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主任找到陈兰时,她正和一个下线门店老板娘通着视频。
“总算找到你了,电话打一万遍都没人接。快走,你家出事了!”话音未落,村主任拽住她胳膊就往外拖。
陈兰放下耳机一看,还真有十几个未接电话。
一路上,村主任告诉她,同村的史鹏辉从她家二楼阳台摔下来,已被救护车拉去医院了。
“啊?他跑我们家干嘛去了?”
“现在哪是问这个的时候,我的姑奶奶。先去看看他摔得怎么样吧。”
陈兰一看时间,九点五十。
等到医院时,史鹏辉已从CT室出来了。片子上显示,他肋骨断了两根,左脚后跟骨裂。
然而,当陈兰说要去楼下交费时,史鹏辉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不让陈兰出医药费,还催促她赶快离开。
不知道是不是疼痛难忍,史鹏辉显得有些反应迟缓,睡眼惺忪的样子。
陈兰又想,不能啊,他从二楼掉下来,再大的瞌睡虫也该吓跑了的。
陈兰忽然感觉,这一连串的事,透着说不出来的怪味儿。先不管他在这乌七抹黑的夜晚为什么跑自己家去,又为什么会摔伤,在她家摔伤还不让她出医药费,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还有,史鹏辉受伤了,他老婆怎么没来?
2
三十九岁的陈兰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童装厂,大她三岁的老公周建明在县城一家机械厂当钳工。
史鹏辉是他们村上的女婿,妻子叫张艳,二人住在张艳娘家。
张艳和周建明是发小。基于这个关系,两家相对来说走动得多了些,但也不是特别亲近。
记忆中,只有想借史鹏辉的关系把儿子调进他所在的重点高中那一年,两家才正正经经坐一起吃过两顿饭。
其余,自家老公会隔三差五去他们家串门,而张艳老远看见他就会亮开大嗓门夸张地打着哈哈。
陈兰,顾名思义,娟秀如兰。虽只高中毕业,却凭着自己的手艺创办了一个童装厂。
她和张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在她看来,张艳那夸张的声音,加上魁梧的身材和花不溜湫的穿着,活脱脱就是粗和俗的代言。
而且,她总感觉张艳对她有种说不上来的敌意。
她也曾委婉地提醒过周建明,让他没事别老往张艳家窜。可周建明回复说,自打学会走路起就窜来来去的,不窜不习惯。
陈兰本就不是多事的人,见丈夫言语中透着不可违逆的坚持,也就听之任之了。
但,史鹏辉是个中学教师,平时没事基本上不来她家的。即使有什么事,也是打发张艳来的多。
史鹏辉既是在她家摔伤,周建明为什么没跟着去医院?
3
带着满肚子的狐疑,陈兰打开了院前的铁门。
有时候,人对自己周遭发生的事,有着异常精准的预感。此刻的陈兰,刚站到自家大门口,就预感到有更大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下一秒,她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口鼻。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农药味,并很快找到了气味发源地。
周建明仰面朝天,叉开四肢躺在地板上。头向一边歪着,嘴边流着一洼水,不远处横躺着一个农药瓶。
陈兰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哆哆嗦嗦地找出手机拨打了急救电话。
医生不停地用药水冲洗着周建明的胃,陈兰在旁边六神无主地呆望着。心中是一种无来由的恐惧与惊悸。
周建明一向开朗,是什么事把他逼成这样?陈兰仔细回想后,确认近段时间他没有任何异常。
她急切地想去问问史鹏辉,看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一想到人家这会正疼得呲牙咧嘴的,又打消了念头。
眼下周建明还生死未卜。作为妻子的她,也不适合离开。
不知道多久后,医生说,周建明没事了。
周建明的胃里没什么农药,可能是嫌味浓,没喝得下。
4
第二天,陈兰是被一阵嘈杂声惊醒的。大嗓门,高个子,圆盘脸,不是张艳是谁?
“姓周的,史鹏辉是在你家摔伤的,你以为喝了药我就不敢找你了?你想得美!
骨折,要做手术的!你以为三五块钱的事,三五万还不一定解决得了呢!”
什么情况?
周建明喝药是因为张艳找他要医药费吗?史鹏辉不是说不让他们负责?这夫妻俩,到底听谁的?
陈兰见周建明的脸朝她的方向转来,连忙又把眼睛闭上,装成似醒非醒的样子。果然,周建明见她的头动了动后,看了一眼张艳,没有搭腔。
陈兰心下嘀咕开了,这两天太阳一定是从西边出来的。不然怎会连最喜欢和周建明扯疯的张艳都倒戈了。
周建明更是像变了一个人,反常地不愿和她说话了。
陈兰见藏不住了,干脆支起身来,借由帮周建明回家接衣服,顺便买早餐出了病房。
5
虽然史鹏辉说不用陈兰出医药费,但人总归是在她家摔伤的,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去看看。更何况她心中还冒着一堆问号呢。
休息了两天的史鹏辉,有些虚弱,但比那天晚上要清醒多了。见陈兰来,扯起嘴角微微朝她一笑。
然而,当陈兰问起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时,史鹏辉却轻轻摇了摇头。
“你还是回去问你家老周吧。”
陈兰也不好勉为其难,送上一缕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准备离去。
正当她起身的时候,眼角余光瞄到史鹏辉正伸出手来去拿柜子上的水,却怎么也够不着。
她连忙走过去,在自己刚带来的牛奶里拿出一瓶来,插上吸管,往史鹏辉的唇边递了去。
史鹏辉伸出手来接,陈兰没让。于是史鹏辉低声道了声谢谢后,埋头吸了起来。
正在这时候,病房中响起了一道无比突兀,又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哟,看样子我来得不是时候!”
