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岳飞死后金军来犯,南宋无良将可用,一书生却打败六十万金军

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签订和约,达成绍兴和议。

和议的结果是岳飞冤死,南宋的主战派被大肆清洗,主和派把持朝政大权。

以宋高宗为代表的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沉醉于江南美景,日日纵歌,以为天下太平,岂不知大祸将要临头。

岳飞死后金军来犯,南宋无良将可用,一书生却打败六十万金军

金人与南宋和议,不过是因为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主战派实力强大,屡次挫败金军,收复了大量失地,想要短时间灭亡南宋,已无可能。

可是绍兴和议一出,岳飞冤死,韩世忠革除兵权,投降派秦桧成为宰相,南宋数十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而金人亡南宋之心不死,皇统八年(1148年),金兀术死去,继承他位置的是海陵王完颜亮。完颜亮贪婪自大,他发动政变自立为帝后,一心想要灭亡南宋,享受江南的繁华。

为了实现灭亡南宋的目的,完颜亮不断往南迁都,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打造战船,全力备战。

数十万人的军事调动,规模庞大,为了保密,完颜亮贴出皇榜:敢言金军将要南下,不论何人斩。

岳飞死后金军来犯,南宋无良将可用,一书生却打败六十万金军

完颜亮的行为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南宋朝廷中也有人看出金国动向,贺金正旦使孙道夫向朝廷报告金军有南侵之意,却被秦桧党羽汤思退贬出京城。金朝贺宋正旦使施宜生看不下去,委婉地透露了金国的意图,然赵构仍不相信。

直到金人的使者来到南宋,在大殿上对着赵构破口大骂,扬言不割地就开战后,赵构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当宋高宗开始进行防御部署时,完颜亮已经完成了大军的集结,他倾全国之力,调集五十万余万士兵,并征调六十万匹军马,还有三万水军和数百艘大型战船。

完颜亮御驾亲征,共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金国南下,分四路攻向南宋。

而这个时候的宋高宗赵构在干什么呢?

赵构一方面手忙脚乱的部署将领进行防御,另一方面立赵瑗为皇子,以便仿效他的父亲徽宗,将抗金的重任扔给赵瑗。如果不是主战派大臣拦住不让走,赵构恐怕已经逃往海上了。

岳飞死后金军来犯,南宋无良将可用,一书生却打败六十万金军

皇帝尚且如此,下面的文臣武将更不用说,一个赛一个的贪生怕死。岳飞已经冤死,韩世忠早已去世,南宋再无御敌良将,唯一的一位老将刘锜身染重病,一直躺在病榻上。

其实,这个时候的金军战斗力也已不复往日,但失去了岳飞的宋军失去了领袖,将领们尸位素餐,战士们军心涣散。

金军南下后,沿途宋军望风而逃,金军没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一个月就推进到了长江北岸,与建康隔江而望。

刘锜拖着病躯指挥部队进驻扬州,并派兵北上准备御敌。可是负责淮西防务的王权畏敌如虎,迟迟不敢上前,致使淮西门户大开,金军轻而易举渡过淮河。

听闻金军已经攻入淮西,前方的宋军纷纷不战自溃,准备逃跑,后方的朝廷人人自危,官员们将家属都送走,准备再来一次“浮海避敌”。

如果没有一个人的横空出世,南宋极有可能就这样狼狈落幕。

这个人名叫虞允文,在战前的官职是中书舍人,既无权势,也无名气,是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书生。

然而当南宋的将领们纷纷溃逃时,却是这位书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

虞允文本无在前线抵抗金军的责任,负责接替王权镇守长江隘口采石的是将领李文忠。但李文忠行动缓慢,导致位于采石的宋军没有将领,军心涣散,大部分人都准备逃跑。

岳飞死后金军来犯,南宋无良将可用,一书生却打败六十万金军

虞允文视察后,毅然决定留在采石,率军抗金。有手下劝虞允文不要背这个黑锅,虞允文却说国家危难时,匹夫有责。

其实,虞允文并非天降奇才,他只是一介书生,没打过仗,没领过兵,但他凭借着一腔热血,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在采石这个地方,陆军无法发挥作用,只能用水军作战,而宋军水军战斗力强。虞允文就利用这一点,专门与金军水战。

这个时候的完颜亮也十分焦躁,在他攻打南宋的时候,后院失火,金世宗杀掉他的心腹自立为帝,并打出旗号要讨伐完颜亮。

完颜亮为了赶快回去,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但是金军不善水战的弊端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他们的战船笨重无比,难以打败灵活的南宋战船。而且保卫采石的宋军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士气大振,不再像一开始那样,轻而易举就可以击败。

几次交战,不仅没有拿下采石,金军还损兵折将,性格暴戾的完颜亮想要仿效项羽,他下令全军三日内拿不下采石,全部处死。

完颜亮残暴的军令让手底下的将士们寒了心,尤其是北方的金世宗正在大张旗鼓的准备讨伐完颜亮,这不免影响军心。最终,完颜亮被手下杀死,金军爆发内讧,损失惨重,从采石撤军。

采石一战,影响深远,金世宗为了巩固统治,再一次与南宋议和,南宋赢得了喘息之机,金国也逐渐失去了灭亡南宋的能力。

然而,采石一战也是南宋的耻辱,赵构和秦桧制造了千古冤案,杀死岳飞,剥夺韩世忠等人的军权,对金人毕恭屈膝,以至于金军南下时,南宋竟再无一位可堪大用的良将,竟让一书生挽救国家,何其悲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