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标】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教学目标】</h1>
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经过,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辩证分析和认识民族间的战与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影响。
2.通过典型史料的分析,直观感受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变化,初步形成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岳飞抗金事迹,感悟岳飞的精神品质,涵养家国情怀。通过探究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学情分析】</h1>
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在前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其中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教学重难点】</h1>
教学重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宋金和战与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宋金和议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金战争的性质和宋金议和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教学过程】</h1>
导入:【火眼金睛】观察辽墓壁画,你找到了什么相同之处?
这种鸟叫做海东青。有人说它导致了辽的灭亡,为什么这么说?辽是如何灭亡的,辽的灭亡又会给这个政权并立的时代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一起来找寻答案。
讲授新课:
女真起兵抗辽——海东青引发的血案?
【展示材料】
辽天祚帝即位后,崇尚奢侈,特别喜爱北珠。这种珍珠产出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山海关等地,每年11月采摘。天鹅,捕蚌为食,珍珠留在了嗉囊里。而海东青能猎杀天鹅。海东青产于五国部,五国部东接大海,这种鸟从海东而来,所以叫海东青。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

辽人非常喜爱海东青,要求女真每年都要贡献足够数量的海东青,女真到五国部战斗取得,每年都有大量女真人为了抓捕海东青而丧命。辽天祚帝即位后,更加需索无度,稍不奉命,就会杖刑,甚至诛杀。各部落纷纷暗地联系阿骨打,举兵谋叛。
——《契丹国志》卷十
【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海东青会频繁出现在辽墓之中?
2.辽人的这一爱好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3.女真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无书契,无约束。”
——《金史》卷一
【提出问题】这体现了女真族怎样的特点?勇猛善战;渔猎为生;文明程度较低。女真族又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学生活动】
请学生分小组完成女真统一、抗辽、建国、发展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党项的元昊和女真的阿骨打,他们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点?
少数民族首领建立政权后,都向更为发达的中原王朝来学习治理国家,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提出问题】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学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展示辽、金、北宋形势图】
北宋建立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宋统治者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二、宋徽宗的抉择——伐否?</h1>
(1117年)徽宗诏曰:“朝廷与北界和好,今逾百年,近者沿边累奏北界讨伐女真,渤海久未帖定。……约束沿边,不得妄动,亦不得增添人马,别致惊疑。
——徐松《宋会要辑》
1.这个诏书体现了宋徽宗怎样的态度?
2.这个诏书最有可能是写给什么样的人看的?
3.宋徽宗是出于哪些考虑颁布这样的诏令?在众多因素当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
4.对此,你能给宋徽宗提出怎样建议?
【展示辽、金、北宋形势图】简述海上之盟
【提出问题】海上之盟签订的时间是1120年,但是签订条约后北宋却并未立即攻辽。直到1122年……
宋宣和四年( 1122年)正月,金破辽中京。三月入西京,天祚帝西奔。
徽宗命童贯带领15万大军以巡边为名向燕京进发,遭到辽将袭击,大败而归。六月,种师道退保雄州,辽人追击至城下。帝闻兵败,惧甚,遂诏班师。
——《宋史》
【提出问题】为什么1122年宋徽宗才下令攻辽?打了怎样的名号?为什么这么做?金和北宋在攻辽过程中表现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最终,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5年,金进攻北宋。
【提出问题】那么,面对金军的大举入侵,北宋的统治者是怎样的态度?北宋的军队又是怎样的表现?妥协求和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1127年靖康之变标志北宋灭亡。
后人评价“北宋之亡,非金人亡之,自亡之也。”
【提出问题】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皇帝用人不当,压制主战派,一味妥协求和;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三、南宋建立——临安?偏安?</h1>
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定都杭州,史称南宋。南宋统治者将杭州改名临安,这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南宋统治者到底是临安还是偏安?
高宗本来一心想与金国议和……不想与金继续对抗……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高宗刚一听说金军又南下,立即南逃扬州。
1129年,金兵再度南攻,深入到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金兵曾占领了建康、杭州,及于明州(今宁波),下海穷追300里,宋高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提出问题】面对金军的几次大举南下,南宋统治者是怎样的态度?对于南宋的这样的态度,金却依然步步紧逼。
在这种情况之下,南宋军民奋起反抗。
【播放视频】岳飞抗金路线
1141年7月,岳飞在朱仙镇痛击金军。
……
1141年12月,岳飞在临安府的大理寺狱中被杀害。
——整理自《宋史》
【提出问题】视频中岳飞一路向北收复失地,屡建战功,但却惨死临安。
这毫无疑问是一桩惨案,有哪些嫌疑人呢?
·金人
金军评价岳家军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将领也认为“诸帅易与(容易对付),独飞不可当(挡)”。
金兀术写信给秦桧说“:你每天都在请求和议,但岳飞却在谋取进攻河北,必须先杀掉岳飞,我们才能议和。”
·秦桧
岳飞多次反对和议,主张北伐,这和秦桧相悖。
秦桧指使人诬陷岳飞叛变,用“莫须有”(也许有罪)搪塞质疑的人。到了年末仍未结案,秦桧就亲自写了一张纸条交给监狱,监狱当即报告岳飞死亡。岳飞死后,为他鸣冤的人都受到打压牵连,而附会诬陷岳飞之人都升了官。
主审官何铸觉察到岳飞冤枉,报告秦桧。秦桧不高兴地说:“此上意也。”
·宋高宗
岳飞曾上书:希望宋高宗趁着徽宗、钦宗被掳时间不长,尽快北伐收复失地,迎回两位皇帝。
1142年宋高宗向金人称臣求和,同年下旨:“岳飞特赐死。”
——整理自《宋史》、《金史》
【讨论】宋高宗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屡建战功的将领岳飞?
担心岳飞势力过大;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担心岳飞要赢回徽钦二帝……
一日奉十二金字牌,(岳)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临安终成偏安。岳飞死后,宋金和议,签订合约,合以淮水中流为界;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
【展示地图】金、西夏、南宋地图,宋金和议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有和有战。和与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展示材料】山西临汾金墓壁画与南宋对襟女衫
宋朝廷虽多次明令禁止“胡服”,但屡禁不止。同样,汉族服饰也影响着契丹、女真人的衣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女真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皆是国人。
——《金史》卷88《唐括安礼传》
【展示表格】
——整理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提出问题】这体现了这一时期怎样的特征?
在这一时期,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和是主流。这一时期的战与和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民族交融。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