陈兰在回头的那一刹那,觉得张艳就是她生活中阴魂不散的存在。她超级不喜欢她,她却找尽机会在她眼前晃悠。
“你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龌龊。”
陈兰愣住了,她没听错的话,史鹏辉用的是“龌龊”两个字。有这么说自家老婆的吗?
“我龌龊,她圣洁,是吧?敢勾引我男人,就该打!”
话音刚落,陈兰就感觉自己的左脸又麻又痛。
床上的史鹏辉气得满脸通红,恨恨地朝张艳吼道:“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不要脸,只惦记着别人老公?
再说,咱俩离婚两个月了,你有什么资格管我?”
6
这居心叵测的人间真不适合陈兰这种傻白甜呆。她好心喂个饮料,却招来火辣辣的一巴掌。
人家离婚,和她有半毛钱关系?
望着史鹏辉剧烈起伏的胸膛,陈兰记起他断了两根肋骨。
人最大的教养是懂得避开他人的难堪。她摸着发烫的左脸朝史鹏辉点了点头后,一声不吭地转身离开了。
泪水还是在走出史鹏辉病房门口的一刹那汹涌而出了。那一刻,陈兰感觉特别难过,特别委屈。
她做错什么了?
周建明看到她红肿的脸并没多意外,只是默默地去护士站找来碘酒,又细心地为她涂上。
陈兰越发哭得不能自抑。
良久,陈兰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向周建明。周建明扫了一眼那纸后,颓然地垂下双手,转过头去不敢看自己的妻子。
“我已经在上面签了字。但是,我要知道全部来由,可以吗?”
周建明三下五除二把那张纸撕了个粉碎。
他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但没料到自己竟会是这样的心情。悔恨和不舍撕扯着他的内心,羞愧和自责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胸口。
7
周建明和张艳不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还是一对棒打鸳鸯。
张艳家当年虽谈不上富甲一方,却也家境优渥。尤其是在一贫如洗幼年丧母的周建明家境的反衬下。
二人的恋情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张家父母的强烈反对。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透着说不出的残忍。就在张家因周建明家境不好执反对意见时,周爸爸又被查出了癌症。
这下,周建明知道,他和张艳是彻彻底底有缘无分了。
他率先接受了开童装店的陈兰,并应父亲的临终遗愿,很快结婚了。
不久,张艳家亲戚也给她介绍了大学毕业的史鹏辉。
让周建明心生感激的是,张艳父母并未把他们之间的事对外透露半句。这也正是陈兰这么多年来不曾怀疑他和张艳的很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张家父母相继去世,周张二人的过往也就只有他们两个当事人知道了。
然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也叫契可尼效应,意思是指人们对于未完成的事情,相比已经完成的事情印象更深刻。
周建明和张艳,就是这种效应的最好体验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心中那尘封的感情慢慢地复苏了。周建明开始有事没事往张艳家溜,张艳也被自己泛滥的春情吞噬得一干二净。
婚姻的那张纸,最终没能挡得住他们磅礴而返的私情。
8
二人同享着锅碗之乐,张艳脸上的桃花越来越灿烂,说话声和笑声也越发猖狂起来。
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快他们就开始不满足于偷偷摸摸的状态了。加上史鹏辉也聪明地识破了二人的奸情。
于是,张艳开始煽动周建明离婚,并率先和史鹏辉办了离婚。
周建明以陈兰太无辜为由,迟疑着。
于是,张艳恰逢时机地奉上了妙策:等史鹏辉来看孩子时,往他饭菜中加上安眠药,把他抬往周建明家,等陈兰回家后再捉两人的“奸”!
这样,周建明就大可借着这契机将陈兰扫地出门了。
却不料,人算不如天算,陈兰因和客户视频晚回了家,而史鹏辉在张艳鼓动着犹豫不决的周建明时醒了过来。
史鹏辉听到二人的全盘计划后,并未惊动二人,准备悄悄溜出去。怎料安眠药的药效并未完全散尽,跌跌撞撞中撞到了一条凳子,惊动了二人。
于是,面对仓皇追上来的二人,史鹏辉慌不择路上了二楼。最后走投无路,越过阳台栏杆后又不得不跳了下来。
这边史鹏辉还在检查中,那边张艳就向周建明狮子大开口,要起了医药费。
史鹏辉出事,周建明知道纸包不住火了,陈兰肯定也会知道的。而张艳的绝情又往他惊魂未定的胸口捅了一大刀,史鹏辉摔得怎样也未知。
所以,他这想出那场“喝药自杀”的大戏。
9
事发之前,周建明见张艳逼得紧,也曾起过离婚的心,并起草了一份离婚协议,就是他撕掉的那张。
不过,还没来得及给陈兰看时,就接到张艳的电话,让他去她家抬史鹏辉。
虽然陈兰在看到周建明手机上没来得及删掉的聊天记录时,有了心理准备。但她万万没想到,事情会那么严重。
他们的婚姻早就臭烂不堪,枕边人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自己头顶更是早就五颜六色了。
她感觉胸口生疼,后背直发冷。一遍又一遍地涰泣着:“为什么是我?……”但,回答她的,只有周建明的沉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和周建明,史鹏辉和张艳,其实都是两类人,都是不应该凑到一个锅里的人。
不过,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在纠正还来得及,臭袜子就让它配烂草鞋去吧。
陈兰重新起草了离婚协议,周建明泪湿了眼眶。他明白,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陈兰把房子儿子和童装厂都留给了自己。至于周建明,就让他和张艳狗咬狗也好,梅开二度也罢,自生自灭去吧。都说人生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用寂寞来偿还。
还有人说,人生当如蜡烛,不管如何颠倒,火苗永远向上。
陈兰明白,自己眼下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快从这烂泥淖沼中挣脱出来,重新启锚。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