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作者:小哥带你去穿越

1912年的夏天,一个小女孩眼中带泪哭个不停,突然之间他跪了下来,随后抬起头对着眼前的人说了一句:“大人,留下我吧!”这个下跪的小女孩名叫张玉良,但是后世之人对她改过之后的名字更加熟悉,那就是潘玉良。她是民国著名的画家,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的亚洲,她的绘画水平绝对算得上是第一的级别!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原名张玉良,童年在凄苦中度过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在1895年时出生,出生的地点是扬州的一个古城。当时张玉良的家里是小商品生意的,父亲每天负责编织毡帽,母亲则是在刺绣方面非常精通。也就是因为他们的用心经营加上确实卖出去的产品质量过硬,生意也就变得越来越好,赚到了不少钱。虽然在当地不能够称之为富商,但是丰衣足食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能够有这样的收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不过某一天,有一个外来的商人表示自己愿意购买大量的毡帽和刺绣,并且提前要走了货物,之后却再也没有出现。夫妻两个看着手上的合同发呆,自己的货物就这么没了,之前的积攒瞬间化为乌有。那一年张玉良出生了,张玉良的父亲也因此忧劳成疾离开了人世。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在张玉良两岁的时候,疼爱自己的姐姐也离开了这个世界,顿时这个家庭少了很多的活力,母亲已经不再像当年面对生活充满干劲,只能够带着张玉良靠着刺绣的手艺勉强维持生活。张玉良小时候看到母亲最多的画面,就是母亲安静的制作者刺绣作品,那一针一线熟练得让人心疼。虽然说日子过得辛苦,可是母亲却给了张玉良一个正确的三观思想。

但在张玉良8岁的时候,母亲也离开了她,那时候的张玉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一个8岁的孩子,没了母亲的陪伴,看什么都觉得陌生且害怕。她被送到了舅舅家里,舅舅是一个喜欢抽烟喝酒赌博的男人,她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爱,反而像是舅舅应付的一个任务一般。舅舅喜欢赌钱,并且赌钱输了之后还总是欠着钱不给,某一天舅舅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把张玉良直接给卖了,至于卖的地方我想大家心理应该都知道是哪里。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她在那时候没有自由,说自己卖艺不卖身,但是在这种地方,她没有选择的权利。真正能够让她离开这里的,就是通过运气认识一些达官贵人来帮自己赎身。终于在1912年,她遇到了能够将自己从这里带走的男人——潘赞化!他是典型的变革时代先进分子,思想开放前卫,特别讨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迂腐做作。来到张玉良所在的场所时他27岁,当地豪绅都知道这个人有本事,所以就把他接到了张玉良所在的地方为他接风洗尘。

遇到潘赞化改变了命运

当时潘赞化的内心是很厌恶这种行为的,这是他最讨厌的流程,看着台上的姑娘唱歌,他内心其实毫无波动,直到张玉良出现,唱出了那首《卜算子》,他才抬起了头。他见到的是一个皮肤略微有点黑的小姑娘,她的歌喉让潘赞化感觉到不可思议,很快就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当时的豪绅们看到潘赞化的陶醉,当时就知道了什么。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在张玉良唱完准备离场的时候,潘赞化问了张玉良一句话,“你知道这个词的作者是谁吗?”“南宋天台营妓严蕊。”张玉良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了潘赞化的问题。当时潘赞化很惊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把这个姑娘给带出去,她不应该在这样的场所,应该去到更高的地方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

潘赞化就对豪绅说了,别让她在这里上班了,让她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也就是说让张玉良回到舅舅的身边。豪绅当然是照做了,并且还给两个人安排了一次偶遇的机会,两个人相谈甚欢,但是很快就到了分别的时候。张玉良走得越来越远,她不想回到舅舅身边,走到一半突然转身跑了回来随后对着潘赞化就是一跪说出了那一句“大人,留下我吧!”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潘赞化最终花钱把她救了出来,并且张玉良之后就在潘赞化的府上生活。潘赞化把自己的卧室让给了张玉良,自己去到了书房睡觉,听到这个消息的张玉良很感动,直接表示自己愿意做妾!潘赞化是想要留住张玉良的,但是自己不希望她做妾,而是能够成为自己的一个红颜知己,不过面对张玉良的要求,潘赞化还是同意了,也就是这一刻,张玉良改名为潘玉良。

