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作者:猫眼观史

52天的鏖战,国共双方参战兵力达到100多万,这场发生在1948年9月中旬的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秋风扫落叶般打垮了国民党主力,东北三省得到解放,自此解放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向解放军倾斜。

在激烈的辽沈战役中,一位铁血名将脱颖而出,再一次出现在国人眼前,他凭借塔山狙击战获得了“塔山猛虎”的称号,更是被誉为“小库图佐夫”,他就是四野虎将,林彪爱将胡奇才。

本期文章将带你了解老一辈革命家胡奇才将军的传奇事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了解历史的读者,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也许你会有所收获。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开国中将胡奇才——将军装

胡奇才原名胡其财,1914年9月出生在湖北红安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地主家里的佃农。

在那个时代,佃农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胡奇才在年幼的时候,他们家里只靠着帮地主种田以及打理一个小豆腐坊,勉强维持生计。

年幼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从小就必须要帮着父亲干活,幸好家里还是让他去私塾上学,虽然只读几年,但正是这段学习经历,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在上学的时候,他的启蒙老师正是共产党员张楚峰,受到老师的影响,胡奇才也开始对共产主义有了一些了解。

可好景不长,1929年老师被捕,胡奇才亲眼看到老师惨遭杀害,这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年仅16岁的他满腔愤怒,选择走上老师当初的道路,通过少先队的关系,正式参加了红军。

胡奇才的选择一开始遭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他的父亲养活一家人非常不容易,母亲去世之后,家里不仅还有一个年迈的祖父,还有一个常年患病身体不好的大哥以及两个年幼的妹妹。可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父亲的阻挠,他说:“不参加红军,大家都没有活路!”

加入红军之后,胡奇才从一个普通的战士一点点做起,因为童年的经历,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这就让胡奇才在红军中渐渐有了名气。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年轻时的胡奇才

在19岁左右时,便随着红军开始了著名的长征,此时的胡奇才已经是四方面军的一名团政委了,他没有良好的家庭,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出国留学,或者参加军校的经历。典型的土生土长提拔上来的军事人才。

在抗日战争发生之后,胡奇才赶赴山东,开始了七年多的鲁中抗战。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进步非常明显,也开始展现出自己打仗的强硬,胡奇才先后指挥葛庄等战斗,沉痛打击了山东日军,同时在他的指挥下,鲁中根据地开始慢慢成型。

当时山东流传着一首抗战民谣:

胡奇才,真勇敢;

指挥八路打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

活捉一个翻译官。

主要说的是在1945年胡奇才指挥的围点打援,一举拿下冶源,活捉了“马大牙”,其中有33个日军被打死32个,另外一个成了俘虏。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冶源一战,被打死的日军,胡奇才亲手拍摄的照片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中央也开始把目标放在东北,胡奇才等人负责的鲁中根据地,也是后来组建起东北野战军的重要力量之一。

当时国民党已经开始准备挑起内战,集结军队准备随时入侵解放区,解放军也开始整军准备应战,在罗荣桓进入东北之前,就特意钦点要胡奇才一起到东北,于是胡奇才离开了自己奋战多年的山东,赶赴辽东军区报到,没想到他很快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战。

当时国民党已经集结了十多万大军,开始对辽东军区发起了大举进攻,试图摧毁解放军在东北建立的根据地。

虽说东北野战军刚刚组建起来,但实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胡奇才的部队就接收了关东军的一批武器。他所在的四纵,拥有一个实力不俗的炮兵团。其实很早的时候,胡奇才就对大炮非常感兴趣,刚到东北,他也是主要负责纵队炮兵,对于接下来要发生在东北的战争也很乐观。

毕竟一路打过来,早期装备差得离谱,却还是能打败一个个强敌,如今军队已经换了面貌,面对国民党的军队可以打得更好。

可残酷的现实让胡奇才等广大将领都被打醒了,1946年初,在与国民党爆发的战斗中,他们面对的是五大主力中实力非常强的新六军,当时廖耀湘的新六军从秦皇岛登陆,迅速对辽东军区发起了进攻。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廖耀湘

新六军可不是什么吹出来的军队,他们不仅接受了美式装备,还接受了长期的美式训练,在抗战中也是转战多地,有着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

在初期面对东北野战军的反击时,新六军精良的装备,极高的战斗素质也是给解放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他们在落入阵地后,建立的工事也是经过美国军队指导后的产物。胡奇才初入东北就碰上了这样的对手,吃了一个大亏。

在双方的最初战斗中,解放军伤亡惨重,新六军美式机枪、冲锋枪组成的密集火力网,让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丢掉了性命。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战场,他们更是拿出了火焰喷射器这种恐怖的武器,给解放军的作战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胡奇才率部在沙岭与新六军血战,他也开始意识到解放军当时的不足之处,部队不单单是在装备上有差距,由于解放军长期以游击战为主,在朝着正面战役转型的过程中,部队的经验确实不足。

