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母亲河畔的中国」乌审旗里的“小人物”和“大故事”

作者: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丹】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南大门”。10月17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鄂尔多斯乌审旗,在这里听到、看到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他们也许没有英雄事迹、没有丰功伟业,但却共同坚守着他们的家乡。

“乌审精神”的传承

乌审旗全境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不高、生态环境脆弱。建国初期,因自然灾害、滥垦乱伐和过度放牧等原因,乌审旗曾一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沙化土地最为集中、沙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旗县之一。

10月17日,采访团来到乌审召镇的“牧区大寨”博物馆里,馆内系统还原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乌审旗人治理沙漠的情景。记者们也在博物馆内见到了当地的“治沙大户”吉日嘎拉图夫妻两人,他们向记者们回忆了当时的景象。

「母亲河畔的中国」乌审旗里的“小人物”和“大故事”

吉日嘎拉图与妻子

40年以前,这里全是黄沙,仅有的几只羊都喂不饱。由于实在过不下去,他们一家也曾经离开过乌审旗到城里,但是由于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没过多久便回来了。为了生存,治沙是头等大事,看着这漫天黄沙,吉日嘎拉图发誓一定要把这沙地改成绿地。一开始种植时,没树苗的他们只能从几公里外的地方求点儿树苗,人工背过来种在自家的周围,但是因为缺乏经验,刚种上第二年就被大风吹走了,就这样从不断的“种植-失败-种植”中吸取教训,种植成活率高、耐旱的沙柳和扬柴等,变沙梁为牧场,既起到了防沙治沙的效果,又解决了林牧矛盾,增加饲草料产出。吉日嘎拉图回忆时感慨道,“一个沙梁能成活一颗树我就非常高兴了!”由此可见在沙地种绿植并且成活有多艰难!40多年来,夫妻俩已共同治沙造林1.2万多亩。

陪同采访团的一名当地党员告诉记者,他从小学开始每年都要被组织去植树,到现在工作多年,依然每年都在种植树苗。如今的乌审旗早已不见漫天黄沙的景象,随处可见都是绿植。就是成千上万个像吉日嘎拉图这样的治沙人用自己的双手改善赖以生存的家园,创造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愚公移山、利在长远”的“乌审精神”。

红色热土里的坚守

除了吃苦耐劳的“乌审精神”,在乌审旗无定河镇巴图湾村还有一片红色热土——1949年秋后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它原本是当地村民房屋,曾经在1949年秋后,被中共乌审旗委员会临时借用进行办公。1950年春,中共乌审旗委员会机关离开巴图湾。2017年以来,旧址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被保护了起来,并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

在这里,记者们遇到了68岁的志愿讲解员白志文先生,他将从父亲那里听到的先辈们的红色故事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讲给来过这里的每一位参观者。

「母亲河畔的中国」乌审旗里的“小人物”和“大故事”

志愿讲解员白志文

一口铁锅和一张桌子的典故白志文讲了千百遍,但面对记者他依旧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如果不是听到白老先生讲述,大家不会想到在这小小的窑洞里,竟然埋藏着这么多鲜活的历史故事。

谈到为什么免费在这做讲解员时,白老先生动情地说道,自己非常怀念父亲,他是一名共产党员,过去经常向自己讲述他的经历、故事,白老先生再通过翻阅资料、回忆录等将父亲所讲的事与历史串联起来,再传给下一代人。“幸福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新时代里的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应共同传递这些红色记忆”。

当地工作人员称白老先生在2015年就查出了胃癌,今年6月本该去复查,但正值旺季,老先生一直忙于在这里讲解,至今还未去复查。

于大千世界,他们可能只是“小小微尘”;于丰功伟业,他们可能只是尽了“微薄之力”。在新时代的当下,正是有了一个个像他们一样心怀道义、不忘初心的“小人物”, 传递给人们最为真实的精神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