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作者:DJ雅清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董行佶是位好演员,大艺术家,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帝。曾被濮存昕、李成儒等人誉为”声音之王“。

很多行内的人都说,如果他不是那么早就离开这个世界的话,那么如今朗诵界的头把交椅,就应该非他莫属了。

可惜他走得实在太早了。

许多人听到他自杀去世的消息,都感到无比痛心:这么好的一个演员,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是的,他是自杀的。

关于他自尽的原因,我听到过好几种说法,有说是因为没能演成某剧主角的,也有说是因为他的病令他实在太痛苦,无法忍受的,还有说是因为他女儿不听他的话,非要去当什么流行歌手的(那时候,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并不认为当流行歌手同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与他所得的病有关,那就是很严重的抑郁症。

现在大家听到抑郁症这三个字,似乎不再感到陌生了。可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还是一个十分罕见的词儿呢。

我听到过这样的一种说法,说通常对生活对工作更较真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也不知准确不准确。

但董行佶却的确是一个很较真的人。尤其是对待表演和朗诵,他都无比认真。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董行佶出生于1929年4月,他是福建省闽候人。很多人都说福建人学说普通话很难,但董行佶却是个例外。他的普通话不仅说得好,而且具有极高的造诣。

有人说,听他的朗读,你会觉得,他的朗诵独具一种声音美感。无论是静态的文学描述还是静态的声音表达,都跳动着一颗灵动的内心,而这才是朗诵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首先得益于他那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他的嗓音淳厚有力,又空灵飘逸,充满美感和魅力,余音绕梁,令人难忘。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1947年,董行佶高中毕业,便开始了自己的话剧表演生涯。他先后在北京和天津的话剧社话剧团担任演员。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董行佶便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在北京人艺的许多经典剧目中都出演过角色,创作过无数经典。如《雷雨》中的周冲、《日出》中的胡四、《北京人》中的曾皓、《茶馆》中的马五爷、《 蔡文姬》中的曹丕等,都曾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我记得在1959年,北京人艺排演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董行佶在其中扮演胡四。看过《日出》这部戏的观众都知道,胡四这个人物是个反派角色,一个面首,一个靠取悦女人来吃喝玩乐且无恶不作的“小白脸”。这样的角色,谁会喜欢呢?可是董行佶演了之后,却受到了太多观众的追捧。甚至就连他平常上街,也有无数人围在他身边观看。由此可见,他的表演,有多么的成功。

董行佶还曾在莫里哀的话剧《悭吝人》中扮演过阿巴公。这个著名的守财奴,不仅自己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而且还试图通过儿女的婚事来大赚一把。董行佶再一次通过自己娴熟精湛的表演,将阿巴公的贪婪和吝啬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令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他叫好,并且由衷赞叹道:这个演员,真是连后脑勺都是戏啊。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不过我想我们更多的人,都是通过他在广播中的朗诵,而认识他的吧?大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通过收音机,听到过许多文学作品,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之歌》、《三门峡梳妆台》等,都是由他朗诵的。这些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是那么意境深远而优美,深深入耳,余韵悠长。

濮存昕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对董行佶的敬仰。并且当年他报考人艺,模仿的就是董行佶先生朗诵过的《海燕》。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而大家所熟悉的影视演员李成儒,在台词方面的功底一向被观众所赞誉,尤其是他在电影《大腕》中的那一大段独白,更是被众多影迷奉为经典。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李成儒的老师,就是董行佶。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李成儒至今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董行佶老师时的情景。那天,当他正准备进戏院看戏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一个令自己仰慕已久的声音。他说自己“当时心都快跳出来了。”转身一看,可不正是董行佶老师吗?他赶紧上前,表达了自己想跟老师学习的心愿。董行佶老师也不多言,只问了一句“有作品吗?”李成儒赶紧说“有两篇散文。”老师便说,“明天下午3点半到人艺宿舍找我。”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李成儒跟着董行佶老师学了很多年,董老师竟没收过他一分钱,真正的分文不取啊!若搁到现在,一堂课不收你个万儿八千的,谁会教你呢?

所以说,像董行佶老师这样的人,现在真是少而又少了啊。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董行佶参演电影的时间并不早。1978年,北京人艺将话剧《蔡文姬》搬上银幕,他在其中出演了曹丕一角,随后又在北影厂拍摄的电影《巨澜》中扮演了沈慕尧这个人物。

1981年,董行佶患上了抑郁症。但这期间他仍然在坚持工作,一边协助中央电视台的杨洁导演拍摄《西游记》中的“乌鸡国”一集,一边参加电影的演出。1982年,北影厂导演谢添计划将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茶馆》搬上银幕,指定董行佶担任片头解说,并说这项任务非他莫属。而当时董行佶其实病得很厉害,可是谢添就算等,也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董行佶的演技得到更多观众和专家的肯定,是在1983年。这一年,他参演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廖仲恺》,并在其中出演了廖仲恺一角。他通过沉稳庄重的表演,以及深厚的台词功力,而赢得了一片掌声,并获得了第四届金鸡奖影帝称号。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这部电影刚拍完没多久的1983年6月21日,他就因严重的抑郁症,而在家中的卫生间自缢身亡。他并没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1985年11月,曹禺先生为他题写了墓碑。

董行佶是位好演员,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对待角色一丝不苟,可是怎么那么早就走了呢?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董行佶的妻子,也是一名演员,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曾参演过《王昭君》等剧。而他的女儿董岱,本是北京钢琴厂的油漆工。但因为自幼喜欢唱歌,后来南下广州,在歌厅担任流行歌手。1985年她参加了红棉杯歌手大赛并获得了十大歌手称号。同年她登上了央视春晚,演唱了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成为了春晚较早的流行歌手之一。只是后来董岱也并没有一直在流行音乐领域发展下去,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医生。

昔日声音之王 金鸡奖影帝 教李成儒分文不取 却因抑郁症自缢身亡

如今再说董行佶,这位昔日的大朗诵家,金鸡奖影帝,还有哪些观众记得他呢?他朗诵和主演的哪些作品,是否还存留在大家的记忆深处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影迷进行互动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文由DJ雅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比抄袭更加可悲的,是连抄都抄不到精髓!!

亲们点击“了解更多”,会有彩蛋和惊喜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