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聚乐村里说鹿尾

首次提出“博山是中国鲁菜发源地”的著名食文化学者赵荣光教授,在博山第十七届美食美器文化节期间,看见聚乐村老菜谱上有道“炸鹿尾”,好生惊奇,他吃惊得声调高八度:“因为鹿尾是不能炸的!”我总算见识到仰慕已久的那位最道地的吃货。他最顶尖的记录是通吃了煌煌两亿字的清代膳食档案。与之相比,虽同属吃货,小巫见大巫了。

聚乐村里说鹿尾

与赵荣光教授

鹿尾虽然较少见诸文献记载,仍有迹可循。刘宋·张悦有《瑇瑁麈尾铭》云:“移珍西陆,贲藻南濆。姚古流制,铄道飞文。”“姚古”即“遥古”,“姚古”之“姚”,亦可作姓氏。相传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一谓远古时代即有麈尾之制,二谓虞舜始创麈尾之制而流传于后世。

聚乐村里说鹿尾

白唇鹿

唐代邹平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七·酒食》中有一段人们对美食讨论的记载。约在公元五四一年,南朝梁的刘孝仪和贺季两人,接待北朝东魏使臣崔劼和李骞时的一段对话。刘孝仪说:“邺中鹿尾,乃酒肴之最。”魏国的使者崔劼说:“生鱼熊掌,孟子所称。鸡跖猩唇,吕氏所尚。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载书籍,每用为怪。”生鱼、熊掌,是孟子所称赞的。鸡爪、猩唇,是吕不韦所喜欢的。鹿尾的确有奇特的美妙滋味,竟然不被载入书籍,我每次食用的时候都会感到奇怪。刘孝仪说:“实自如此,或是古今好尚不同。” 可见南北朝时期鹿尾即被奉为“酒肴之最”。

初唐文学家陈子昂因物感怀,写下了《鹿尾赋并序》:“此仙都之灵兽,固何负而罹殃?始居幽山之薮,食乎丰草之乡。不害物以利己,不营利以同方。何忘情以委代,而任性之不忘?卒网纲以见逼,爱庖丁而罹伤。岂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杀身于此堂?为君雕俎之羞,厕君金盘之实,承主人之嘉庆,对象筵与宝瑟。虽信美于兹辰,讵同欢于畴昔?”是对鹿尾著墨最多的文字。

聚乐村里说鹿尾

马鹿

接下来是辽代。重熙七年春,辽兴宗亲自奉迎皇太后,“居大安宫,侍养益谨。猎金山,进鹿尾茸。”

然后是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有一道腌鹿尾:“刀剃去尾根上毛,剔去骨,用盐一钱,芜荑半钱,填尾内杖夹,风吹干。”契丹皇族后裔耶律楚材《和景贤赠鹿尾》:“日暮长杨猎骑归,西风弓硬马初肥。今年鹿尾休嫌少,且喜君王不合围。”《鹿尾》一诗则详细描述了享受鹿尾的情景:“銮舆秋狝猎南冈,鹿尾分甘赐尚方。浓色殷殷红玉髓,微香馥馥紫琼浆。韭花酷辣同葱薤,芥屑差辛类桂姜。何似毡根蘸浓液,邀将诗客大家尝。”我们方知道元代宫廷中人将韭花、山葱、芥屑等辛辣调配成酱汁,用来蘸食鹿尾、羊肉,怪不得今日内蒙古草原,人们享受手抓羊肉的时候,蘸的是野韭花和山葱酱。

聚乐村里说鹿尾

鹿尾干

由明入清,王渔洋看到了鹿尾在帝都美食中的地位,《居易续谈》说:“今京师宴席,最重鹿尾,虽猩唇驼峰,未足为比。”

乾隆间,江苏仪征人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卷四·新城北录》中,记载了一份“满汉席”菜单,其中有鲫鱼舌烩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蒸鹿尾、野鸡片汤、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斑鱼肝、西施乳……美味到惊艳!

