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作者:吉安大視界

文/胡剛毅 連環畫/胡剛斌

文天祥陵園座落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鄉鹜湖大坑村東北的卧虎山,距文家村7.5公裡。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筆者慕名專程前去拜谒這方心儀已久的神聖淨土!

文天祥墓坐東向西,左右有兩山如臂環抱,山下一泉澄清。縱目四望,墳地正處山環水繞中央。入園口,依次有牌坊、石拱橋、台階、平台、神道、拜谒台等,神道長47米,喻文天祥47歲為國捐軀之意;台階自下而上為12級、8級、3級,以示文天祥于1283年殉難。墓高2.6米,呈半球形狀,墓前有祭祀台,兩邊各豎一墓表,有兩條石階拾級而上。一尊尊古樸威武的石俑、石馬、石彪、石羊忠實地列于神道兩側默守千古忠魂。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該墓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明、清先後重修。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3、1993年撥款重建。1987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課堂。這位愛國詩人一生波瀾壯闊,正氣煌煌,朗朗乾坤,驚天地、泣鬼神,書寫了輝煌的人生。“青山有幸埋忠骨。”這裡的一草一木是幸福的,它們與忠魂永在!

靜穆、莊嚴、凝重的陵園裡,山風在輕輕吹拂。我們伫立“宋丞相文信國公天祥之墓”前,默讀着那一行行書法遒勁有力的對聯和碑文:

志可淩雲文能載道

生當報國死不低頭

南宋狀元宰相

忠臣西江孝子

天賦忠烈千秋志

祥賜英名萬古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卧虎山”名不虛傳!兩座樹木蓊郁的小山如虎足伸伏于前,虎頭高高昂起。墳墓正建于虎之鼻尖。真正一幅“一水護田将綠繞,兩山排闼送青來”的山水畫屏。墳後是郁郁山林,前面是小橋流水人家,遠方是綿延起伏的重巒疊嶂,對面一山酷似一位跪伏于地的大臣正叩首稱臣。啁啾的山鳥跳躍在林間,清亮的潺潺溪水流淌着寂寞歲月,遊魚曆曆可數、怡然自樂。遠處農舍炊煙袅袅,如一條條潔白的小溪,緩緩流向碧藍的天穹,無息無息……此情此景,誰不萌生“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之心呢?我知道,文天祥恰恰是從這山川間邁開舉義旗抗元軍的第一步!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雲霧悄悄飄來,朦朦胧胧中,文丞相的形象在眼前越來越清晰……1236年文天祥出生于富田鄉文家村,他自小抱負遠大,學業堪佳,十九歲參加鄉試,首試得中。次年進京會試,考取進士第一名——狀元。當元軍南下,他組織義軍一萬多人,奉召捍衛京師,開赴平江、常州前線,與元軍作戰。1276年,他封為右丞相,奉命與元軍伯顔談判,被無理扣押,并押往北方。途中寫下數百首愛國詩篇。他在鎮江逃脫,幾經生死輾轉到福建南平,組織督府軍。宋端宗授任他右丞相、樞密使,都督各路軍馬,轉戰贛東、閩西、粵東一帶,收複十餘州縣,席卷江南。元軍吓破了膽,調集重兵阻截義軍。可恨強弱懸殊,寡不敵衆,文天祥在海豐五坡嶺被捕。元軍勸降,他出示《過零丁洋》詩明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軍無奈,解送文天祥赴燕京。途中好友張千載邀集十多名義士,一路尾随羁押的船隊,以便見機營救。文天祥被押送至梅嶺時,便開始絕食,心想死在廬陵(今吉安),忠骨埋歸故裡,元兵灌粥進水。文天祥歎道:“自被俘後,服腦子(冰片)二兩,不死;絕食八天亦不死。”他決心與元兵抗争到底。抵大都(北京)後,元人許官封爵,利誘歸順,再則威逼嚴刑,毒辣拷打……四年囹圄,三年水獄,元人企圖毀其忠貞,減其鬥志,然而文天祥赤膽忠心,視死如歸,于1283年1月9日,從容就義,時年47歲。當晚,張千載以百金贖文丞相屍首,安葬遺體。以密造的匣子藏其指發及文稿,曆盡艱難險阻,運回富田交給文氏。1284年安葬在鹜湖大坑卧虎山。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文天祥舉義旗反元未果,懷着深深的遺憾去了。這種遺憾是一種美、一種卓絕的痛苦而悲壯的美!他本可平平安安、沉沉寂寂過一生。多少狀元都消融進曆史無聲無息的歲月煙塵中。但他選擇了奔騰呼嘯、轟轟烈烈的人生,選擇了甯折不彎硬骨铮铮的人生!

