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樂村裡說鹿尾

首次提出“博山是中國魯菜發源地”的著名食文化學者趙榮光教授,在博山第十七屆美食美器文化節期間,看見聚樂村老菜單上有道“炸鹿尾”,好生驚奇,他吃驚得聲調高八度:“因為鹿尾是不能炸的!”我總算見識到仰慕已久的那位最道地的吃貨。他最頂尖的記錄是通吃了煌煌兩億字的清代膳食檔案。與之相比,雖同屬吃貨,小巫見大巫了。

聚樂村裡說鹿尾

與趙榮光教授

鹿尾雖然較少見諸文獻記載,仍有迹可循。劉宋·張悅有《瑇瑁麈尾銘》雲:“移珍西陸,贲藻南濆。姚古流制,铄道飛文。”“姚古”即“遙古”,“姚古”之“姚”,亦可作姓氏。相傳虞舜生于姚墟,因以為姓。一謂遠古時代即有麈尾之制,二謂虞舜始創麈尾之制而流傳于後世。

聚樂村裡說鹿尾

白唇鹿

唐代鄒平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七·酒食》中有一段人們對美食讨論的記載。約在公元五四一年,南朝梁的劉孝儀和賀季兩人,接待北朝東魏使臣崔劼和李骞時的一段對話。劉孝儀說:“邺中鹿尾,乃酒肴之最。”魏國的使者崔劼說:“生魚熊掌,孟子所稱。雞跖猩唇,呂氏所尚。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載書籍,每用為怪。”生魚、熊掌,是孟子所稱贊的。雞爪、猩唇,是呂不韋所喜歡的。鹿尾的确有奇特的美妙滋味,竟然不被載入書籍,我每次食用的時候都會感到奇怪。劉孝儀說:“實自如此,或是古今好尚不同。” 可見南北朝時期鹿尾即被奉為“酒肴之最”。

初唐文學家陳子昂因物感懷,寫下了《鹿尾賦并序》:“此仙都之靈獸,固何負而罹殃?始居幽山之薮,食乎豐草之鄉。不害物以利己,不營利以同方。何忘情以委代,而任性之不忘?卒網綱以見逼,愛庖丁而罹傷。豈不以斯尾之有用,而殺身于此堂?為君雕俎之羞,廁君金盤之實,承主人之嘉慶,對象筵與寶瑟。雖信美于茲辰,讵同歡于疇昔?”是對鹿尾著墨最多的文字。

聚樂村裡說鹿尾

馬鹿

接下來是遼代。重熙七年春,遼興宗親自奉迎皇太後,“居大安宮,侍養益謹。獵金山,進鹿尾茸。”

然後是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有一道腌鹿尾:“刀剃去尾根上毛,剔去骨,用鹽一錢,蕪荑半錢,填尾内杖夾,風吹幹。”契丹皇族後裔耶律楚材《和景賢贈鹿尾》:“日暮長楊獵騎歸,西風弓硬馬初肥。今年鹿尾休嫌少,且喜君王不合圍。”《鹿尾》一詩則較長的描述了享受鹿尾的情景:“銮輿秋狝獵南岡,鹿尾分甘賜尚方。濃色殷殷紅玉髓,微香馥馥紫瓊漿。韭花酷辣同蔥薤,芥屑差辛類桂姜。何似氈根蘸濃液,邀将詩客大家嘗。”我們方知道元代宮廷中人将韭花、山蔥、芥屑等辛辣調配成醬汁,用來蘸食鹿尾、羊肉,怪不得今日内蒙古草原,人們享受手抓羊肉的時候,蘸的是野韭花和山蔥醬。

聚樂村裡說鹿尾

鹿尾幹

由明入清,王漁洋看到了鹿尾在帝都美食中的地位,《居易續談》說:“今京師宴席,最重鹿尾,雖猩唇駝峰,未足為比。”

乾隆間,江蘇儀征人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卷四·新城北錄》中,記載了一份“滿漢席”菜單,其中有鲫魚舌燴熊掌、米糟猩唇豬腦、假豹胎、蒸駝峰、蒸鹿尾、野雞片湯、豬肚假江瑤鴨舌羹、雞筍粥、芙蓉蛋、鵝肫掌羹、糟蒸鲥魚、假斑魚肝、西施乳……美味到驚豔!