聚乐村里说鹿尾

毛冠鹿

赵荣光先生说,看清代宫廷膳食档案,知道乾隆爷经常吃鹿尾。乾隆有一个儿女亲家,满清中叶前两个著名的满族重臣,一个是鄂尔泰,一个是尹继善。鄂尔泰年谱中记载,他先后七次被雍正、乾隆赏赐鹿尾,且多次被赏给十根。尹继善,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有《尹文端公诗集》10卷等,曾参修《江南通志》。满清帝国在乾隆能够有个太平盛世,尹继善功不可没。

尹继善和鄂尔泰至亲,但亲而不近。乾隆七年,随园主人袁枚赴江南任职,离京前话别鄂尔泰,鄂尔泰微词尹继善,却对顾琮称赏不已:“汝此去,惟有河督顾用方一人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称为铁牛,我许为铁汉。汝往见之,但告以是我门生,渠必异目相视。”然而,袁枚赴江,和顾琮仅有一面之缘,和尹继善却频频来往,交谊终生,只有趣味相投方可解释。于是,《随园食单》里便有了关于尹继善尹文端公和吃的记录:

鲢鱼

尹文端公,自夸治鲢鱼最佳。然煨之太熟,颇嫌重浊。惟在苏州唐氏,吃炒鲤鱼片甚佳。其法切片油炮,加酒、秋油滚三十次,下水再滚起锅,加作料,重用瓜、姜、葱花。又一法,将鱼白水煮十滚,去大骨,肉切小方块,取明骨切小方块;鸡汤去沫,先煨明骨八分熟,下酒、秋油,再下鱼肉,恨二分烂起锅,加葱、椒、韭,重用姜计一大杯。

尹文端公家风肉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

偶有虫蚀,以香油徐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多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鹿尾

尹文端公品味,以鹿尾为第一。然南方人不能常得。从北京来者,又苦不鲜新。余尝得极大者,用菜叶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最佳处,在尾上一道浆耳。

尹继善好吃善饮并且好诗,诸公子亦能诗,而以三子庆玉为最。庆玉,号两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讲:“一日,文瑞公退朝,召两峰曰:今日我疲矣,皇上命和春雨诗,我不及作,汝速拟一首,我明朝要带去。两峰构成送上,公已酣寝。黎明,公盛服将朝,诸公子侍立阶下,两峰惴惴。虑有嗔喝。忽见公向之拱手,曰:拜服!拜服!不料汝诗大好。回头呼婢曰:速煨我所吃莲子给三哥儿吃。两峰大喜过望,四公子树斋(庆桂)笑曰:我今日却又得一诗题,诸公子问何题,曰:见人吃莲子有感。”

聚乐村里说鹿尾

麋鹿

东南文人荟萃,作为两江总督,尹继善招贤纳才,奖掖风流,诗酒唱和,袁枚当是经常出入督府的常客。尹继善才思敏捷,也颇受当地文人推崇。乾隆十三年,尹继善与钱陈群遇于苏州,二人吟诗唱和,多至十余遍不肯罢休。陈群至嘉兴,继善又追寄一首,钱陈群于是书求休战:“岁事匆匆,实不能再和矣,愿公遍告诸人,说香树老子,战败于吴江道上,何如?”恰逢袁枚过苏州,闻此信,赋诗道:“秋容老圃无衰色,诗律吴江有败兵。”继善喜,又转与袁枚叠和不休。他有一首《和袁子才冬日寄怀韵》这样写的:“枫林红叶带霜飞,记得江干送马蹄。歌到离亭声断续,人分淮浦影东西。年来夜雨添新梦,画里青山忆旧题。千里相思君识否,斜阳满树暮云低。”

