仍令人担忧。不幸的是,这场灾难并没有带来一场大觉醒——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人类看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但人类再次陷入了致命的自负:无论是在东亚还是欧美,仍有科技精英提出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重振"计划经济"。

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给了人类治愈癌症等绝症的新希望,但"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重新出现:通过技术,我们可以摆脱遗传束缚,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世界上不会再有疾病,人类智力将增加数百倍, 既要消除贫困和不公正,又要加速人类进化。

"实证主义"经济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深,无法将精灵从其致命的自负中解脱出来,仍然幻想着用几个抽象的功能模型来恢复复杂的人类社会。

为什么历史未能唤醒人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只是在认知上抛弃了"纳粹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错误思想,但这些思想的真正推动者——科学主义方法论,仍然处于匆忙之中。用错误的方法批判错误的想法,结果,那些错误的想法被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然后又回来了。

识别错误的思想相对容易,但根除错误的方法论却极其困难,这是哈耶克写作《科学的反革命:理性的滥用》的初衷。在书中,哈耶克把那些试图用科学方法发现被极少数精英直接控制和应用的永恒的"社会法则"的人称为"科学家"。

哈耶克:为什么错误的思潮总是卷土重来?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明确,特定属性的对象,例如地球,月球,铁等。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它们的属性和性质不会改变,这是科学的基本前提。

然而,社会科学的世界是人类的主观世界,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是人的心灵,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人类行为受到不同观念的影响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人类社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兴现象",从根本上是不可预测的。

"科学家"所构建的微妙模式,忽视了科学的基本前提,恰恰是科学的"反革命"。

"只要科学进步的荣耀还在继续,人类用'科学与工程思维'组织人类合作秩序的理性自负,永远是必然的,所以哈耶克的著作《科学的反革命》将具有永恒的价值,"刘说。

有些人误以为"科学的反革命"表面上关心的是"经济学应该走哪条路",但实际上却对"理性的滥用"持谨慎态度,真正关心的是人类在自由和奴役之间会走哪条路这一重要问题。

这本书曾经绝版,在网上的售价高达300-500。先知书店深知这本书的价值,与翻译林出版社和国内一流翻译家冯克利教授一起,有幸复活了这本书,识别了二维码下方的数字,可以独家收藏。(其他哈耶克作品也可用,以及米塞斯,霍普和罗斯巴德的"经典",在本文中多次推荐))

来源:温家:于佳 编辑:先知书店店长,帕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