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掌上中国之“浆水菜与菜豆腐、粗老灌”

作者:掌上中国v新竹

文/王新竹

图/王新竹

掌上中国之“浆水菜与菜豆腐、粗老灌”

实景拍摄:做浆水菜的一种上好原料

我们这儿的人都喜欢吃“浆水菜”,并且用它的汤来做菜豆腐饭和粗老灌。“粗老灌”三个字,除了粗字是确切的,至于另外“lao guan”用哪二字,我不太确定,也无从考究。就只好暂且用本地童谣“粗老灌,灌老汉,灌得老汉直叫唤。”里的语义,用“老灌”来代替了!

做浆水菜用得是稍老的,但健康的叶子。如萝卜、白菜和油菜的叶子都行,就连甘蓝,各种青菜的叶子也可以。在秋、冬、春三季,我们这儿都不缺菜,坡上的地里道处都有。可在夏天,在青菜匮乏的时候,人们会用野生的石头菜和玉瑾花叶子、南瓜叶柄等来做奖水菜的原料。反正,我们这儿的人会想方设法拿各种植物的叶子来尝试做浆水菜。因为他们根本就离不开浆水菜和它的衍生品:菜豆腐稀饭和粗老灌。

掌上中国之“浆水菜与菜豆腐、粗老灌”

实景拍摄:农家自己做的豆腐

菜豆腐稀饭,是把黄豆磨好后,用箩筛过滤了,除去豆渣。烧开之后撤去火,倒入滤去菜叶的浆水,过一会儿等豆腐成形,锅里的汤清后,把豆腐捞出来用布包了放竹篮里,上面放一盆水压紧,用剩下的水煮稀饭。如果要下苞谷米的话,得提前用开水泡一会儿,这样比较容易烂。然后再加点大米,在饭要熟时再切几小块豆腐放在里面。这就是我们这儿老一辈的人最偏爱的饭食:菜豆腐稀饭。特别是夏天,上坡回来后吃上两碗,即解渴又有营养。

做菜豆腐稀饭,因为用的黄豆多,还要磨的细,所以很费劲,并且还要滤几遍,所以就更麻烦,做一顿菜豆腐稀饭一般都得用上几个小时。就是在有了打浆机的如今,没有两个小时,这菜豆腐稀饭也做不出来。于是,人们为了省事,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便煮“粗老灌”。

掌上中国之“浆水菜与菜豆腐、粗老灌”

实景拍摄:农村地方的蔬菜

粗老灌的做法比菜豆腐简便许多。一般在早饭后洗过锅碗后,顺手抓一大把黄豆泡在带点温度的锅里。待到从地里劳动回来,去手磨上,大勺地添着黄豆磨了,不怕磨得粗,几分钟就能搞定。也不用滤。一股脑地倒入锅里,再加上做稀饭需要的水,大火地烧。待水快开之时连菜带汤舀一瓢浆水倒入,点清之后加苞谷米和大米,还可以加一点土豆块或者红薯块的,煮熟即可食用。

浆水菜还可以炒来吃,拿来下米饭最能开胃。浆水菜在我们这儿也不知道传承了多少代人,反正从太婆婆到祖婆婆那时就已经这么吃了。据老人们说,它们还能清热、解毒,解药性。就是如今,人们在喝中草药的时间里,也会尽量避开食用浆水菜和用它做的各种饭,以免减轻药效。

掌上中国之“浆水菜与菜豆腐、粗老灌”

实景拍摄:农村遍地的青菜

我是来自于汉中盆地的山区女子,喜欢文学和拍摄。有着丰富的山区生活和外出打工经历,用亲手拍摄的一手图片,记录山区的人、物、事及他乡农民工故事,带你走近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农民生活。敬请朋友们点击“关注”我,了解更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