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罗家将的英勇一直是千古传唱,罗艺大战潼关连败隋军众多名将,傲视群雄的罗成也凭着锁五龙、枪挑杨林的事迹闻名天下。而到了唐朝末年罗家又出现了一位传奇英雄罗兆威,为父报仇三战李存孝的故事也让罗兆威名震天下。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少年成名】

罗兆威出生的时候两眼圆瞪紧握双拳,这一举动惹得罗府上下非常地好奇,父亲罗弘信便给这个不寻常的儿子取名罗兆威。在罗家这个武术世家中,罗兆威从四五岁就开始学起了罗家枪法,由于父亲的严格教导,加上罗兆威也确实具有练武的天赋,基本上他是一教就会,一会还能悟三招。凭着他的勤奋与聪慧,几年下来罗兆威的枪法练到了快、狠、稳,罗家枪中的滚手枪、颠底枪、金鸡三点头、抽屉枪他都练得非常娴熟。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罗兆威不仅枪法练得很好,他的力量也在不断变强,每天早晚抱举一百多斤的石墩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几年下来能够单手举石墩的他,凭着一杆一百八十斤的亮银枪已经在铜台府没有对手了,就连父亲罗弘信几十个回合下来也占不到上风。十四岁的罗兆威就随父亲平定叛乱而立过不少战功,武艺高强一身白盔白甲加上亮银枪的他,被大家称为罗成再世的罗少保,少年成名的他也是名声不断传扬。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晚唐六友】

罗兆威平常也喜欢四处闯荡广交天下英雄,他先后结交了三位英雄,一位是兖州府双枪将周顺,另一位就是杨衮的岳父飞锤将金圣祖,还有一位就是闻名天下的金刀将赫连铎。他们也是不打不相识,一番较量之下都败在了罗兆威的亮银枪下,四人便在一起结拜成了兄弟。罗兆威回到铜台罗府后,又遇到另外两位传奇人物,一位是神枪将夏鲁奇,另一位是杨衮的父亲杨会,枪法更胜一筹的罗兆威便偷偷将罗家枪传给了他们。不久罗弘信做寿时,罗兆威的这五位好友陆续来到了罗府,罗兆威将杨会与夏鲁奇介绍了三位好友,就这样六位年轻的英雄便在罗府结拜成了兄弟,他们也成为了名震天下的晚唐六友。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父亲遗命】

罗兆威的父亲罗弘信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沉寂多年的罗家枪法被他练出了一个新的境界,罗家将由于他的出现又不断呈现出精彩。随着武艺不断地提高,已经罕有对手的罗弘信也开始有些漂了,一件令他耿耿于怀的家事让他开始了悲剧人生。那就是罗家枪法的纷争。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罗家枪从罗昌与罗英兄弟开始就彻底分流了,罗昌凭着回马枪和梅花七蕊枪创下了献把梅花枪,他的后人罗谏又打破了罗家枪不外传的家规,将枪法传给了澹台誉和张处让,而他们两大弟子李存孝与黄巢也在天下扬名了。而罗弘信的枪法是罗英传下来的嫡派罗家枪法,罗艺传下来的三十六路罗家枪法基本上没有改变。罗弘信一是想挑战这位无敌将,二是想为罗家讨个说法,就这样他前去挑战李存孝,结果一个回合就奄奄一息地抬回了铜台府。临终前罗弘信留下了遗命,要罗兆威有生之年替他报仇。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苦练枪法,三斗无敌将】

父亲很快病故了,罗兆威奋然来到了李存孝面前寻仇,其实李存孝并没有学过罗家枪法,澹台誉与师弟张处让有所不同,他遵守了对师父罗谏的承诺只学罗家枪而不传枪,李存孝跟随他学的是家传三十六路霸王神槊,而张处让却没失信将罗家枪传给了黄巢。李存孝也对这位传奇的罗兆威早有所闻,也想见识一下他的罗家枪法。就这样两人斗了十多个回合后,李存孝也见识到了闻名的罗家枪法,他猛然一抬槊使出八分力气砸了过去,罗兆威顿时被打成重伤抬回了铜台府。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休养了两个月的他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每天早晚勤练枪法,那些寻蛇枪法、寸手枪法都让练出了新的境界,转身回马枪更是出神入化,他的力气又增进了不少,他特意又赶制了一杆两百四十斤重的亮银枪,信心勃勃的他再次来到了李存孝面前,勉强架住了第一枪,第二枪下来罗兆威却因旧伤复发晕倒了。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坚强的意志让罗兆威休养了半年后,又带伤勤练了一个多月的枪法后他又来挑战李存孝。此时的李存孝也非常敬佩同情这位罗家英雄,于是李存孝只使出了五分力气与罗兆威在阵前斗了十多个回合,罗兆威一直以为自己的实力与李存孝非常接近了,心中暗自高兴起来。他看到无法战胜李存孝便想到了回马枪,诈败之后引来了李存孝的追赶,一招回马枪刺破了他的战袍,这下李存孝可就大怒了,奔着罗兆威使出九成力气砸了过去,枪弯了宝马也亡了而罗 兆威也晕迷不醒了。这次大半年的时间他都下不了床,罗兆威也明白了两人的差距,又羞愧又愤怒的他从此隐退到了山林之中再也不出山了。

少年成名晚唐六友结义的罗兆威,报父仇三次挑战李存孝的罗家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