可见,与尹继善交往的文人中,袁枚过从最密。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美食家。看袁枚的小《苔》,能窥其诗貌:“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的《鸡》也是:“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他有首《品味》诗,直接坦承吃东西必须色香味俱:“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文笔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参加朝考时,尹继善激赏袁枚才情,曾力加举拔。若就文学,二人持论相异,却皆生性风流,彼此推崇拥戴。袁枚诗文集中,关于尹氏父子的诗文多达二百余篇。继善去世,袁枚悲不自胜,作《哭望山相公六十韵》,数年后,仍有《梦尹文端公诗》遥寄思念之情:“已绝人天路不通,无端昨夜坐春风;离离燕寝清香在,款款慈云笑语同;白发三更红短烛,黄鸡一唱绛帷空;莫嫌梦境迷茫甚,到底今生又见公!”乾隆如此评价尹继善:“满洲翰林中,优于文学兼能通达政事者无出尹继善右。”

聚乐村里说鹿尾

驼鹿

鹿尾也是攸关乡愁的。鄂尔泰的曾孙女顾春,与纳兰性德并列八旗女词人之冠,成年后嫁给乾隆曾孙作侧室,也能一尝鹿尾。她在《食鹿尾》中写道:“海上仙山鹿食苹,也随方贡入神京。晚餐共饱一条尾,即有乡心逐物生。”

鹿尾巴膻味很重,中国美食偏有“骚中见奇”的高招,经过一番炮制,其风味自是一般食材所不能比拟的。最多的烹制手法有烧鹿尾、蒸鹿尾,还有一种鹿尾粥。清人曹庭栋的《养生随笔》记:“鹿尾,关东风干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为食物珍品。切碎煮粥,清而不腻,香有别韵,大补虚损。盖阳气聚于角,阴气聚于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梅花鹿

“梅花鹿鹿尾,切下以后,就这么长,像一只小小的茄子包。”赵荣光教授比划着,听得出一口东北乡音,“外皮韧性逾猪蹄,细腻逾猪蹄,口感大逾猪蹄。一炸就硬邦邦不能吃。一定要蒸。好吃在哪里?‘其最佳处,在尾上一道浆耳。’当初甚是疑惑,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时,有机会吃到一回鹿尾,”赵荣光稍作停顿,卖一个关子,“此物一尝,不枉为人一生也!我这嘴巴没白长。什么燕窝鱼翅,都是粉条萝卜丝而已!哪里能吃到鹿尾?厨师都不会做。鹿尾哪去了?毛拿不下来,割掉喂狗了。这不是笑话。满族人喜欢吃,一种是干尾,要发制。一种是鲜尾。”赵教授建议王鹏经理,“聚乐村一百年大庆的时候,假如你要把鹿尾开发出来,我帮你从吉林加工好了你弄,这个菜会一炮打响。鹿尾是怎么回事?聚乐村菜谱为什么有假鹿尾?因为有真鹿尾。其中的缘由引人深思,将会成为一个美谈。”

聚乐村里说鹿尾

鲜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炸(假)鹿尾

赵教授说,能炸的鹿尾是假鹿尾。鹿尾从满清宫廷走向民间,用其它食材替代,又假托原有美食之名,有了精神、物质的双重享受,岂不是一种生活智慧?类似的智慧在美食上的案例举不胜举,博山菜就有鱼肚参汤,鱼肚稀缺甚于海参,就用干猪肉皮发制替代,形酷似,味道也还不错。因为清初帝师孙廷铨和琉璃发祥地的缘故,博山素有与清代京师文化渊源深厚一说,从这些宫廷菜色彩浓厚的美食菜品民间化的过程,我影影绰绰看到了宫廷饮食与博山美食的关系。要追踪博山饮食与宫廷菜的关系,赵教授建议,将博山菜谱与宫廷膳食档案相对照,发现一定数量相同、相关的菜品,博山饮食与宫廷菜的关系将会坐实。

聚乐村里说鹿尾

本文为刘培国先生原创文字

若需转载请联系此公众号

未经授权转载者

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

刘培国

淄博世纪英才外语学校执行董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
聚乐村里说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