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事件,让阿迪、耐克这两个曾经最火的运动鞋品牌在中国市场不断“降温”,而打着爱国旗号的中国老运动鞋品牌们却趁机“翻红”,其中颇重争议的品牌就是李宁和安踏。

不管是更换代言人、在大家争相购买的时候悄悄涨价,还是全运会上赞助的鞋子让运动员受伤等事件,都无疑不在打破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底线,我出于爱国买你的产品,你却把我当韭菜?
要知道,虽然产品的买卖本身就与爱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一直打折爱国旗号的李宁、安踏会给消费者一种错觉:穿上他们的产品,更能表现我爱国的热情。这也为后来河南暴雨,消费者对壕捐5000万的鸿星尔克进行“野性消费”做了铺垫。
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洗脸巾、棉衣、袜子等厂商在销售时都会特地注明自己使用的是“新疆棉”。但似乎对于消费者已经“免疫”了。李宁、安踏等品牌更是从万众追捧走到了如今的风评愈下。今年4月至9月期间,国内运动品牌的销量增速放缓,海外品牌的销售降幅却有所收窄。
国潮热依然没能留住消费者,撕开“爱国主义”的外衣,李宁、安踏究竟还剩下什么?
从现在的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的营销模式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在潮流鞋服的基础上加入了太多中国元素,并与时装周结合为品牌背书。这样的道路当然可行,但是拆开李宁产品来看,化纤的面料和相对粗糙的制造真的配得上动辄几百上千的价格吗?越来越贵的国产运动鞋和隔壁打折三叶草,消费者当然知道谁更香了!
但是从品牌发展的角度来看,国产品牌前期借着“国潮热”造势,未免不是打开市场的一种方式。目前李宁重新回归经典logo,试图打开高端市场,走向潮流,摆脱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固有印象,这也是目前众多国产品牌正在做的事,无疑是拓宽品牌销路和中国影响力的好办法。
品牌方做出优秀的产品为国产正名当然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但是目前二级市场上的产品溢价过于严重了,我们也想支持国产,但是“韭菜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之,现在的李宁、安踏,我们不满意,但希望它们未来能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