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初夏,杨尚昆正在主持一场会议,中途一位工作人员走进来在他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杨尚昆听完后转身就走出了会议室,只见一名身着朴素的男子正局促不安地站在外面,杨尚昆上前将那名男子的手紧紧握住,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交待了几句就返回会议室匆匆地开完了会带着那名男子回家去了。
那名男子是谁呢?此事还要从18年前说起。

杨尚昆
上世纪60年代,杨尚昆被扣上了一顶帽子,遭到了林彪、江青等人的迫害,随后就被送到了监狱当中关押。
由于身陷囹圄,杨尚昆长期营养不良造成低血糖,时常头晕目眩,此时的他迫切地需要一块糖来补充营养,铁窗外有一名战士正在站岗,长相憨厚,实在没办法的杨尚昆将自己的“需求”给那名战士低声说了一遍,那名战士看着眼前这位大人物期盼的目光,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被发现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第二天换岗时他就给杨尚昆带进来了一包糖。
杨尚昆拿着手中的东西只感觉这是最珍贵的礼物,他打开了一本《毛泽东语录》,在一页上写下来战士的姓,又翻了几页写上了战士名字其中的一个字,再翻了几页写下了另一个字。然后他又用这种方法写下了准备写下战士的地址,但因为当时太过紧张,杨尚昆只来得写下了战士的姓名,地址并没有能够背下来。
让杨尚昆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之后这名战士再也没有露过面,杨尚昆将这本写着恩人姓名的语录本藏在了仅有的一点物品当中。
原来这名士兵为杨尚昆送糖的事情没几天就暴露了,他也因此受到了立即复员的处分,杨尚昆不得而知,但他也从后来看守的行为当中猜出了一些。
多年以后,杨尚昆被释放后,他所有被没收的物品全都被归还了,唯独那本对他最为重要的语录本不见了。他请求有关部门调查,但始终没有得到结果,这一直是杨尚昆心中的一个遗憾。
杨尚昆与邓小平
1981年秋,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杨尚昆陪同邓小平在华北平原观摩演习,看着眼前的千军万马,他对当年那名战士更加的想念了。
他把这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给了北京卫戍区,在演习结束后他特意指示北京卫戍区寻找这名战士,时隔多年战士的名字杨尚昆已经记不住了,他只能根据当年两人说话的口音来判断,这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调查终于查到了一些线索,卫戍区有几位老同志回忆确实有这么个战士,但因为当年和“黑帮”走得太近,给开走了。
顺着这条线索大家查资料信息终于在1985年找到了这名战士,战士名叫田政红,当年他给杨尚昆买糖的事第二天就被发现了,因为不守纪律他被强制复员,只能离开部队回了老家。
在家乡他坚决不提这件事,大家也只是以为他做了什么错事被部队给开除了,而田政红只是默默地在家务农,他的妻子有病在身又拉扯着孩子,一家的重担全压在了田政红的身上,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田政红买了些东西求了很多人,这才在离家不远的一处铁矿上谋了个烧锅炉的差事。
从此田政红就过起了两头跑的日子,白天去铁矿上烧锅炉,下班后急忙回家吃了饭就到田里干活,一个人当成两个人在用,虽然日子过得好了一些,他却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卫戍区的工作人员查到了田政红的信息后立即赶往他上班的铁矿,但他们来晚了一步,田政红一下班就回家干活去了,几名工作人员火急火燎地来到了田政红的家里,在田政红孩子的带领下来到地头才找到了正在劳作的田政红。
田政红不明所以地看着来人,放下了手里的锄头问道:“几位同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
工作人员对田政红说道:“你是田政红同志吗?你以前是不是当过兵?”
田政红点头说:“是哩,当了几年兵。”
“那你以前当兵的时候是不是监护过中央的大头儿?”
田政红不明白这些人问这个干什么,拄着锄头说道:“是哩”。
工作人员追问道:“是什么人,你还有印象吗?”
“王尚荣。”
田政红的回答有些对不上,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还有谁吗?你仔细想一想。”
“对了,还有现在的杨副主席。”
“你有帮助过他没有?”
