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前言一、本位收住二、宕出远神三、放开一步结束语

作者:老街味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前言</h1>

清朝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 江苏苏州人。

沈德潜早年师从叶燮学诗,23岁以授徒教馆为生。乾隆四年(1739年),沈德潜以六十七岁高龄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皇帝喜其诗才,称沈德潜为"江南老名士"。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提到了三种五律的结尾方式,可供学诗者参考。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前言一、本位收住二、宕出远神三、放开一步结束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一、本位收住</h1>

张燕公:〔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就夜饮收住也。

张说(yuè)(667-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张说文武双全,曾经三次拜为相。他执掌文坛三十年,与许国公苏颋齐并称"燕许大手笔"。

张说有五律《幽州夜饮》诗云: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首联夜景: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风雨中,幽州城外寒林一片萧瑟。

颔联流水对,上联写叙述有夜宴:正有高堂宴。下联抒情:能忘迟暮心。能,就是不能之意。迟暮,出自屈原《离骚》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虽然有美酒佳肴,但英雄迟暮,心有不甘。

颈联写宴会的场景: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军中饮宴,正适合舞剑,边塞的音乐,最适合吹奏胡笳。只有这样,才是守边之将夜饮的风格。

前面对于宴会内外的描述以后,尾联抒情言志: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不驻守边关,体会不到皇帝的信任。

张说才被罢相,贬到相州、岳州,后来迁到幽州守边。结尾两句,估计唐玄宗看到后,心里应该很开心。张说此后屡立战功,重新得到信任,再次拜相。

这首诗的结尾,诗人触目而感慨,以议论收住。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前言一、本位收住二、宕出远神三、放开一步结束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二、宕出远神</h1>

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 。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在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所以世称“王右丞”。

其五律《酬张少府》诗云: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诗人正在解带弹琴,好友问“穷通之理”,诗人不写是否回答,而是跳跃而出,以写景结束,答非所问。

结尾处的写景,如同电影镜头从二人相对之处,拉远到了渔歌袅袅的水浦深处。这种镜头语言,也是一种答案。忘却世间穷通,隐身于山水之间,才是你我的最好归宿。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前言一、本位收住二、宕出远神三、放开一步结束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三、放开一步</h1>

杜工部:〔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在成都时,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世称“杜工部”。

杜甫的五律《画鹰》诗云: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得是画中的苍鹰。最后一句也是以议论结束。诗人从画中鹰,到真鹰,其实是借鹰言志。

这首诗和王维《酬张少府》宕出远神不同,杜甫把画中鹰比作真鹰,都是写鹰,所以说放开一步。

另外,这首诗咏物言志,这里的凡鸟与苍鹰对比,暗喻庸人与豪杰,又有一层深意。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前言一、本位收住二、宕出远神三、放开一步结束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结束语</h1>

沈德潜提到的这三种结尾方式,虽然用五律为例,并不限于五言律诗。绝句、七律等诗体都可以借鉴。

学诗,如同书法临帖,正是这样一步步从模仿开始。

@老街味道

写不出好诗,怪格律太严?作诗如写信好不好?听听古人怎么说

诗词创作言必称格律 您知道什么是格什么是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