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是美食代名词
对于这一事实
常驻路上的学生党再熟悉不过

吖好呷、靓靓豆花、丽莺卤面…
只要你在交通路上待过一阵
就能对这的食物如数家珍
毕竟和味道有关的记忆总会留存很久
交通路也在一家家小店
每日三餐的烈火烹油中
渐渐成了传奇…
在交通路生活,日子总是闲适而舒缓。
道路两旁的大叶榕遮天蔽日,春日阳光被枝蔓打散,只剩下琐碎光斑,这苍翠绿植和温柔光影,也给交通路定下了柔和的氛围基调。
每个清晨和黄昏,交通路中段的红庆里市场,总盈满鼎沸人声,叫卖声和砍价声,交织成生动鲜活的日常图景。
逛逛糕饼海货,买买蔬菜水果,老街的市井烟火浸润到生活方方面面。
行走交通路,能遇见传统老店、旧式市场、相伴放学的孩子、闲逛散心的居民,随处可见的美食小吃。
在这条老街上,好像连时光都按下了慢速播放键,和商圈的繁华全然不同,让行人也不自觉放慢步调。
来到交通路,就没有饿着离开的道理。
这条不过一公里的小路上,美食店鳞次栉比。
从粉干、捞化、卤面、简餐,到豆花、排骨、煎包、肉串,时刻飘荡的饭菜香气,总令人目眩神迷。
怎么夸也夸不完的吖好呷
上过虎纠好味道,被媒体推荐报道,外表普普通通的吖好呷,真实身份是荣耀满身的大佬。
花生酱拌面是店内招牌,咸香花生酱和柔韧面条结合的刚刚好,吃起来口舌生香,应该还加了一点葱油,清爽不腻味。
精心熬制的大骨汤,加上现包现煮的扁肉,再撒一把炸过的蒜末,就成了招牌扁肉,汤头清亮入味,扁肉量足味美,不放味精和添加剂,吃完毫无干渴之感。
更令人惊艳的是溏心卤蛋,卤制入味的鸡蛋内里却还是流动的蛋黄,清淡甜味和咸香卤味,交汇成味蕾的绝佳享受,就算是为了卤蛋,也想来第二次~
开在大圣府旁的人气肉串
不过方寸的提香里脊肉串,藏在齐天大圣府一角,堪堪容纳老板一人炸制肉串,人气异常火爆,每到饭点就大排长龙。
提香不是画维纳斯的提香,而是提味增香的提香,老板每每拎起里脊肉下入油锅,霸道的香气便溢散四方,代替吆喝给小店打起招牌。
厚切里脊肉,炸过后外表微脆内里细嫩,再撒上秘制调料和辣椒,一口一大片,满嘴都是辛辣鲜香,十分过瘾!
上过电视的“拌粉干祖师爷”
穿过醒目的红黄招牌,走进店内,首先看到的是满墙奖章。
上过电视,屡被报道,传说中的福州拌粉店“祖师爷”…诸多荣誉加身,让这家小店充满奇异色彩。
店内的招牌拌粉干,低至4元一份,劲道Q弹的粉干里加了虾油和猪油,吃起来油润鲜香,果然不负盛名,桌上还有葱花、辣酱、胡椒粉…加点调料滋味更美~
捞粉捞汤的的汤汁,是广达路总店熬制的高汤,每天实时运送过来。汤头浓鲜过瘾,配上脆爽的罗汉肉,绵软的猪骨髓,足以成为印在味蕾上的美好记忆。
医大学子的甜蜜回忆
这已经是靓靓豆花,在交通路上停驻的第12年,伴随一届届医科大学子走过青春时光。
放学下课后,叫上三两好友,来一碗清甜润滑的豆花,生活里的苦与涩都被这份甜蜜冲淡,多年后,在小店里吃着甜食胡诌瞎侃的片段,也会和青葱岁月一起被珍藏。
豆花是红糖水打底,甜度三分糖星人也能接受,里头加了当季水果、芋圆、红豆、花生…满满当当都是料,饭后来一碗,分外解腻满足。
烧仙草清爽解渴,淡淡的甜味,仙草特有的香气,加上新鲜水果,夏天来上这么一碗,定能暑气尽消。
开了十几年的老牌网红
丽莺莆仙卤面也是交通路上的老人啦,几乎每天都爆满,饭点到店,时常会无处落脚。
卤面、卤肉、咸饭、炝肉,都是店内招牌,价格便宜份量十足。卤面里满是海蛎、瘦肉、虾干、白菜,地道的莆田滋味。
来一口吸饱汤汁的卤面,热乎软烂的面条从口中直抵心底,把愁苦的情绪通通撇下,只剩食物带来的饱足和幸福感。
来一个3.5元的煎包
清晨的吴记煎包,是早餐人的主场。煎包、扁食、拌面、肉片…都是易饱易消化的吃食。
巨大的圆锅里下了足量宽油,煎包在里头滚上一遭,里面变成了金灿灿的黄色,令人口舌生津。
说是煎包,吃起来却有点油饼的感觉,咬开金黄酥脆的外皮,内里是用料实在的肉馅,油香十足还带一点点肉汁,趁热吃滋味绝了!
从福建医科大学南门出来,就是交通路,便利路程,让这儿成了医科大师生觅食的主要据点。
清晨去吖好呷吃碗扁肉拌面,中午在丽莺来份咸饭,下午到靓靓豆花打包下午茶,入夜了上依杰拌碗清淡粉干,一日三餐安排的妥妥当当。
遍地美食的交通路,也随着这长久的相处,成为留存在福医大学子心头的白月光。
交通路怎么多年,变得太多太多,无数美食消失,无数美食出现,就像每到开学季、毕业季,来来往往的莘莘学子。
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随着时光骤变而泯灭,譬如往日的至交好友,譬如当初被食物惊艳的那份感动。
约上好友,去交通路寻一段旧日的味道和时光吧,看看一切是否如昨。
来源:福州全接触(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