生命是一條汩汩流淌的河,在暗礁、險灘密布的河段,方能濺起更多美麗的浪花。當民族危難、國家存亡之際,文天祥在勤王反元的道路上義無反顧地向前走去!萬仞懸崖絕壁何所懼,在視死如歸跌落萬丈深淵的同時,人們發現:他站成一挂似銀河奔瀉、如雷霆轟鳴的瀑布,這是一條站立的河!他在人生的結尾處,書寫了一個光芒四射的驚歎号!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家鄉人民懷念、敬愛他。當地流傳的許許多多優美動人的做事都與他息息相關。傳說“富田八大景觀”是八仙送給文公的禮物。話說一日,八仙來到富田天馬山遊玩,得知此乃下凡的文曲星文天祥的故裡,表示要留下點禮物。韓湘子把笛子一甩,說:“文竹伴隐士,流波洗征塵”,“文山舊隐”後山出現了一片竹林。何仙姑掏出一枚海螺一抛:“風吹海螺形,此地出大人”,海螺便化作了一座小山。曹國舅将兩塊“蓮花闆”往下一扔,念道:“雙童來講書,故友不寂寞”,山腰處出現兩塊人形石頭。藍采和抛出兩顆五色石子說:“邪魔來攪擾,雙獅把隘口”,兩座山間留出一條通道,形成天然關隘。鐵拐李将鐵拐往前一挫說:“上有銅壺滴漏,龍脈延續萬年”,岩上立時出現了一線槽縫,恰容一滴水通過。張果老把“道筒”豎立河沿,化作了一座尖塔,說:“下有文筆點水,翰墨留香千秋”。鐘漢離将手中的扇子扇了扇,頓時大雪紛飛。呂洞賓撥出寶劍,往前一指,一隻老龜馱着一方印遊到月光台下的河水裡。也奇怪,以後無論河水漲多高,石印總浮在水面,成了一大奇觀”……這些巧奪天工的八大景觀,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寄托了當地百姓對文天祥無盡的哀思!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站在墓前,我肅立默悼,細細品讀,讀青山綠水、讀蒼松翠柏、讀信仰、讀堅貞、讀崇高,讀那彪炳千秋、永葆青春、不屈不撓的民族魂!讓所有的虔誠彙聚到這裡,讓所有的信仰銘刻在這裡!也讓那些貪婪、懦弱、變節、醜惡的靈魂跪伏于此。陰霾沉沉、電閃雷鳴中,他堅挺的身軀愈高大!狂風驟雨、冰天雪地裡,他信念的火炬愈熾烈!浩浩中華,巍巍巨柱。他是真正無私無畏、大忠大義的化身:脊梁挺直,靈魂永遠不倒!

真想,真想讓大山的肺活量、瀑布的歌喉來高聲朗讀文天祥那首氣壯山河、大氣磅礴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讓浩浩正氣充盈神州大地!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文字作者: 胡剛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安市作協顧問,廬陵文學院院長。

浩浩千古民族魂——拜谒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天祥陵園散記

連環畫作者: 胡剛斌,江西省作協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