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兴镇新生村,村民刘道林正一边忙着给羊喂饲料,一边观察羊的哺育和产仔情况。
看着羊群,他高兴地说:“现在我的这个羊场存栏肉羊有130多只,今年出栏量将超过200只,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价值在20万元左右。”村民刘道林依靠养羊发了“羊财”,走上了致富路。

“养羊还是划算,成本低,不费劲,销路也不愁。”刘道林说,“我养的是品种改良后的努比亚山羊,这种羊具有比普通品种的山羊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和个头大的特点,两年可以产三胎,非常适合我们这边养殖。”
2019年以前,刘道林夫妇在成都工作,他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小日子过得也挺不错。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刘道林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新变化,现代化的科技大棚、成片的柑橘基地、规模化的稻虾(鱼)养殖、宽敞的产业道等等,也总能听到农村创客的创业故事。这些变化和事迹在他心中泛起涟漪,他也想着返乡投入这片热土。
经过多方考虑,刘道林决定放弃成都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刚开始家人是不同意的,妻子更是强烈反对,不理解丈夫的想法,父母也苦口婆心的劝他在外好好工作。他并没有轻言放弃,利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拜访成都、德阳周边的农村创客,了解市场行情,产业发展思路,最后明确了养羊这个方向,妻子看在眼里,也明白丈夫不是一时冲动,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打算,开始帮着丈夫说服公公婆婆支持刘道林。
谈起返乡创业,刘道林也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我辞去工作,返乡创业,刚开始资金有限,规模化养殖不现实,只能先购买10来只母羊自繁自养。由于没有养殖经验,我专门买来养殖方面的书籍,从消毒、防疫、喂养到圈舍的布置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如果有书上看不懂、理解不了的就主动联系长兴镇农技中心畜牧技术员董文涛,董老师很热心给我讲解养羊的疫病防治及饲养方面的技术,还加了我的微信,这样一来二去,董老师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也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和动物防疫方法。”刘道林说。
为了提高羊的品质,刘道林赴川内各地学习考察,发现努比亚山羊这个品种非常好,于2019年底,从德阳市中江县引进了近10只努比亚山羊,并进行品种改良。改良后的山羊,个体大,抗病力强,更容易养殖,收益也更大。经过科学方法优化繁殖喂养,他成为了长兴镇规模最大山羊养殖户。
“现在的国家政策好,只要搞养殖,政府都免费发放药品、消毒器具,还亲自送上门,在我创业过程中,政府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今年,我拿出来近些年积攒的积蓄,申请了15万元的创业贷;扩建了200多平米,集排污处理一体化的羊场,预计两年后羊场的年出栏量将超过500只,年产值能达到50万左右元。”刘道林说,今后他打算成立家庭农场,发动周边的群众都来搞养殖,到时候他义务做技术指导,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