他最为重视的炮兵,在战斗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甚至连大炮都很难打得准。不过,东北野战军尽管在初期非常被动,但很快部队就及时作出调整,开始找到了应对强敌的方法。

胡奇才在几个月之后正式担任四纵司令员,很快,这位东北军的猛虎就开始发威了,他不仅一雪前耻,更是帮助东北野战军扭转了战局。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胡奇才

当时四纵的组合非常有趣,胡奇才与韩先楚两位猛将分别担任正副司令员,而他们这次的对手也是非常有名,是有着“千里驹”之称的国民党第52军的25师,这支部队曾经在关麟征等名将的带领下取得过不少辉煌的战绩。

他们更是和我军一样,非常善于奔袭穿插的打法,是国民党军队里面,少有能和我军行军速度媲美的部队。面对实力不俗的25师,胡奇才大胆选择集中兵力围歼“千里驹”。可对方毕竟也是能打的军队,很快25师主力迅速落位,胡奇才转而选择新开岭作为包围25师的新战场,这里是狭长的山谷地区,非常适合打围歼战。

然而25师在发现被围之后,迅速选择了抢占山岭高地,四纵很难攻上去,此时大雪纷飞,要想拿下25师的阵地实在太难,国民党周围的军队也迅速靠拢,反而形成了十万大军包围四纵的态势。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韩先楚主张坚决吃掉25师,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冒险的主意,为此韩先楚和部队内部很多人开始了争论,胡奇才最初也并不同意坚决打下去,可他随后被韩先楚的想法打动,并最终力排众议,顶着被包围的压力继续猛攻25师,他把部队所有的预备队全部派上去,能用的人员都投入到了战场上,最终四纵成功吃掉了“千里驹”。

这场战斗的意义非常大,不仅仅是由于25师的强大,还因为在东北战场上,解放军当时还没有成建制消灭国民党一个师的先例,四纵成为第一个完成这个壮举的部队。胡奇才和韩先楚两位硬汉名将,也经此一战彻底在东北战场上出名,不过真正让胡奇才大放异彩的,是随后发生在辽沈战役中的一场著名的狙击战。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新开岭战役结束一年多,辽沈战役全面爆发,当时毛主席决定先从锦州打起,关闭东北的大门,彻底围歼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可打锦州的风险也是很大的,锦州是东北的要地,蒋介石哪怕再不懂军事,也明白锦州的得失会关系到东北的大局。

为此,国民党开始组织大量的军队赶赴锦州救援,其中援军是来自两个方向,最关键的一路就是来自锦西一线的军队。这里距离锦州只有20公里,国民党在锦西一线布置了11个师的兵力,还派出了潜艇随时支援陆军的战斗。

塔山作为锦州和锦西之间的要地,只不过是一个百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子,周围最高的地点也不过才200多米,还拥有大面积的开阔地。

由于塔山是锦西通往锦州的必经之地,阻击这里的敌人,就成了锦州之战的关键,国民党拿下了塔山,锦西的援军就能支援锦州,解放军要想拿下锦州,难度就非常大了。毛主席在布置锦州战事前,就点出了塔山的重要性,守住这里,拿下锦州的希望就会更大。

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大决战》里面林彪那句“我要的不是伤亡数字,我要的是塔山。”当时随着吴克华回归,胡奇才改任四纵副司令,他在那个时候正在养伤,可大战在即,林彪钦点胡奇才率部赶赴塔山指挥作战,胡奇才就抱病出发。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胡奇才在塔山壕沟听团长作战前报告

在塔山布防之初,胡奇才就已经看到了防守的重点,他敏锐发现部队忽视了村庄的正面防御,随即立即增派军队驻防塔山堡,胡奇才更是非常关注部队的工事修筑,甚至亲自拿大炮轰击部队的防御工事,用来检测工事是不是过关。

他与吴克华等人,也发现塔山地势不好,将军队布置在这里正面防御,完全暴露在国民党的炮火下,于是他们改变防线布置,根据胡奇才之前布置的塔山堡,依托铁路桥头,白台山等地组成了新的防线。他还改组了部队的兵力配置,依托阵型准备足够的预备队,果然,战斗开始后,国民党的进攻思路完全被胡奇才摸透。

国民党援军利用炮火的掩护,先对阵地工事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随即又组织起了密集的阵型重逢。此时,胡奇才对于炮兵的重视也起到了效果,塔山狙击战开始前,解放军在炮兵上已经有着一定的优势。

四纵在守卫塔山的时候,胡奇才也表示这里无法容纳更多的援军,与其给他们增加援军,不如给他们增加更多的火炮。而国民党军队完全轻视了解放军的工事和火力,他们甚至只做了半小时的火炮准备,虽然有着空军和舰艇的炮火支援,但这点支援缺乏持续性,很多都是只打了几炮就走。因此在交战之初,双方的炮兵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国军的火力优势没能显现出来,即便用炮火狠狠攻击塔山的阵地,可面对胡奇才精心布置的阵地,这些火炮也未能起到更大的效果。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塔山阻击战