聚樂村裡說鹿尾

毛冠鹿

趙榮光先生說,看清代宮廷膳食檔案,知道乾隆爺經常吃鹿尾。乾隆有一個兒女親家,滿清中葉前兩個著名的滿族重臣,一個是鄂爾泰,一個是尹繼善。鄂爾泰年譜中記載,他先後七次被雍正、乾隆賞賜鹿尾,且多次被賞給十根。尹繼善,雍正元年進士,曆官編修、雲南、川陝、兩江總督,文華殿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協理河務,參贊軍務。有《尹文端公詩集》10卷等,曾參修《江南通志》。滿清帝國在乾隆能夠有個太平盛世,尹繼善功不可沒。

尹繼善和鄂爾泰至親,但親而不近。乾隆七年,随園主人袁枚赴江南任職,離京前話别鄂爾泰,鄂爾泰微詞尹繼善,卻對顧琮稱賞不已:“汝此去,惟有河督顧用方一人耳,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稱為鐵牛,我許為鐵漢。汝往見之,但告以是我門生,渠必異目相視。”然而,袁枚赴江,和顧琮僅有一面之緣,和尹繼善卻頻頻來往,交誼終生,隻有趣味相投方可解釋。于是,《随園食單》裡便有了關于尹繼善尹文端公和吃的記錄:

鲢魚

尹文端公,自誇治鲢魚最佳。然煨之太熟,頗嫌重濁。惟在蘇州唐氏,吃炒鯉魚片甚佳。其法切片油炮,加酒、秋油滾三十次,下水再滾起鍋,加作料,重用瓜、姜、蔥花。又一法,将魚白水煮十滾,去大骨,肉切小方塊,取明骨切小方塊;雞湯去沫,先煨明骨八分熟,下酒、秋油,再下魚肉,恨二分爛起鍋,加蔥、椒、韭,重用姜計一大杯。

尹文端公家風肉

殺豬一口,斬成八塊,每塊炒鹽四錢,細細揉擦,使之無微不到。然後高挂有風無日處。

偶有蟲蝕,以香油徐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多太少,以蓋肉面為度。削片時,用快刀橫切,不可順肉絲而斬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進貢。今徐州風肉不及,亦不知何故。

鹿尾

尹文端公品味,以鹿尾為第一。然南方人不能常得。從北京來者,又苦不鮮新。餘嘗得極大者,用菜葉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最佳處,在尾上一道漿耳。

尹繼善好吃善飲并且好詩,諸公子亦能詩,而以三子慶玉為最。慶玉,号兩峰,袁枚在《随園詩話》中講:“一日,文瑞公退朝,召兩峰曰:今日我疲矣,皇上命和春雨詩,我不及作,汝速拟一首,我明朝要帶去。兩峰構成送上,公已酣寝。黎明,公盛服将朝,諸公子侍立階下,兩峰惴惴。慮有嗔喝。忽見公向之拱手,曰:拜服!拜服!不料汝詩大好。回頭呼婢曰:速煨我所吃蓮子給三哥兒吃。兩峰大喜過望,四公子樹齋(慶桂)笑曰:我今日卻又得一詩題,諸公子問何題,曰:見人吃蓮子有感。”

聚樂村裡說鹿尾

麋鹿

東南文人荟萃,作為兩江總督,尹繼善招賢納才,獎掖風流,詩酒唱和,袁枚當是經常出入督府的常客。尹繼善才思靈活,也頗受當地文人推崇。乾隆十三年,尹繼善與錢陳群遇于蘇州,二人吟詩唱和,多至十餘遍不肯罷休。陳群至嘉興,繼善又追寄一首,錢陳群于是書求休戰:“歲事匆匆,實不能再和矣,願公遍告諸人,說香樹老子,戰敗于吳江道上,何如?”恰逢袁枚過蘇州,聞此信,賦詩道:“秋容老圃無衰色,詩律吳江有敗兵。”繼善喜,又轉與袁枚疊和不休。他有一首《和袁子才冬日寄懷韻》這樣寫的:“楓林紅葉帶霜飛,記得江幹送馬蹄。歌到離亭聲斷續,人分淮浦影東西。年來夜雨添新夢,畫裡青山憶舊題。千裡相思君識否,斜陽滿樹暮雲低。”

