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发来生愿,结今生缘的三段爱情佳话萧郎路人破镜重圆寒衣结缘

作者:禾麦文化

古人有三段发来生愿,结今生缘的佳话。从细微处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千载之下,读来令人动心感泣。

发来生愿,结今生缘的三段爱情佳话萧郎路人破镜重圆寒衣结缘

<h1 class="pgc-h-arrow-right">萧郎路人</h1>

唐朝秀才崔郊很有才学,但是家境贫寒。崔郊的姑妈有一个婢女,长得端庄秀丽,和崔郊两情相悦。

但后来姑妈因为生活困顿,就将婢女卖给了襄阳司空于頔。于頔青睐于婢女美色,对她宠爱有加。

崔郊失去心爱之人,既痛苦又思念。寒食节时婢女外出,在于府外的柳树下看见崔郊。二人相见,痛哭不已。分别之时,崔郊送给她一首诗:

当时,有一人妒嫉崔郊的才华,故意将这首诗出示给于頔。

于頔于是令人召见崔郊,众人得知后都为崔郊担心。崔郊也战战兢兢,不知此去是福是祸,硬着头皮来见于頔。

于頔身份显贵,倒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他一见到崔郊,便握着他的手说:“‘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首诗就是您写的吧。”

于頔爱才惜才,为人坦荡豪气,不愿夺人所爱,甘愿放手,成人之美。于是,叫崔郊领走婢女,同时赠送给他们一份丰厚的贺礼,恭喜他们结为连理。一时传为佳话。

发来生愿,结今生缘的三段爱情佳话萧郎路人破镜重圆寒衣结缘

<h1 class="pgc-h-arrow-right">破镜重圆</h1>

魏晋南北朝末期。

北方的隋朝在一代英主隋文帝杨坚的治理下,兵强马壮,国势日强,磨刀霍霍,大有混元一统之势。

江南陈朝的最后一代君主陈叔宝,却是有名的昏君。任用佞臣,不修武备,整天声色犬马,玉树后庭花,国势危如累卵。

陈叔宝有一妹,封为乐昌公主,才貌双全,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夫妻恩爱,琴瑟和谐。

徐德言对局势看的比较清醒。有一次执妻之手垂泪说:“目前这个情况,国破家亡的情况是难以避免了。我一介书生,很难保全你。以你的才貌,必然会被掳到权势人家。如苍天有眼,我们夫妻如有缘再聚,留个信物吧。”

说完,徐德言将一面铜镜一剖为二,夫妻各执一半。对乐昌公主说,如情况果然,你就在长安市托人卖这半面铜镜,我如幸在人间,定然去寻你。

果如所料,陈国被灭。兵荒马乱之际,陈朝的子女玉帛被隋朝大军席卷一空。

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乐昌公主这种颜值气质的女子很自然地被纳入隋朝高官越国公杨素的府中。

话说徐德言劫后余生,记得和妻子的约定。于次年正月十五赶到长安市,果然见到有一老者卖半面铜镜,因为要价奇高,无人问津。

徐德言买下铜镜后,讲述了缘由。并附诗一首,请老者传给妻子:

乐昌公主得诗后,憔悴不起,水米不进。杨素感到诧异,乐昌公主如实相告。

杨素一听也大为感动,派人招来徐德言,让他们夫妻相见。

此时场面好不尴尬,一旧夫君,一新主子,前有真情,后有礼法。杨素知道乐昌公主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让她就此情此景赋诗一首,乐昌公主当即口占一首:

杨素听后大为感动,干脆好人做到底,将乐昌公主送还徐德言,并奉送盘缠让他们回江南老家,再续前缘。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寒衣结缘</h1>

唐玄宗是一代雄主,也是风流天子。全国女性的六百分之一都在他的后宫,有四万三千人之多。

唐玄宗一辈子总共只活了不到三万天,就算从出生到死亡,每天宠幸一个都到不了四万。

因而,宫中有很多怨女。

这种情况古来多见。汉成帝的班婕妤三篇《自伤赋》、《怨歌行》、《捣素赋》,不仅描述了皇帝的喜新厌旧,也描述了大多数宫女一辈子独守空房,青春白头的悲剧。

譬如《捣素赋》这样描写宫女们的悲惨遭遇:

意思是:这是万千宫女日常生活的写照。

话说玄宗朝为固边也好,弘扬国威也好,早期一直对西北用兵。

四万多宫女闲着也是闲着,她们经常被安排给边防战士做军服。

宫女多数是妙龄少女,豆蔻年华,情窦已开,坐困深宫。宫里唯一的男人,今上玄宗皇帝也只能偶尔远远一见,获得宠幸的机会非常渺茫。

因而,一次某个宫女在为边防战士做寒衣的时候,充满了无限遐思,心想到底是哪个好儿郎能穿上我做的寒衣呢?

春心萌动之下,宫女做了一首诗,缝在了寒衣中:

宫女心说,领到我做的寒衣的人,说明我们有缘。但我是皇帝的女人,又注定今生无缘。那就今生记上一笔,来生再结缘吧。

领到这袭衣物的战士,发现了这首诗,上报给边帅。边帅也觉得有点棘手,皇帝的女人思春,“精神出轨”,这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干脆呈送给皇帝亲自处理。

玄宗得到这首诗后,沉吟良久,将该诗遍示宫中,下令追查。很快有宫女出首自认,愿领死罪。

谁知玄宗非但没追究,而且说不要等来生了,就今生了结此缘吧!亲自做媒,把宫女许配给得到此诗的士兵。边关将士,无不感泣。

发来生愿,结今生缘的三段爱情佳话萧郎路人破镜重圆寒衣结缘

@禾麦文化 #玩的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