即便如此,国民党军队拿下塔山的意志还是非常坚定的,最初他们的主攻方向就是塔山村,白台山与铁路桥头堡。54军、62军利用密集阵型对阵地进行了多次的冲锋,从一开始他们的伤亡就非常惨重,很快就把预备队都调入一线。

最为激烈的时候,双方在阵地内也开始了白刃战,一些阵地多次易手,可他们始终没能突破塔山的防线。双方从10月10日开始,苦战了两天两夜,胡奇才的防线顺利挡住了国军第一阶段的猛攻,可他也非常清楚,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果然,经过一天的休整,国军立即调整了进攻的部署,仍然采用密集的人海战术。可胡奇才利用一天的休整,让军队立即修筑工事,这个时候,解放军的防御工事已经是他们无法逾越的屏障。

他们的防御火力也已经超越了国军的想象,比如工事里面除了铁丝网、地雷等常规设施之外。由于第一阶段部队守卫塔山的伤亡也不小,于是就增强了火力,像塔山堡防线配置了16挺重机枪、49挺轻机枪、数十门各种身管炮和团属迫击炮。

胡奇才灵活利用部队的营、连等战斗单位,有层次抵御敌人,他还不忘随时观察敌人的进攻,比如他发现国军的进攻态势非常猛,但持续推进的能力不够,于是他就要求部队集中火力猛攻敌人的第二梯队,打垮了这部分,敌人的进攻就没有延续性,这对部队及时修复工事,巩固防线有着极大的帮助。

战斗的第二阶段,国军也是孤注一掷,陆海空三军也是集中力量疯狂攻击塔山阵地。

在最为激烈的时候国军五个师轮番发起了冲击,可结果正如林彪之后感慨得那样:“这一仗,你们把那个营放在塔山村按得好,就像一个钉子一样!”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蒋介石

面对解放军强悍的防御,蒋介石也只能在空中无奈地说道:“真没有料到,3个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就是打不过塔山。”

随着胡奇才挡住了锦西的援军,15日锦州顺利解放,至此辽沈战役的胜利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也只有被包围的结局。在辽沈战役结束后,原本在塔山与敌人血战的四纵,也是最先入关的部队之一,他们随后又重创了傅作义的军队,为接下来的平津战役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过胡奇才在之前就一直带病作战,入关之后他也由于旧病复发,多次离开部队去养病。

塔山狙击战无疑是胡奇才人生的巅峰时刻,一战扬名,国人皆知。

这场大战结束之后,他被人们称作“塔山猛虎”。在东北野战军中,胡奇才的作战风格确实是非常彪悍,最初他到东北之后,不仅仅接受了很多关东军的装备,四野一下子有了不少的火炮,他还积极向苏军学习使用炮兵的理念。

在新开岭、塔山等战斗中,他将炮兵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利用炮火与步兵的协同作战,在塔山展开纵深防御,与当初库图佐夫等人的战术理念是非常相似,由于他们的风格也比较相似,因此胡奇才也被一些专家称作“小库图佐夫”。

1955年,在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胡奇才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对于这次授衔中将,胡奇才本人并无异议,只是很多读者在了解胡奇才的过程中,发现他战功赫赫,资历也很高,为何没评上上将?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在1948年时的一次降级,这次降级并不是因为胡奇才指挥失误或者犯了大错,而是身体因素。胡奇才戎马一生,先后6次身负重伤,因身体过于虚弱,经常头痛难忍,曾一度在四处求医。

病愈归队时,便担任了辽沈战役中的副司令,这是整个东野作战历程中为数不多的一次降级,而当年塔山阻击战,也是担任副司令,由林彪亲战。

到1955年授衔时,都是按照国家立下的规矩执行,上将只有正兵团级才有资格,副兵团级才是中将。

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胡奇才也只是到朝鲜战场等地观摩作战,这才只授中将军衔。

不过,军衔对于胡奇才来说并不重要,直到晚年,他还是一直无法忘记当初在塔山和四纵战友们并肩作战的事情,此后他曾先后四次回到塔山,尽管他因为塔山而彻底成名,可他始终无法忘记,战后看着一个个死去的战友尸体被抬下来的画面。

胡奇才:塔山一战扬名,力挫蒋介石3个军,逝世后与战友同葬塔山——完——

胡奇才晚年去塔山留下的照片

他也曾与身边的战友们约定,死后也一起葬在塔山。

1997年7月3日,胡奇才逝世,享年83岁,按照生前遗言,他与其他三位将军一起葬于塔山。

胡奇才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这位“塔山猛虎”是解放军里面敢打敢拼的代表,他在战斗中曾经六次负伤,几次险些丧命,可自己的身体依旧非常强健,在八十岁高龄,仍然非常有精神。

作为土生土长的名将,胡奇才非常善于学习,尤其喜欢书法,这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名将,也是靠着这种专注学习,无畏向前的精神才能成功的。

谨以此文纪念胡奇才中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h1 class="pgc-h-center-line">——完——</h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