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作者:吉安大视界

文/胡刚毅 连环画/胡刚斌

文天祥陵园座落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鹜湖大坑村东北的卧虎山,距文家村7.5公里。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笔者慕名专程前去拜谒这方心仪已久的神圣净土!

文天祥墓坐东向西,左右有两山如臂环抱,山下一泉澄清。纵目四望,坟地正处山环水绕中央。入园口,依次有牌坊、石拱桥、台阶、平台、神道、拜谒台等,神道长47米,喻文天祥47岁为国捐躯之意;台阶自下而上为12级、8级、3级,以示文天祥于1283年殉难。墓高2.6米,呈半球形状,墓前有祭祀台,两边各竖一墓表,有两条石阶拾级而上。一尊尊古朴威武的石俑、石马、石彪、石羊忠实地列于神道两侧默守千古忠魂。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该墓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明、清先后重修。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3、1993年拨款重建。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课堂。这位爱国诗人一生波澜壮阔,正气煌煌,朗朗乾坤,惊天地、泣鬼神,书写了辉煌的人生。“青山有幸埋忠骨。”这里的一草一木是幸福的,它们与忠魂永在!

静穆、庄严、凝重的陵园里,山风在轻轻吹拂。我们伫立“宋丞相文信国公天祥之墓”前,默读着那一行行书法遒劲有力的对联和碑文:

志可凌云文能载道

生当报国死不低头

南宋状元宰相

忠臣西江孝子

天赋忠烈千秋志

祥赐英名万古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卧虎山”名不虚传!两座树木蓊郁的小山如虎足伸伏于前,虎头高高昂起。坟墓正建于虎之鼻尖。真正一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山水画屏。坟后是郁郁山林,前面是小桥流水人家,远方是绵延起伏的重峦叠嶂,对面一山酷似一位跪伏于地的大臣正叩首称臣。啁啾的山鸟跳跃在林间,清亮的潺潺溪水流淌着寂寞岁月,游鱼历历可数、怡然自乐。远处农舍炊烟袅袅,如一条条洁白的小溪,缓缓流向碧蓝的天穹,无息无息……此情此景,谁不萌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之心呢?我知道,文天祥恰恰是从这山川间迈开举义旗抗元军的第一步!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云雾悄悄飘来,朦朦胧胧中,文丞相的形象在眼前越来越清晰……1236年文天祥出生于富田乡文家村,他自小抱负远大,学业堪佳,十九岁参加乡试,首试得中。次年进京会试,考取进士第一名——状元。当元军南下,他组织义军一万多人,奉召捍卫京师,开赴平江、常州前线,与元军作战。1276年,他封为右丞相,奉命与元军伯颜谈判,被无理扣押,并押往北方。途中写下数百首爱国诗篇。他在镇江逃脱,几经生死辗转到福建南平,组织督府军。宋端宗授任他右丞相、枢密使,都督各路军马,转战赣东、闽西、粤东一带,收复十余州县,席卷江南。元军吓破了胆,调集重兵阻截义军。可恨强弱悬殊,寡不敌众,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捕。元军劝降,他出示《过零丁洋》诗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军无奈,解送文天祥赴燕京。途中好友张千载邀集十多名义士,一路尾随羁押的船队,以便见机营救。文天祥被押送至梅岭时,便开始绝食,心想死在庐陵(今吉安),忠骨埋归故里,元兵灌粥进水。文天祥叹道:“自被俘后,服脑子(冰片)二两,不死;绝食八天亦不死。”他决心与元兵抗争到底。抵大都(北京)后,元人许官封爵,利诱归顺,再则威逼严刑,毒辣拷打……四年囹圄,三年水狱,元人企图毁其忠贞,减其斗志,然而文天祥赤胆忠心,视死如归,于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时年47岁。当晚,张千载以百金赎文丞相尸首,安葬遗体。以密造的匣子藏其指发及文稿,历尽艰难险阻,运回富田交给文氏。1284年安葬在鹜湖大坑卧虎山。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文天祥举义旗反元未果,怀着深深的遗憾去了。这种遗憾是一种美、一种卓绝的痛苦而悲壮的美!他本可平平安安、沉沉寂寂过一生。多少状元都消融进历史无声无息的岁月烟尘中。但他选择了奔腾呼啸、轰轰烈烈的人生,选择了宁折不弯硬骨铮铮的人生!

生命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在暗礁、险滩密布的河段,方能溅起更多美丽的浪花。当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文天祥在勤王反元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万仞悬崖绝壁何所惧,在视死如归跌落万丈深渊的同时,人们发现:他站成一挂似银河奔泻、如雷霆轰鸣的瀑布,这是一条站立的河!他在人生的结尾处,书写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惊叹号!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家乡人民怀念、敬爱他。当地流传的许许多多优美动人的做事都与他息息相关。传说“富田八大景观”是八仙送给文公的礼物。话说一日,八仙来到富田天马山游玩,得知此乃下凡的文曲星文天祥的故里,表示要留下点礼物。韩湘子把笛子一甩,说:“文竹伴隐士,流波洗征尘”,“文山旧隐”后山出现了一片竹林。何仙姑掏出一枚海螺一抛:“风吹海螺形,此地出大人”,海螺便化作了一座小山。曹国舅将两块“莲花板”往下一扔,念道:“双童来讲书,故友不寂寞”,山腰处出现两块人形石头。蓝采和抛出两颗五色石子说:“邪魔来搅扰,双狮把隘口”,两座山间留出一条通道,形成天然关隘。铁拐李将铁拐往前一挫说:“上有铜壶滴漏,龙脉延续万年”,岩上立时出现了一线槽缝,恰容一滴水通过。张果老把“道筒”竖立河沿,化作了一座尖塔,说:“下有文笔点水,翰墨留香千秋”。钟汉离将手中的扇子扇了扇,顿时大雪纷飞。吕洞宾拨出宝剑,往前一指,一只老龟驮着一方印游到月光台下的河水里。也奇怪,以后无论河水涨多高,石印总浮在水面,成了一大奇观”……这些巧夺天工的八大景观,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寄托了当地百姓对文天祥无尽的哀思!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站在墓前,我肃立默悼,细细品读,读青山绿水、读苍松翠柏、读信仰、读坚贞、读崇高,读那彪炳千秋、永葆青春、不屈不挠的民族魂!让所有的虔诚汇聚到这里,让所有的信仰铭刻在这里!也让那些贪婪、懦弱、变节、丑恶的灵魂跪伏于此。阴霾沉沉、电闪雷鸣中,他坚挺的身躯愈高大!狂风骤雨、冰天雪地里,他信念的火炬愈炽烈!浩浩中华,巍巍巨柱。他是真正无私无畏、大忠大义的化身:脊梁挺直,灵魂永远不倒!

真想,真想让大山的肺活量、瀑布的歌喉来高声朗读文天祥那首气壮山河、大气磅礴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让浩浩正气充盈神州大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文字作者: 胡刚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作协顾问,庐陵文学院院长。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天祥陵园散记

连环画作者: 胡刚斌,江西省作协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