可見,與尹繼善交往的文人中,袁枚過從最密。

袁枚,字子才,号簡齋,晚年自号倉山居士、随園主人、随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美食家。看袁枚的小《苔》,能窺其詩貌:“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他的《雞》也是:“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他有首《品味》詩,直接坦承吃東西必須色香味俱:“平生品味似評詩,别有酸鹹世不知。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盤時。”

袁枚倡導“性靈說”,與趙翼、張問陶并稱“性靈派三大家”,文筆與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袁枚參加朝考時,尹繼善激賞袁枚才情,曾力加舉拔。若就文學,二人持論相異,卻皆生性風流,彼此推崇擁戴。袁枚詩文集中,關于尹氏父子的詩文多達二百餘篇。繼善去世,袁枚悲不自勝,作《哭望山相公六十韻》,數年後,仍有《夢尹文端公詩》遙寄思念之情:“已絕人天路不通,無端昨夜坐春風;離離燕寝清香在,款款慈雲笑語同;白發三更紅短燭,黃雞一唱绛帷空;莫嫌夢境迷茫甚,到底今生又見公!”乾隆如此評價尹繼善:“滿洲翰林中,優于文學兼能通達政事者無出尹繼善右。”

聚樂村裡說鹿尾

駝鹿

鹿尾也是攸關鄉愁的。鄂爾泰的曾孫女顧春,與納蘭性德并列八旗女詞人之冠,成年後嫁給乾隆曾孫作側室,也能一嘗鹿尾。她在《食鹿尾》中寫道:“海上仙山鹿食蘋,也随方貢入神京。晚餐共飽一條尾,即有鄉心逐物生。”

鹿尾巴膻味很重,中國美食偏有“騷中見奇”的高招,經過一番炮制,其風味自是一般食材所不能比拟的。最多的烹制手法有燒鹿尾、蒸鹿尾,還有一種鹿尾粥。清人曹庭棟的《養生随筆》記:“鹿尾,關東風幹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為食物珍品。切碎煮粥,清而不膩,香有别韻,大補虛損。蓋陽氣聚于角,陰氣聚于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梅花鹿

“梅花鹿鹿尾,切下以後,就這麼長,像一隻小小的茄子包。”趙榮光教授比劃着,聽得出一口東北鄉音,“外皮韌性逾豬腳,細膩逾豬腳,口感大逾豬腳。一炸就硬邦邦不能吃。一定要蒸。好吃在哪裡?‘其最佳處,在尾上一道漿耳。’當初甚是疑惑,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時,有機會吃到一回鹿尾,”趙榮光稍作停頓,賣一個關子,“此物一嘗,不枉為人一生也!我這嘴巴沒白長。什麼燕窩魚翅,都是粉條蘿蔔絲而已!哪裡能吃到鹿尾?廚師都不會做。鹿尾哪去了?毛拿不下來,割掉喂狗了。這不是笑話。滿族人喜歡吃,一種是幹尾,要發制。一種是鮮尾。”趙教授建議王鵬經理,“聚樂村一百年大慶的時候,假如你要把鹿尾開發出來,我幫你從吉林加工好了你弄,這個菜會一炮打響。鹿尾是怎麼回事?聚樂村菜單為什麼有假鹿尾?因為有真鹿尾。其中的緣由引人深思,将會成為一個美談。”

聚樂村裡說鹿尾

鮮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炸(假)鹿尾

趙教授說,能炸的鹿尾是假鹿尾。鹿尾從滿清宮廷走向民間,用其它食材替代,又假托原有美食之名,有了精神、物質的雙重享受,豈不是一種生活智慧?類似的智慧在美食上的案例舉不勝舉,博山菜就有魚肚參湯,魚肚稀缺甚于海參,就用幹豬肉皮發制替代,形酷似,味道也還不錯。因為清初帝師孫廷铨和琉璃發祥地的緣故,博山素有與清代京師文化淵源深厚一說,從這些宮廷菜色彩濃厚的美食菜品民間化的過程,我影影綽綽看到了宮廷飲食與博山美食的關系。要追蹤博山飲食與宮廷菜的關系,趙教授建議,将博山菜單與宮廷膳食檔案相對照,發現一定數量相同、相關的菜品,博山飲食與宮廷菜的關系将會坐實。

聚樂村裡說鹿尾

本文為劉培國先生原創文字

若需轉載請聯系此公衆号

未經授權轉載者

将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轉發時切勿删除版權資訊

劉培國

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執行董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
聚樂村裡說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