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疆2种本土保护鱼类人工抢救育取得突破

作者: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新闻(记者蒋斌伟)经过科技调研,目前,新疆伊利河流域发现重唇鱼、新疆裸重唇鱼2种本土保护鱼人工救援养殖工作取得突破,受精卵26万枚,预计今年的增殖释放任务超过尾部20万尾, 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

  5月11日,记者向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牛建功获悉,该研究所与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了伊利河流域两种土特养鱼的人工抢救和养殖,新疆裸唇鱼, 并获得了26万枚受精卵,预计在今年的增殖和释放任务中将超过20万尾。同时,子代后备亲鱼人工养殖实验成功。这标志着在人工抢救伊利河流域本土鱼类实现全人工抢救和养殖技术的突破,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人工抢救和保护。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泰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鱼类增殖站,是新疆首个在鱼类人工养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建造的仿生态鱼类增殖放生站,年产量超过50万尾。

  斑点重唇鱼属于鲤鱼裂腹鱼雅科重唇鱼属,2021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又名黄瓜鱼,当地名高山鱼、花棍鱼,分布在北疆地区伊犁河水系的贡纳斯河等水域、南疆塔里木河水系和天河等上游支流水域, 是分布最广的蛙鱼自治区的丫鱼,可达4200米。

  新疆裸重唇鱼属于鲤鱼裂腹鱼爹鱼噗噗属, 2019 年列入自治区 I 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又名裸黄瓜鱼,当地名无鳞鱼、小白带鱼,为自治区分布最广的鱼雅科鱼,分布在乌鲁木齐河、土屯河等海域。

  牛建功表示,新疆水产科学研究院致力于保护新疆裸唇鱼研究20多年,一直对新疆裸唇鱼资源分布情况、鱼龄增长情况进行摸清,2009年突破人工养殖技术对鱼类的研究,自2010年在贡纳斯河, 德州河等连续9年开展100多万尾的增殖和放生活动,对新疆裂腹鱼类的保护和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新疆光重唇鱼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相关专利5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0余篇,2012年成功开展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相关技术成果将延伸至伊利河流域建设局等企事业单位,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 当地本土特色鱼类保护工作突出,2016年成果被农业部水利科技攻关技术三等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