之后的日子里,潘玉良过的很幸福,因为有潘赞化的鼓励,她进入到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并且在此之后专心攻读美术。这是她绘画生涯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她未来的最重要的一步。虽然说学习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愉快,这些不愉快主要来自于她之前的职业。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很多人觉得就她这样的身份是不应该能进入到这个学校读书的,所以当她以素描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学校的时候,很多学生还表示自己要退学。潘玉良面对这些偏见要说不难受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她将这样难过的情绪转换为努力,用自己优异的成绩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了那些怀疑自己的同学。

没有潘赞化,就没有我们熟知的潘玉良

不过在此之后潘玉良却因为对人体艺术画作痴迷,导致自己的人生轨迹被改变。这种前卫的风格在当时是被很多人看做是有伤风化的表现,哪怕放到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理解它为正当的艺术。潘玉良当时因为偷偷研究被同学发现而被语言攻击。她知道自己想要在学校研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就回到了潘府,自己在房间里研究。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可是潘赞化某次进入房间是看到了这一幕,他也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刚开始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但是潘赞化在之后想了下,艺术方面可能确实阶级层次比较高,最终他决定让潘玉良去到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这对于潘玉良来说是这辈子得到最好的机会,身边的同学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思想前卫的同时对艺术也有着崇高的追求。

潘赞化每个月都会给到潘玉良一笔钱,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潘玉良在巴黎安心学习,不被其他的问题所打扰。在巴黎进修了多年之后,潘玉良再次去到罗马进行学习,当1928年她学成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画作界的明星人物。当年嫌弃自己的母校,竟然聘请她作为西方画戏的主人公。让潘玉良感觉内心很不舒服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男人潘赞化在官场没落了,原本的职位也被剥夺。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潘赞化的妻子在这个时候也有了欺负潘玉良的资本,她让潘玉良下跪请安,这也是她第二次下跪。这一次和上一次同样,潘玉良声泪俱下,只不过上一次是为了能够脱离苦海,而这一次则是为了维护她内心,心爱的那个男人的最后尊严。在1937年,她决定去到法国生活,这一呆就是整整四十多年。潘赞化为了能够让潘玉良不受打扰,中途还给他写了一封书信,而书信中只有短短的四个字,那就是“请勿归来”。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当时国内的社会风气呈现出了一种畸形的状态,潘赞化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这样的状态,只能够选择默默地忍受,但哪怕是这个时段,她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保护好潘玉良,不想她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回到国内受到伤害。潘正华用自己的真情保护了潘玉良,而潘玉良享受着潘赞化对自己的爱,用自己的成就告诉了潘赞化,他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只不过回报统统体现在了潘玉良自己的身上。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死前,她将自己身上的怀表,还有曾经潘赞化送给她的那条项链,交给了自己的朋友。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将其带给潘赞化的儿子和孙子们。自己的一生已经足够精彩,而成就他精彩一生的,则是那个当年将自己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潘赞化,是那个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一直支持自己的潘赞化,是那个用真情改变了潘玉良一生的潘赞化。

在自己去世之前,她换上了一身旗袍,随后将自己的自画像带到了中国。这就象征着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很难想象曾经一个风尘女子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画家。我们看到的是潘玉良的不屈和坚韧,但是在这背后隐藏的则是潘赞化的默默付出。如果没有潘赞化,潘玉良是绝对走不到现在这样的高度的。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潘玉良可以说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他的童年充满了凄苦和悲哀。但她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之一,因为他这辈子都在感受着自己爱的人,给到自己的浓烈爱意!

民国著名画家潘玉良,一生跪过两次,死前的遗嘱非常特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