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宜賓南溪長興鎮:“羊”起緻富的風帆

近日,在長興鎮新生村,村民劉道林正一邊忙着給羊喂飼料,一邊觀察羊的哺育和産仔情況。

看着羊群,他高興地說:“現在我的這個羊場存欄肉羊有130多隻,今年出欄量将超過200隻,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價值在20萬元左右。”村民劉道林依靠養羊發了“羊财”,走上了緻富路。

宜賓南溪長興鎮:“羊”起緻富的風帆

“養羊還是劃算,成本低,不費勁,銷路也不愁。”劉道林說,“我養的是品種改良後的努比亞山羊,這種羊具有比普通品種的山羊繁殖率高、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和個頭大的特點,兩年可以産三胎,非常适合我們這邊養殖。”

2019年以前,劉道林夫婦在成都工作,他在成都一家建築公司擔任項目經理,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小日子過得也挺不錯。近些年,随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劉道林每次回家都能看到新變化,現代化的科技大棚、成片的柑橘基地、規模化的稻蝦(魚)養殖、寬敞的産業道等等,也總能聽到農村創客的創業故事。這些變化和事迹在他心中泛起漣漪,他也想着返鄉投入這片熱土。

經過多方考慮,劉道林決定放棄成都穩定的工作返鄉創業,剛開始家人是不同意的,妻子更是強烈反對,不了解丈夫的想法,父母也苦口婆心的勸他在外好好工作。他并沒有輕言放棄,利用業餘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并拜訪成都、德陽周邊的農村創客,了解市場行情,産業發展思路,最後明确了養羊這個方向,妻子看在眼裡,也明白丈夫不是一時沖動,有着自己的規劃和打算,開始幫着丈夫說服公公婆婆支援劉道林。

談起返鄉創業,劉道林也并非一帆風順。“2019年,我辭去工作,返鄉創業,剛開始資金有限,規模化養殖不現實,隻能先購買10來隻母羊自繁自養。由于沒有養殖經驗,我專門買來養殖方面的書籍,從消毒、防疫、喂養到圈舍的布置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如果有書上看不懂、了解不了的就主動聯系長興鎮農技中心畜牧技術員董文濤,董老師很熱心給我講解養羊的疫病防治及飼養方面的技術,還加了我的微信,這樣一來二去,董老師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也很快掌握了養殖技術和動物防疫方法。”劉道林說。

為了提高羊的品質,劉道林赴川内各地學習考察,發現努比亞山羊這個品種非常好,于2019年底,從德陽市中江縣引進了近10隻努比亞山羊,并進行品種改良。改良後的山羊,個體大,抗病力強,更容易養殖,收益也更大。經過科學方法優化繁殖喂養,他成為了長興鎮規模最大山羊養殖戶。

“現在的國家政策好,隻要搞養殖,政府都免費發放藥品、消毒器具,還親自送上門,在我創業過程中,政府給予我很大的幫助。今年,我拿出來近些年積攢的積蓄,申請了15萬元的創業貸;擴建了200多平米,集排污處理一體化的羊場,預計兩年後羊場的年出欄量将超過500隻,年産值能達到50萬左右元。”劉道林說,今後他打算成立家庭農場,發動周邊的群衆都來搞養殖,到時候他義務做技術指導,帶領大家共同緻富。(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