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作者:地史馆

联合国作为在满目疮痍的二战废墟中建立起的国际组织,多年来始终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任。而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历经七十余年高速发展,在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和平贡献等方面成绩斐然,令世界各国瞩目的同时,也为联合国各项事业稳定发展持续注入“中国力量”,彰显大国担当。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但是,每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犹如一部风起云涌的长篇小说,中国也不例外,单单就加入联合国组织这一过程就惊心动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五十年前,当新中国冲破美国等国家的重重阻挠要重新列席联合国时,与中国一向交好的非洲地区国家竟出乎意料地投了最多的反对票,而反观欧洲地区国家则基本都投了赞成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中又有哪些特殊的隐情呢?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又激动人心的外交历程,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是怎样突破重重困难,第一次在联合国冉冉升起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h1>

由于美国从中作梗,新中国在成立前,一直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着联合国席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就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乔冠华团长代表中国政府发言

可恢复中国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始终被美国以“延期审议”为名扔到一边置之不理。

在随后的时间里,通过无数仁人志士的无私奉献,新中国逐渐取得了一些为世人所瞩目的成就,并坚持帮助非洲国家搞建设,促进世界和平,助力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升。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为首的23个国家发起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现场讨论中国重返联合国提案

美国虽不情愿,但碍于各方压力,最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有代表权,可他们又无耻地炮制了一个所谓的“双重代表权”案,妄图保留台湾当局代表,中国政府坚决予以反对,表示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

但接下来等待新中国的,是极大的惊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h1>

对于美国试图打造的“两个中国”的立场,参会的七十余个国家大多数予以坚决反对。

经过现场十余次会议的激烈讨论及投票,最终,中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成功通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并承认其唯一性,而台湾当局代表即刻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被驱逐出去。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乔的笑》

在全部的赞成票中,仅欧洲地区就有27票赞成(含苏联),一票反对,是各大洲反对最少的,支持率高达35%,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

因为在当时而言,美国的整体实力已然不凡,多数西欧小国都是它的“马前卒”,那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公开力挺中国重返联合国呢?

首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苏争霸战中,苏联占据了绝对优势,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不得不改变对华策略,通过外交手段拉拢中国。

1971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为之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破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他欧洲国家看在眼里,也就顺水推舟,顺势而为。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1971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访华

其次,美国凭借当时给予欧洲国家的一些援助,开始对他国事务乱插手,引来很多国家的反感。为了拒看美国脸色,在欧洲话语权较高的英国与法国,先后于1950年及1964年与中国正式建交,两大老牌欧洲强国如此看重中国,也成为其他欧洲各国纷纷投出赞成票的理由。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人是如此,国家更是如此。

新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令欧洲各国看到了我们在政治、军事、金融等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与渗透力,同时,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先生曾在现场认真地表述了我国的立场:“我们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统治、干涉或欺侮别人的超级大国。”

正是这样坚定的态度与决心,让当时迫切希望改变世界两极格局的欧洲国家鼎力支持中国,并借机突破美国的霸权主义局面,让自身获得更多的独立。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台湾当局代表尴尬地退出会场

但奇怪的是,在35票的反对票中,有15票来自于非洲地区,占比高达42%。被称为“非洲兄弟”的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强烈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2">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h1>

对于中国而言,与非洲兄弟国家的情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美苏争霸,中苏关系紧张,中国在外交上陷入了很大的被动。

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与第三世界尤其是亚非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并给予了许多非洲兄弟国家经济援助。他们大多数也知恩图报,在国际上力挺中国,积极维护中国的利益。只不过,非洲地区国家众多,并非人人都心向着中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利”字。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76赞成,35反对,敌人与盟友都是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强势重返联合国大局意识向前展望 欧洲各国鼎力支持利字当头背信弃义 宽以待人彰显风范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在最初国民党政府掌权时期,他们就与一些非洲国家来往较为密切并给予了一定的援助,后期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在美国的支持下,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这一点上,中国政府是坚决不予承认的,但那些与国民党政府来往密切的非洲国家“有奶便是娘”,加上美国的煽风点火,他们投了反对票也不足为怪。

在投了反对票的非洲国家里,有一个名为布基纳法索的贫困国家,他们基本上靠中国提供的粮食援助,才勉强维持政权及社会稳定。但他们非但不懂感恩,反而私下与台湾当局勾结并建立联系,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并权衡利益投出反对票。

这种吃里扒外,毫无信用的行为自然不会让他们得到更多好处。时隔不久,由于他们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实在撑不下去,便又回头来请求中国政府给予援助,并主动断绝了与台湾当局的联系。中国政府宽宏大量,为他们重新输出了援助,充分彰显了大国风范!

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不仅是我国外交史的一次重大胜利,更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重返联合国对于打开新中国的外交局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前多数国家没有和中国建交,中国进入联合国之后,这些国家纷纷同中国发展关系。1972年一年就有包括日本在内的29个国家同中国建交,与台湾断交,两岸的外交空间战从此进入新阶段。

文:霄霄

地史馆原创,禁止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