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兰心大剧院》:永远人道的欲望书写者

作者:吃瓜靓女甜茶酱

故事大概讲述巩俐饰演的著名演员于堇前往当时被称为“孤岛”的上海执行间谍任务的故事,多方势力明争暗斗交汇于上海殖民地。由于影片中各方势力繁杂,片中也出现了中英日法德等多种语言。这部戏能让我走进影院无非几点:金狮提名、娄烨导演、演员阵容。

《兰心大剧院》:永远人道的欲望书写者

本片演员上请到了巩俐、赵又廷、小田切让等等一众大咖自然是不必多言,而关于娄烨,我过往看过一些他导的戏,这是第五部。虽然对于他不能算是十足的了解,但对于其影片风格和个人特点大体也知晓一二。作为第六代的代表性人物,他具有这一代导演的很多显著特点同时保留浓厚的个人特色:手持抖动摄影、对于边缘人的描绘、对社会真实的黑暗面的揭露、角色的文艺气质、对于“痛”的热爱等等。大部分特点在《兰心大剧院》中也都得以保留。他对于社会真实的阴暗面的描绘是我喜爱他的重要原因,他往往喜欢关注那些被社会遗忘的人。如《苏州河》中的上海,展现的是上海光鲜亮丽背后底层人的生活。破败的房屋、潮湿的墙面、拖鞋与水泥地摩擦的沙沙声都是刻画着最真实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环境。第六代导演大都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热衷于记录真实的中国,而非以往的电影中的一昧的称赞。同时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开始逐渐商业化,外国大片引进,使得大量第六代导演开始将影片送往国际电影节,尺度也可以放的越来越宽,创作上越来越大胆。

《兰心大剧院》:永远人道的欲望书写者

看《兰心大剧院》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便是其标志性的手持抖动摄影和黑白的画面。对于黑白的拍摄方式有不少影片都尝试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同时这种拍摄方式也越来越被接受,从近年的《曼克》,到被奥斯卡认可的《罗马》,再到前些年获得最佳影片的《艺术家》等等都采用了黑白的拍摄方法,大众也在逐渐接受这种电影形式。《兰心大剧院》采用这种呈现形式一方面是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41年的上海,以黑白的方式体现出的历史年代感;另一方面是,故事剧本出来之后表现的更像是一个极简主义的影片,采用黑白的方式与影片是相符的。与大众更为熟悉的《罗马》相比,本片又是有所不同的。在观影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画面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很多地方都是灰色的甚至是模糊的。这是一种有意而为之的模糊,画面不再是明暗对比强烈的,而是一种更具有真实质感的灰。营造出的效果是更现实的,而不是唯美的,这也体现出娄烨的个人特色。反观《罗马》中的黑白画面,明显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大量有设计感的全景镜头与《兰心大剧院》中抖动的摄影机明显不同。《罗马》讲述的是阿方索卡隆的童年记忆,精美的黑白是为了以更现代的方式去叙述童年的回忆。而像《曼克》和《艺术家》更多的是一种对六十年代彩色电影普及之前的黑白时期的一种致敬。影片中对于光影的运用也同样值得探讨,大量的场景甚至是虚焦的,黑白之间不再分明,中间以灰色过度,有时甚至是角色的脸都看不清,模拟黑暗中的场景也让我想起《推拿》中盲人的视角,运用了同样的方法表现黑暗中的场面。同时,大特写镜头的运用和采用斯坦尼康拍摄的移动跟随长镜头也早已经是娄烨的标志了,在本片中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兰心大剧院》:永远人道的欲望书写者

影片结构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便是戏中戏。戏中戏的结构并不少见,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便是卡萨维蒂的《首演之夜》与拿下金棕榈的歌舞片《爵士春秋》,对于戏里戏外的模糊是这类影片的特点。本片中导演也多次运用视听技巧模糊戏里戏外的界限,舞台与现实无缝的衔接让人惊呼过瘾。影片开头的第一场戏短短几分钟便相当有意思: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提示观众戏中戏的概念;暗示了剧情的发展走向;收尾呼应。而结尾中巩俐与赵又廷死前的画面又通过一个摇镜头连接上爵士演奏从而重新回到舞台上,照应了开头,使整个故事如同戏一场,这是讽刺的。同时巩俐的间谍身份也要求他在戏里戏外都要“扮演”。

影片其实存在着较高的观影门槛,需要对于当时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知,否则难以理解整个故事的逻辑。同时很多观众容易将其看成是一部谍战片,其实谍战只是一个幌子,影片是一首于堇的赞歌,本质依旧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情节上叙事上的暧昧和大量的隐藏信息也对观众的信息摄取能力以及对电影语言的理解能力有一定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