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初起,秋日渐凉,八月亦将尽。一年的时光匆匆,转瞬已度。在这散逸的秋气中,最宜野望凌怀。进山看风景吧,去探探从未到达过的崂山外围山系王乔崮。

鼓吹革命的红色主题毛公山下早已是富人别墅成片
随购了三斤巨峰葡萄边吃边走
王乔崮坐落于崂山西北麓,属于三标山外围山系。它是毛公山景区的主峰,自然此趟行程是从毛公山景区开始。而毛公山又位于有着"青岛无公害千亩葡萄基地"美誉的宫家村社区。这里是是巨峰葡萄的主产地,出产的葡萄果实穗大粒大,成熟时色泽明亮多呈紫黑色,口感浓郁味甜多汁,有淡淡的草莓香味,蜚声远近。
人有时就要有与自己独处的能力,要学会珍惜、享受、体味独处的时间,这也是一种境界。
景区宣传牌
这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远望毛主席天然石像
毛公山是免费景区,进入后沿着石阶路辗转而上,一路步调自我感觉还算轻盈欢快,因为路遇的好几位年轻体胖的游客早已气喘如牛,停停歇歇。又因几年前来过此地,我便埋头赶路,无暇顾及路旁的红色主题宣传栏牌。不多时已登上景区的垭口处,从这里西望可见临崖一座巨石极其肖似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半身侧照。线条逼真的头颈部勾勒出坚毅的面庞,顺势低垂的石面又酷似领袖喜好穿着的中山装。整座石像看起来身躯健美,神态庄严肃穆,面容丰满,简直是栩栩如生的天然杰作。更妙的是连主席的背梳发型都演绎得细腻生动,给人以强烈的亲切感,尤其在看惯了建国初期国内发行的毛主席纪念章的人眼里,这更是天地造化出的天然浮雕造像艺术哩!
西北望,是我乡即墨。
南面的崂山水库,碧波浩荡
倒伏的景区导游牌
兴奋的野草
俗称“雪里红”的可食野蘑菇
人工垒砌的石墙
抵达此处观景台其实也就是游览完毛公山景区了,但初期构建的景区路线可不止于此。其向东尚有“云台仙升”“凤台箫音”“寿星吉照”“姜老背婆”等诸多景点,以及我今天的目标“王乔云阁”---王乔崮。但景区已经将东行的台阶设置上路障,不得已,我只能乘机偷越而过,继续我的旅程。
废弃的景区,已被荒草湮没
原景区供游人歇息的桌凳
乳白色的圆润菌蛋
这里的石崮可能就是天池
东南方向的天空涌起浓积云
北望王乔崮,突兀蹲踞于林海密林
远方积雨云翻腾而来,预示着一场雨的来临。
接下来的路途实则是废弃的景区路线,道路失修,两旁植被茂盛,可谓荒径野疏。我有心领略其它的景观,也就对此毫不为意了。行走间,曲径通幽,沿途频现奇形怪状的象形石,惟妙惟肖,真让人赞不绝口。但像“云台仙升”这样的景观既无勒石刻字,又却醒目特征,实在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以景区名牌的介绍自我安慰了。继而,如“三蛟卧云”“神龙泉”等,也统统未从端详出来。
亮红色的野蘑菇,在朽叶草丛中美艳异常
一条硕大的鼻涕虫
山草秋色
兴奋的黄花菜
穿过林间,不觉望见南面一座旧式铁架信号塔。走近它,但见峰崖高耸,花岗岩石挺拔壮观,堪具特色。不可错过每一次的登顶机会,
西北方向是平原地区
背倚铁架与王乔崮,自拍一张留念。
浓积云庞大的的云塔
山崮上的刻字“金门”?
从东侧攀爬上去,登高一望,顿时将南面的崂山水库和巍峨秀丽的石门山高峰尽收眼底。近前脚下则奇峰怪石比比皆然,初秋日雨亦多,天气预报今日有雨,果然翻腾的积雨云又来了。立足于高点远眺峰峦叠嶂,山势连绵景色旖旎。空中的那一番腾云驾雾似置身于仙境,闲时登高,欣赏高山与水库,蓝天白云,惬意的心情不可言表,清爽的薰风吹拂,神清气爽,野旷远伫,心也开阔了!