“这都很多年了,记不太清楚了。”
“不着急,你再好好想想。”
田政红思索了好一阵,才犹豫地说道:“他当时有病,需要吃糖才行,我给他买过一次糖,这算吗?”
工作人员听后大喜过望,抓着他的手说道:“算,算啊,可算找到你了!”
田政红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这样激动,等到解释后才明白原来是杨尚昆安排在找自己,还找了三年多,他不禁一阵感动,但等到工作人员说要接他去北京和杨尚昆相见时,田政红却拒绝了。
田政红表示说自己当年那点忙不值一提,而且杨副主席日理万机自己去打扰不合适,再说了自己现在烧锅炉这活好不容易干上,要是丢了全家就要喝西北风了,哪能说走就走呢,无论谁劝他也不答应。
工作人员和矿上的领导好说歹说,保证让他回来接着干烧锅炉的活计,田政红这才点头答应去北京,临走前跟家里人说自己几天就回来了,让她们不要担心。
田政红一行人坐上车前往北京,首先前往了杨尚昆的办公室,当时他正在主持一场会议,工作人员也知道杨尚昆一直在关注这件事,就走进会议室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杨尚昆。
杨尚昆听完后“啊”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笔起身快步离开了会议室,会议室外面田政红正踌躇不安地等着,他没想到杨尚昆这么多年还记得自己,内心有些高兴又有些彷徨,这么大的领导待会儿见了面该怎么相处呢?
就在田政红还胡思乱想的时候,杨尚昆已经走了过来,他看着田政红那苍老的面容和微微弯曲的腰身,都有些认不出来了,但那目光还是跟18年前一样,当年那个年纪轻轻的娃娃兵如今也这么老了哇,想到这里杨尚昆不禁有些伤感,他上前两步紧紧地将田政红那粗粝的双手紧紧握住,眼圈也有些红了。
田政红在杨尚昆走过来时还有些惶恐,但看到他眼圈微红的样子,田政红也被感染了,他嘴唇颤抖着想说却说不出话来,任由杨尚昆将自己的手拉住,随后杨尚昆让工作人员将田政红先带下去休息,他则是返回了会议室继续开会。
当天杨尚昆难得地早点回了家,当时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已经去世,正是悲痛的时候,田政红的到来让杨尚昆悲痛的心情得到了好转,他让田政红直接住在自己家里,给予他贵客般的礼遇。
当天晚上,杨尚昆与田政红畅谈了很久,坐下后就开口抱怨道:“你说说你,你怎么不早点来找我呢?”
田政红看着杨尚昆嘿嘿直笑,说自己吃得饱穿得暖,这在过去已经是奢望了,怎么还敢来麻烦他呢,杨尚昆又询问了田政红家里的情况,得知他这些年妻子患病家里过得比较拮据,杨尚昆懊悔不已,嘴里不停念叨着“你真的应该早点来找我的。”说着说着他就红了眼眶,田政红反而是安慰杨尚昆说自己一家人生活得很好,不用担心。
杨尚昆将田政红留在家里住了几天,每天工作腾出空来他就找田政红闲聊,住了几天之后,田政红提出要回家,杨尚昆不肯想要留他多住些日子,田政红表示家里的地他走了就没人能种了,而且自己媳妇还有病在身,他惦记着想早点回家去,杨尚昆也不好再挽留。
临行前,杨尚昆给田政红准备了很多东西让他带上,但田政红却推辞不肯拿,他说自己当年就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还能来北京转了一圈,这辈子值了,说什么也不肯拿东西,杨尚昆听后非常感动。
离别前,杨尚昆问田政红:“你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吗?”
田政红干脆地回答:“没有,一切都好。”
“那你需要我办什么事吗?”
“没有。”
听到田政红的两句回答,杨尚昆看着眼前这个憨厚的汉子,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他讲田政红的手紧紧抓住哽咽着说道:“咱们是亲戚,你往后经常来我家住住,有空我也到你家看看去!”说完后,杨尚昆将自己手腕上戴着的一块表取下来递到田政红手里,深情地说:“这块表跟了我很多年了,你留着做个纪念吧!”
