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百年罕见的洪水袭向长江两岸,长江中下游水位全线上涨。
大洪水一峰紧赶着一峰,猛烈地冲击着九江岸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着巨大的威胁。此时,百万雄师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一道新的防堤。
8月9日,朱镕基总理抵达九江,面色严肃的听着九江领导的汇报。十几分钟后,他不顾身边工作人员的劝导,执意到最危险的前线地区慰问正在抗洪解放军。
朱镕基总理很心疼这些十七八岁的战士,但却并未因心疼而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他说:“是英雄是狗熊,就看能不能把这个口子堵上!”讲完这些话,朱镕基总理却流泪了。
那么,朱镕基总理为何会落泪?解放军又是怎么抵抗大洪水的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用血肉之躯筑一道新的防堤</h1>
1998年,进入6月中旬以来,由于受静止峰及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和其他沿长江地区暴雨频繁。这对于长江流域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长江如同一个越胀越大的水囊横亘在中国腹地。江堤已浸淫日久,时时有决口的危险。
荆江地处长江中游,西起湖北枝城东至湖南城陵矶,流经江陵、荆州、岳阳等地。当长江大洪水袭来之时,荆江就成为了“险中之险”,一旦溃堤,武汉及江汉平原等地势必成汪洋一片,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长江水位猛涨,守住荆江大堤已非易事。此时的荆江已成一条浊浪滚滚的“悬河”,如一柄剑悬在两岸人民的头上,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空降兵1700多名官兵奉命于7月3日凌晨从营地驰援监利。
此时,新洲围堤已是惊涛拍岸,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上甘岭特功八连”、“红九连”的260名官兵视险情如战令,顾不上长途跋涉的劳累,仅用20分钟就赶到抢险现场——十五丈堤段,立即投入加固筑高围堤的战斗。
“红九连”官兵在连长段德富、指导员鲁广斌的带领下,喊着号子在堤外取土、装袋,扛着近50公斤重的土袋竞相冲向10多米高的堤面。虽然浑身沾满泥水,手、肩磨出血泡,但官兵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振奋人心。
不过,洪水依然以势不可挡之势,波涛汹涌地顺着长江流下。到了8月份,长江洪峰接连五次漫堤击岸。于是,决口与溃堤的悲剧终于发生。3万将士奉命急赴荆州,支援抗洪抢险,沿江各地数百万干部群众死守江堤。
8月1日晚上,湖北省嘉鱼县洲湾和合镇垸之地民堤经不住洪水的日久浸泡,终于溃口。滔滔江水破堤而入,垸内顿成一片汪洋。两个乡镇土地上的5万多人的房屋全部被淹,家园被毁,这是入汛以来长江沿岸民堤第一次发生大的决口。消息传来,令全国震惊。
灾情紧急,该团洲地段抗洪抢险总指挥张晓柏一声令下,参加会议的营连主官来不及从楼梯下去,纷纷从二楼的窗户跳下,急奔各自的连队。紧急集合的哨音和脚步声顿时响成一片。当晚,225营168名参加抗洪抢险的官兵,分乘5台大型牵引车火速向出事地点开进。
然而,眨眼之间,路面洪水快速上涨,越流越急,且车队两旁不时闪过成群结队向后撤离的群众。长江在这里来了个急转弯,形成了状如握拳的一个垸。垸里居住着两个镇的群众。危急时刻,官兵一心:开赴险段,救民于危难。
牵引车沿着横七竖八用树枝、竹竿插成的路标前进。在车队距大堤仅100余米处,因多日浸泡变得松散的大堤轰然决口了。顿时,洪水挟裹着泥沙以10米的落差奔涌而下。
98年大洪水来势汹汹
汽车被淹,车队被洪水围困。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见情况越来越危急,下令立即撤回去。但洪水还是如猛兽一般袭来,巨浪马上就要打到他们身上时,高建成用自己的身体把一个小兵顶到了岸上。他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壮烈牺牲在滔滔的洪水之中。
民堤溃口上下,停着救护车、军车、中巴车等各种车辆。堤上指挥中心的帐篷里,指挥人员正在开会。堤边停放着十多只冲锋舟,解放军战士也在忙碌着,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挽救这场天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朱镕基两赴长江抗洪抢险前线,为民察看为民急</h1>
8月8日,长江上游第四次洪峰向中下游推进,中下游多处河段水位超历史最高水平,长江抗洪抢险处于最紧要关头。
早上10点,朱镕基总理抵达湖北沙市军用机场。十几分钟后,他在温家宝和王忠禹的陪同下,脚步匆忙地直奔荆江大堤。
温家宝(左)与朱镕基(右)
刚下飞机的朱镕基总理满脸严肃,急切地问:“第四次洪峰通过这里没有?”
“洪峰正在通过”,温家宝指着脚下的急流说。
朱镕基沿荆江大堤来到不远处的二郎矶。此时,几位工人正在江边查险。朱镕基总理不顾阻拦,坚持下到水边问他们:“知道查险的知识吗?”
