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泠春拍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呈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作者:雅昌艺术网

2016年6月26日,西泠拍卖春季拍卖会“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将在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行,共推出223件拍品,其中包括五方黄士陵篆刻印章,均为可圈可点的佳作。

黄牧甫(1849 -1908),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后以字行,晚年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安徽黟县人。是晚清印坛杰出的四大家之一,“黟山派”创始人。篆刻近法皖浙诸家邓石如、陈曼生、吴让之、赵之谦,尤其以受吴让之影响最深。远宗古玺、汉印。“印外求印”是黄牧甫篆刻印文的重要特点。如三代吉金,两汉刻石,权量镜铭,泉布古陶,他都能吸取到自己的印上。貌似平淡,但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充分认识平斜曲直、粗细欹正之间的矛盾规律,于平中见险, 平中见奇,不拘泥于表面形式的拟古,而是还古以本来面目,直追古印光洁研美之姿,是黄牧甫篆刻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印面力求完整、精到,是黄牧甫强化吴让之、赵之谦印风的明显标志。黄牧甫大巧若拙、返朴归真,以极其平和恬淡的气度,在一片要求变化的呼声中, 不盲从、不妄动,最终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使印坛为之一振。

西泠春拍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呈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清 黄士陵刻寿山石博古钮对章 1885年

估价:RMB300,000-500,000

寿山石博古钮对章是为温汝能族人温澍梁刻,有印文“顺德温澍梁所得金石” 、“六篆楼所藏书 ”,二印作于1885 年,是1882 年移居广州后的作品,同年还刻有“ 顺德温氏”、“澍梁经眼”另二印,并在各类黄士陵印谱中皆有明确著录(见《黄牧甫印影》P320、P412)。温汝能(1748 ~ 1811),字希禹,一字熙堂,晚号谦山,佛山顺德龙山人。清干、嘉年间学者。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曾应荐入京任内阁中书,未几告归。受印人温澍梁是其族人。粤籍鉴藏大家徐信符在40 年代所著《广东藏书记略》一文中提到,清嘉庆道光间,南海曾钊(勉士)“面城楼”所藏的大量宋元善本及抄本、孤本,基本上都转归龙山温氏。文中说:“温氏夙多闻人,谦山编有粤东文海诗海,有功乡邦文献。其族人澍梁富藏书,有漱绿楼藏书目(藏书所印亦有漱六楼章) 四部悉备,而以曾勉士遗物为佳,近年多已散出矣”。谦山即温汝能,“ 以著述显,筑中斋莲溪上,藏书数万卷。” 温汝能文武全才,曾率众击退来犯的海盗。他又以编纂乡邦文献著称,代表作有《粤东诗诲》、《粤东文海》以及《龙山乡志》。至于徐信符文中所提到的温澍梁及其漱绿楼或漱六楼,目前相关资料尚不多见,仅在拍场见古籍《艺文类聚》中钤有“面城楼藏书印”、“漱绿楼”、“顺德温氏家藏”、“温惜香阁”、“岭南温澍梁幼珊珍藏”诸印。及《贾子》十卷四册,书中亦钤“面城楼藏书印”、“顺德温氏六篆楼”等印。这些古籍上的收藏印章印证了曾钊与温澍梁的递藏关系,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温澍梁的信息:温澍梁别字幼珊,其室号又名“惜香阁”“六篆楼”。

西泠春拍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呈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清 黄士陵刻寿山白高山石俞旦自用印

估价:RMB120,000-180,000

西泠春拍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呈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清 黄士陵刻昌化石俞旦自用印 1900年

估价:RMB140,000-180,000

而“俞氏伯子”、“伯惠”二印则是1900 年回归故乡黟县后,为江西婺源名士俞旦所刻,阅各类黄牧甫印谱可知,其为俞氏伯惠所作多达数十印,著名的若“俞旦印信”、“俞旦”等(见《黄牧甫印影》P200、P198)。“懿庄画课”则是为居亷弟子伍德彝所刻,据印谱中所见, 黄士陵为伍德彝治印也颇多,如“伍德彝印”、“ 懿庄” 等(见《黄牧甫印影》P84、P460)。此五印中的三件朱文印,堪称其师承邓石如、吴让之的经典之作,印文融汇古玺和商周汉器文字;章法讲究疏密、穿插,峻险中寓平稳,匠心独运又信手拈来,富超逸之趣且变化无穷; 刀法薄刃极竖,轻行取势,猛辣刚健、洗练沉厚,一气呵成,力能扛鼎;印款合汉隶、魏书,以单刀冲为,沉厚而又棱厉,在篆刻史上别树一帜。而白文印“俞氏伯子” 和“懿庄画课”章法平正、线条圆浑,在平直中寓巧思, 在光洁完整中求古穆端庄,穆中又动、厚而见灵,显现出气定神闲的雅正风貌。

西泠春拍推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呈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

清 黄士陵刻寿山白芙蓉石伍德彝自用印 1893年

估价:RMB160,000-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