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养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的父母有养孩子基本上靠打和骂,孩子小时候不听话父母拉过打一顿骂一顿,虽然这种教育方式不被许可,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只能默认。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不像之前,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真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争取与时俱进,而有的父母做的却还不如老一辈的父母呢!他们对待孩子就像对待空气一样,那种情感和态度的冷漠,真的还不如打骂好受呢!

小张和老公两人家庭条件都挺好,但是两人脾气都比较暴躁,而且性格都要强,两人有了孩子之后,本以为脾气性格会收敛一些,但是万万没想到,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两人之间关系的融合剂,反而成了两人的出气筒。
两人经常因为赌气把孩子晾到一边,有次孩子在学校考试得了第一名,本以为回家之后父母会很高兴,于是放学之后兴奋的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张和老公。当时小张正向刷电视剧,根本就没有心思听儿子分享这个消息,儿子说完之后,小张三言两语就把儿子给打发了。
儿子来到爸爸面前,爸爸正在打电话,儿子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向爸爸分享,等来等去儿子都在沙发上睡着了。就这样儿子得第一的好消息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而儿子好像也已经习惯了父母这种冷漠的态度,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伤心。
其实现实中很多像小张这样的家长,自认为自己平时不打孩子不骂孩子,但是他们却也不关心孩子,关于孩子的事情表现得特别冷漠,家长的这种冷漠甚至比打骂对孩子伤害都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01、父母的冷漠会让孩子变得冷血</h1>
孩子生下来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父母,需要从父母这里得到关心和爱护,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可以得到自身想要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支撑孩子去更好的生存。可是家长的冷漠就相当于切断了情感的来源,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更没有办法获得安全感,长大之后也会和父母一样冷血冷漠。
父母情感的冷漠会让孩子备受打击,他们对父母永远充满着热情,而且也渴望父母对自己情感的回应,而每当孩子热情的去和家长互动的时候,家长总是冷漠的对待,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感,时间久了会自我怀疑,感觉自己不够好,所以父母才会不喜欢自己,慢慢的孩子的这种积极性被打击的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就是消极抑郁。
法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纳伯格在《缺爱》中说过:“关系就像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时,他人在我眼中也存在”。两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如此。
每次孩子热情高涨的来和家长互动的时候,迎来的总是冷冰冰的一句话,换做是谁心理都不会好受,更何况是一个急需要关注的孩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02、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面对孩子的互动家长应该怎样做?</h1>
《水知道答案》这本书曾经提到过,经常夸奖一盆水,水的结晶都是漂亮的,经常对着一盆水打骂,水的结晶是不规则的,如果把一盆水放在那里无人问津,水的结晶则是杂乱无章没有一点生机,一盆水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
第一:积极回应
当孩子想要和家长互动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积极的去回应孩子,哪怕自己当下工作比较忙,但是家长可以回应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可以给孩子拥抱,告诉孩子等自己一会,等到自己忙完之后再去和孩子互动,至少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安慰。
第二:耐心倾听
当孩子积极来和家长互动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一个冷屁股,家长要耐下心来去倾听,用心倾听孩子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也许孩子要的只是家长认真赞许的眼神而已,当孩子说完也许家长不用做什么,孩子内心就已经很满足了。
第三:给予情感交流
当孩子想和家长互动时,家长一定要抓住机会和孩子进行情感的链接,因为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这个时候的链接孩子会接受到80%,孩子会觉得自己备受关注,在父母这里自己特别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结语:
面对孩子已经不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的年代,但是这也不是父母对待孩子情感冷漠的理由,家长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那就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给予孩子热情的回应。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