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庄子的坐忘,是否隐喻孔子

作者:践行的瑜伽公

庄子在“德充符”的文章中,讲述了三例身体有残疾人的事情,来阐明`德之忘形、忘情′;

接着又在“大宗师”的文章中,讲述了三例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事情,借孔夫子的言词,阐述了其“畸人”的境界。“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庄子的坐忘,是否隐喻孔子

——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是悟性极高的学生;遇到了“格格不入”的事情,经孔夫子的提示教诲,触类傍通,引发了颜回忘仁义,忘礼乐的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日“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这段对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颜回说“我进步了”孔子问“怎样的进步?”颜回说“我忘掉了仁义”孔子说“很好,但还不够”。

几日后,颜回说“我又进步了。”孔子说“怎样的进步?”回说“我忘掉了礼乐。”孔子说“很好,但还不够。”

颜回再次见孔子,“我又进步了”孔子问道“怎样的进步?”回说“我坐忘了。”孔子惊奇的问“什么是坐忘?”颜回答“废弃健壮的肢体,除掉灵敏的听觉和锐利的眼睛,分离了身躯并放弃了智慧,和大道融合一体,这就叫坐忘。”

孔夫子说道“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私,顺应万物的变化就不会执滞常理。你果真成为贤人了,我愿意跟着你的后面,向你学习。”

☞仁义、礼乐,孔子儒学之根本,岂能忘怀!

✘庄子此文是否有讽喻孔子的味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