工人们一齐答道:“知道,主要看水边的漩涡。”
朱镕基总理连连点头,随后就去周边查看当地居民的情况。
“你家的老人和小孩都转移到安全地方了吗?吃饭和住的地方有没有问题?”朱镕基总理见到一位灾民在帮忙,连忙走上前询问。
这位灾民告诉朱镕基总理,虽然有灾害,但好在生活还能过得去。朱镕基总理放心地点了点头对他说:“有问题跟政府提,党和政府一定会妥善安置大家的生活的。”
被洪水毁去家园的人民,暂住在江边
8月9日上午,石首市绣林镇边的一条公路上,三架直升飞机在这里降落。下机后,朱镕基总理坐上中巴车,直奔位于荆江右岸著名的险段,但中间有一段路已经被淹了,需要再乘舟前往。
走下中巴车后,九江市的领导立刻带着朱镕基总理乘舟前往大堤决口处。领导们看着神情严肃的朱镕基总理,感到非常内疚,不好意思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给领导添麻烦了。”
“不要跟我讲这些客套话,我们直接谈大堤的事。”
上船后,朱镕基总理立即对着地图查看起来。九江市的副市长十分紧张,面对朱镕基总理说话时总是磕磕绊绊,回答的问题也总是不在要领上。
朱镕基总理有些生气,问他以前是学什么专业的,以前有没有从事过水利方面的工作。副市长立即回答有做过,朱镕基总理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朱镕基总理
谈话中,这位副市长提到大堤的质量很差,朱镕基立刻大怒道:“基本工程都敢贪,马上去查,承包人、承包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验收单位,有关联的全都一查到底,该法办的坚决法办。”
不久,朱镕基总理到了长江最危险的地段之一。朱镕基总理径直走到出险的水潭边,这里离大堤不超过10米,十分危险。但他坚持要去到前线,询问险情控制情况。
负责此段防守的湖北省副省长张洪祥告诉朱镕基总理,到昨天险情基本得到控制朱镕基总理听后很高兴。他对日夜守护在这个大堤上的军民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要求守堤人员千万不能松懈。
朱镕基总理感情真挚地分别向北京军区和南京军区的官兵说:“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一定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死守长江大堤,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讲完话,朱镕基总理走到一边掏出手绢揩汗。同时,他也反复地擦拭了眼睛,朱镕基总理流泪了!他对这些年轻的战士很是心疼,他们才十七八岁,却义无反顾地扎进决堤口,用稚嫩的血肉之躯和大洪水对抗。一波接一波的巨浪冲击着他们的胸膛,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可爱可敬的英雄们
返回九江市区时,朱镕基总理对自发欢迎他的群众说“你们要支持解放军,把口子堵上。”
晚上,朱镕基总理在九江宾馆下榻。因为白天查看了太多险情,到达宾馆时已经快7点了。九江市的领导说:“您还没吃晚饭,耽误您了。”
朱镕基总理诚恳地说:“吃饭是小事,解决险情才是大事。我知道你们有些害怕,但我来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有什么事情,你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告别九江负责人后,朱镕基总理才在卧室旁的小屋里坐下。当晚饭端上来后,他却不着急吃,礼貌的请服务员打开电视,他要看新闻报道。朱镕基总理看完《新闻联播》又看《焦点访谈》,连中间播放广告的时候也不肯低头好好吃饭。
朱镕基总理慰问人民
朱镕基总理离开后,曾有记者采访了那位服务员小姐。客房部经理在旁边绘声绘色地谈起朱镕基总理那晚的神情,说朱镕基总理看的十分投入,一点消息都不肯错过,那顿饭足足吃了1个小时。看到坏消息时,朱镕基总理就“竖起他那特有的眉毛,半天也不能释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5">战士自发组人墙,守护孤岛救人民</h1>
朱镕基总理离开当天,连日的大暴雨就使嫩江洪水陡涨,超过警戒水位2米,顷刻把泰来县托力河乡变成了一座孤岛。托力河乡5个村80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盆状的地形上,情况危在旦夕。
随着一道紧急命令,沈阳军区某师500余名官兵,在师副政委顾乃龙的带领下,顶着风雨,冒着生命危险驶向江心的托力河乡。
要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必须加固堤坝才能为群众转移赢得时间。500官兵当即展开了护堤大战,穿着背心裤头、光着脚板拼力奋战6个小时,迅速将30米的堤坝加宽了4米。
堤坝暂时得到了稳固,可随着江水的猛涨,又随时都有被冲垮的危险。晚上10时许,托力河乡东方红村堤坝突然被冲开20多米的口子,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涌入村内,老百姓惊慌失措。
当即,由20名官兵组成突击队,驾着冲锋舟挨家挨户寻找群众,运送撤离到较高的地形上。新村40多名群众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在黑夜辨认不出撤离的方向,助理员高树军循着群众的呼救声,火速涉水游了过去,把40多名群众带到了安全地带。这夜,官兵们在水中先后抢救出1000多名群众。
次日晚上8点,随着江水的飞涨,孤岛已缩小得只有200平方米。这时渡轮出现故障,还有1000余名群众没有转移出去。他们在风雨交加的黑夜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把群众集中在最高点,在四周组成一道人墙,挡住正在上涨的江水,护卫着千余群众的安全。
不久后,两艘驳船又开始输送群众转移,经过25批次的运送,8000名群众全部得救。官兵们经过最后一次搜寻,才撤离已是一片汪洋的托力河乡。
乡党委书记王志华看着已四天三夜粒米未进的官兵,流着热泪说:“解放军是咱们的大救星!”
8月12日,经过几百万军民的不懈努力,九江大堤的决口终于堵住了。
《关于当前全国抗洪抢险情况的报告》中曾这样写道:全国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800多万人,其中长江流域670万人,东北地区110万人。所以有人说,中国98年的抗洪抢险不亚于进行了一场战争。正是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战胜了洪水,给了我们幸福平安的家园。
感谢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