田政红还想要推辞,但杨尚昆却严肃地说道:“这个表你必须拿着,不然我就不让你走了。”
田政红只能双手将表接过来,热泪盈眶,他和杨尚昆告别了好一会儿,才坐上了车返回家乡。
此后多年,杨尚昆依然记着田政红,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问候一下,而田政红也对杨尚昆非常感激,当时杨尚昆日理万机工作非常繁忙,还总能抽空关心他的生活,这些都让田政红感动不已。
1988年春,杨尚昆当选为国家主席,在此期间为提高我国国际地位,赢得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3年3月,他在全国人大八次一届会议上,衷心拥护江泽民当选为国家主席,愉快地退出了全部领导岗位。
退休后,杨尚昆开始思考他的一生,在大家的建议下,他开始撰写回忆录。他认为回忆录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为此他郑重地向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表示回忆录在出版前要经过中央审定才行。
在撰写回忆录的同时,他又不辞辛劳地为纪念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百年诞辰写了三篇文章,最终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
1998年6月7日,杨尚昆因为病情加重住进了解放军301医院。
在住院期间,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从不肯落下。
1998年8月,正是我国遭受洪灾最严重的时期,杨尚昆子医院从电视里看到我国两湖平原洪水肆虐庄稼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时,忍不住泪流满面,非常痛心地表示庄稼都没了,老百姓该怎么活呀!
当他看到解放军官兵日夜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时,激动地说道:“洪水无情党有情,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啊!”当看到全国各界为灾区受灾群众踊跃捐款捐物的场面时,更是感慨万分地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啊!”
当杨尚昆从内参上看到潼南地区也遭受了特大洪灾时,非常急切地问:“家乡发了大水,不晓得群众们搬出来没,谷子收了没啊?灾民们有没有吃的啊?”
没多久,杨尚昆就在病魔的折磨下身体每况愈下越来越消瘦,体重也从刚住院时的80公斤逐渐降到了50多公斤,工作人员看到他入院时穿的睡衣已经非常宽松穿不住了,就准备为他定制一件小一些的,杨尚昆在得知后坚决不让,他说:“现在南北都闹着灾呢,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处处都要节省才行,你们谁会缝衣服,给我把腰收一下就行了,还能穿的。”
杨尚昆不仅节约,还以身作则,他让自己的子女把他存在银行里的两万块钱存款都取出来捐给灾区,这些钱是他这么多年来的积蓄,却眼都不眨地全部捐出去了,还说:“这笔钱已经存了好多年了,如今总算是派上用场了。”在场所有人听完杨尚昆的话后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杨尚昆在刚住院的时候就请医务人员不要对他隐瞒自己的病情,医院委婉地告知他身患绝症的实情后,他平静而又坦诚地说道:“得了这种病,我很难过但是也很高兴,因为你们跟我说了实情,就请你们大胆地治疗吧,我一定全力配合你们。”
虽然在配合治疗,但杨尚昆的病情越来越重,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在9月2日下午将家人们都叫到了自己的病床前,开了最后一次家庭会。
他扫视了一圈家人,平静地说:“找你们来,是有一些事情要交代,也有一些事情要商量,人总是要死的,你们不要太伤心,关于我的后事,一是要向中央表示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1996年我去太行山看望那里的乡亲们,他们希望我将来能回到那里,但那样花费太大了,我还是希望火化后送回老家潼南去,同四哥杨闇公埋在一起……”
在跟家人们交代后,他又向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表示了自己的遗愿。
江泽民同志:
并常委、政治局各同志:
我在医院病床上开了家庭会议。人总是要死的,我叫他们不要太伤心。我现在很平静,在党内也算是一个老同志,我相信我的生平中央会作出评价,我告诉他们不必争这个高低。
关于我的后事,一是要向中央表示要求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二是火化,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闇公埋在一起。
还有几摊子事情,比如回忆录等,我也作了交待。
此致
敬礼!
1998年9月13日,在北京驾鹤西归,享年92岁。9月21日,杨尚昆的遗体火化,他的家人们在拾拣骨灰时,发现他的右腿部位还有一块指甲大的弹片,这是当年长征的时候留下的,已经在他的身体里待了63年,后来这块弹片被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