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为儿子换学区房的故事
李恒昌

三岁那年,父亲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很快就离开了我们。父亲去世后,妈妈靠织布维生,慢慢拉扯我长大。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妈妈的关系并不好,甚至一度非常紧张。这一切,全因为妈妈对我管得太严。妈妈不同于其他父母,平时对我要求极为严厉,有时候简直苛刻。譬如,她要求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的时候,不仅身子要坐正,碗一定要端平,而且不能边吃饭边说话。我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如此机械刻板的要求谁能做到啊?
在我眼里,妈妈虽然吃苦耐劳,但是一个典型的望子成龙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平时妈妈和我在一起,除了教导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做一个有成就有作为的人,就没有别的。一天到晚的,真是烦透了。那时,我真想离开她,一个人到外面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由于当时年小,始终没有真正离家出走的勇气。
我和妈妈的第一次冲突是在一次饭后。当时,她对我说,人家孔子,从小就知道学习,后来成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显然是拿我考得不好说事。我再也受不了了,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突然站起来冲她大吼:我知道,孔子是圣人,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孔子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哪像你,就会织布,一点出息也没有!我的话,顿时让妈妈无言以对。我看见,她迟疑的眼里闪出了泪花。我不管这些,背起书包,气冲冲地冲出家门。
当时,我家住在离邹城三十公里的偏僻乡村,我家是两间草房,西边是一片墓地。那时生活极为贫瘠,孩子们在一起,除了玩抽陀螺、藏猫猫外,基本没什么其他的游戏。村里死了人的时候,是大人们最悲惨的时候,对我来说却是寻找快乐的时刻。因为,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跟在发丧的队伍后面,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的游戏。这一切,都被妈妈远远地看在眼里。
平时,听大人说,大山那边,是繁华的城市,那里不仅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还有一个个漂亮得让人流口水的美女。我还听一位老伯讲,我们家的宅基地不吉利,因为,那片地和林地连在一起。因此,那时候,我天天幻想,有朝一日,能离开这里,搬到城里去。后来,大约6岁那年,我的这一梦想得到了实现,妈妈真的带我搬到了城里。
新家位于邹城市中心地带,属于繁华商业区。放学回家,那条最繁华的街道,是我的必由之路。每天放学,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虽然我没钱买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但至少可以一饱眼福。我经常在那条街上游荡,后来和很多老板混得非常熟络。
那时候,我暗暗喜欢上了邻居家的一个女孩。她眼睛清澈,长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还有两颗小虎牙,天生爱笑。每当她笑的时候,感觉哗的一声,美丽的阳光就照进了我的心头。我想买个蝴蝶结送她,表达我对她的喜爱,可是没有钱,又不敢给妈妈要,只能向卖货的老板请求支援。
老板是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我刚开口,就被他发现了秘密。他笑着说:哈哈,小屁孩,居然知道给自己喜欢的女孩送礼物啊?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啊。这样吧,我明天上午有事,你来给我看摊,看完之后我白送你两个蝴蝶结。于是,第二天,我选择了逃学,而且还学着卖货老板一样大声吆喝。
正当我在这个繁华的地方过上惬意生活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在打行李:“妈妈,你这是干什么啊?”妈妈说:“抓紧收拾你的东西,我们搬家?”“搬家?为什么啊?搬哪里去?我喜欢这里。”“这里离学校太远,搬到离学校近的地方去。”“不,我喜欢这里,我不去。”妈妈说:“抓紧点,雇的车快来了。你不想去,除非自己一个人住这里。”没办法,我只好跟着这个倔强的臭老太婆搬到另一个地方。
由于我喜欢商业街的繁华,准确地说是我想念邻家小女孩,搬家之后,我时常逃学。一次,逃学被妈妈发现,回家就是一顿猛打,把屁股都打红了。面对妈妈的暴政,我选择以绝食抗议。绝食到第三天的时候,妈妈端着面条来到跟前,边哭边说:“你知道吗?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妈妈最爱你!”
我撅着嘴说:你根本就不爱我。我只想过自由快乐的生活,不想成名成家,既然你爱我,就不要逼我了。妈妈听了,当即转身,拿来一把菜刀,我的脸吓成了土黄,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只见她来到织布机前,狠狠地将刀砍下,硬生生地将正在织的布砍断。然后,来到我跟前:“妈妈也不想织布,也想过自由快乐的生活。以后我们俩尽情地过个人想过的生活吧。”哎,妈妈真是个很角色,I 服了 YOU ,我再一次败下阵来,从此再也不敢逃学。
我的最终转变,缘于一次放学后的突然发现。那天我还刚到家门口,就听到有个男人在院子里大声训斥妈妈:“我告诉你,限你在十天之内,把欠的房租还上,否则,卷铺盖走人。”透过门缝,我看见妈妈跪在地上:“求求你了,再宽限一个月吧,等我把织的布卖了就还你。千万不要让我们搬走,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
后面那人和妈妈说了什么,我没有听清楚,那人离开的时候,我悄悄地躲在了门的一边。那时候,我终于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等我走进家门,妈妈早已擦干眼泪,看到我回来,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笑着问我:饿了吧?今天都学了什么?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拳头攥得很紧很紧。那以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此不再让妈妈操心。
十八岁那年,妈妈托人到原来居住的商业街邻居家提亲,我如愿娶到了心上人。结婚不久,我和妻子就吵了一架。吵架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我去内室的时候,发现妻子赤身裸体在里面,这显然不符合妈妈平时教导我的生活规范,因此把她训斥了一顿。没想到妻子对此非常不解,说我拿她不当自己人,找妈妈评理,还说不和我过了,要回娘家。
妈妈听了妻子的哭诉,把我喊来。本以为妈妈在这个问题上会站在我一边,没想到妈妈拿起一本书,狠狠地砸向我的脑袋:我是教导你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谁让你当一个书呆子?见此情景,妻子笑了。私下里,妻子曾对我说:妈妈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婆婆。她的理由是遇到事情时妈妈总是向着她。
22岁那年,妈妈也病逝了。我和妻子跪在她的墓前,空中飘飞的芒花连同妈妈亲切的形象飞入噙满泪水的双眼。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什么。
写到这里,读者或许已经知道,我不是我,我的真名叫孟轲——一个后来成为圣人的人。功成名就之后,很多地方请我讲学,很多媒体对我采访,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圣人是怎样练成的?我回答:圣人的练成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条是圣人有一个世上最伟大的妈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