接近王乔崮
隐于山川的村落。属于山村的的活力依然是鸡鸣犬吠,属于山村的气息依然是农家饭菜,这种原始即是本真。
记得几年前的一次爬山路途中观雨前糙面云和乳状云的壮阔,直想起了民国才子杨度的名句“万水千山皆赴我”。而今日今时,眼前的河名是白沙河,加之松风浩荡,犹如悲风阵阵,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登高》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世事苍茫,人生苦短,年华易逝,生活埋首间都是忙碌,忙碌间人们不觉生活有些难以看清它原本模样,简单于纯真变得短缺。尤其中年以后,人开始渴望简单。而简单其实就是断舍离物质,本质是断舍离各种多余的念头。念头太多的人,反而做不成什么事。过简单的生活,并用简单的思想来匹配。去掉无用的语言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用踏实的行动去生活,就是一生的修行。
在这样纯真的山水间徒步,冥想,真有一种心无杂念的体会。人会变得敏锐又单纯,对外界的依赖变少,内心愉悦。
此时的我在山头杂想了许多,许多……
下信号架后在半是遮掩的山路东行后,再折返下行,就离王乔崮越来越近了。望着王乔崮,在一片无边的翠海绿涛中,它就像一头弓背卧伏的巨鳌一般雄伟。这头令人震撼的巨兽或许是刚从山中破土而出的吧?抑或是潜卧林海多时的镇山之兽?它或许也曾隐居在幽深山谷,也曾生活在缥缈的海上仙山,甚至于虎踞天庭瑶池吧。
总觉得在人类尚未涉足的深海、大漠或密林里,存在着某些神秘的生灵。
也许是上古传说中的瑞鸟吉兽,
也许是被误认为已经灭绝的幸存者,
也许是尚未被记录的古老物种,
也许是因为机缘巧合超前进化的新物种,
甚至也许是外星访客离去之后遗留的生命体……
蘑菇喜欢这样阴湿的时节,在树根上、枯草间,绽出一丛又一丛。像某些胆怯的小兽探头探脑窥视人间。忽然想变成蘑菇,生命短暂,却可以不管不顾地肥大饱满,在旁人躲避雨季时,独自欢天喜地。
蘑菇花,这个叫法我喜欢。山含情,水含笑,蘑菇亦开花!
王乔崮因明代永乐年间因有王、乔二姓避战乱于该处,而得名。
秋风中,我看着王乔崮。它起伏如兽脊,就如此静默无语千百载。那些枯荣的草木繁花,生灭的鸟兽虫豸,变迁的村郭阡陌,还有站在此处的我,于这山,都不过是一阵烟云。只是我以为山川会寂寞,可其实他们有浮云掠影,星月清光,雨雪长风…他们身在一片不朽的辽阔,又岂是我这样的蜉蝣所能感悟?
登顶王乔崮的石阶路,荒草离离
盘山的石径蜿蜒着入云,天上的仙人相对列坐。万兽百鸟匍匐在清冷月光里,唯有凤凰穿梭天地,尾翼十丈,流光溢彩。山巅谁人的洞箫,吹的是三千年前的古曲。我臆欲与仙人饮,醉卧云端!
人工雕琢的所谓“车辙”,狗尾续貂
北望三标山
这处拱门状的痕迹可能是景区原想造一处山洞,后来废弃而已
王乔崮石刻崮顶北侧有石刻,据说是明朝武进士周鲁闻名来此游玩,留下了“登州周鲁”四个大字。但遗憾的是我又未发现。
这一段木栈路颇有意境
行走山林,带一柄猎刀是我的独特爱好。
“金犬吠仙”?
我看像个猴呀!
南望王乔崮
山下遇到一片松蘑,不得不拾。
双面兽
山下的葡萄园与古朴的村庄
古色古香的民居
东望王乔崮
万千花色仍然绚丽,肃杀也并非是秋的唯一主题。
金风初减热,余花犹未歇
童真宫,因疫情已被封闭。
果然如人所说,一旦将独处寂寞当作一种乐趣,恬然自适,一下子生活就从容了。
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就这样简简单单山中行走一下挺好的
此行的山获
松蘑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