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武松,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打虎英雄?这些人让大家想不到

虽然老虎是国家的保护动物不能伤害,但大陆历史对于那些敢打老虎的人还是比较推崇的。比如大家非常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

不过武松是文学作品《水浒传》的艺术形象。历史上真的有武松这个人,但他打死的不是景阳冈上的“大虫”,而是为祸一方的贪官“蔡虎”。

可能正是因为这份壮举,让施耐庵将武松塑造成打虎英雄。其实历史上真的有几个敢打真老虎的人,我们不妨看看都是谁。

一、不是天蓬元帅

下面要说的这位,很多人容易发生混淆,认为他就是天蓬元帅。其实卞庄在道教典籍《道法会元》中称为:天蓬真君,与《西游记》中的天蓬元帅并不是一个职位。

《道法会元》所说的天蓬真君姓卞名庄,生于周时,孔子称卞庄子。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真真正正打过老虎的。

当时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路上看到两头老虎因为争夺一头牛而发生打斗,想下场“拉架”。

卞庄子的手下说:“现在老虎正因吃牛而打架,二虎相争必有一亡。等一只老虎死了,另一只受伤,我们再去。这样您就博得了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一直耐心等到老虎结束争斗。其结果也是一只身亡,一只重伤,卞庄子拿着武器刺死了伤虎,可谓一举两得。

二、勇猛的子路

在《水浒传》中,李逵独杀四虎。此事让大家无法相信,说:“便是李存孝和子路,也只打得一个。”这句话说明李存孝和子路是打虎英雄。

不过李存孝打虎史料上没有记载,他打老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元代的杂剧小说中。后来这个故事被整合进《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这本书的作者,大家也非常熟悉了,那就是《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的共同作者——罗贯中。

作为罗贯中的老师,我们有理由相信施耐庵读过《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那么从其中借鉴一些桥段也是合情合理。

尤其是《水浒传》中,武松因喝酒躺在石头上睡觉,被老虎惊醒。老虎率先发动攻击,却没有扑到人,被武松反制打死。这段情节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几乎一模一样。

由于没有确切史实记载李存孝打虎,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下面,我们重点说说子路。

子路是孔子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之一,仅名号就有“孔门十哲”、“二十四孝”、“孔门七十二贤”等,与前文提到的卞庄子是老乡。

他是儒门弟子中,侍奉孔子时间最长的人,同时也是最让人头疼的人。他血气方刚、性格直爽,帽子上喜欢粘上公鸡毛耍威风,剑壳要铺满野猪的刺显示自己的无敌。

这样的刺头虽然拜入孔子门下,但起初并不服从管教,总是给孔子制造各种难题。甚至已经谈不上冒犯,屡次以欺辱孔子为荣。

比如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到山中游玩,途中口渴让子路弄点水来喝。

到河边弄水的子路恰好碰到一头猛虎。整个打斗过程我们没有看到,但从结果上看,子路是个比老虎还生猛的人物。因为他直接拔掉了老虎的尾巴,这一点武松也做不到,用武器刺虎的卞庄子也做不到。

子路拿着老虎尾巴洋洋得意地来到孔子面前,问:“你说这世上第一等的武士杀老虎应该是什么样子?”

子路以为孔子要夸自己几句呢。没想到孔子说:“杀虎的武士分为三等。上等的武士能把虎头掰下来,中等的能够断掉虎耳,只有下等武士才会拽老虎尾巴呢。”

子路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生气,心想你孔子明知道水边有老虎还让我去取水,分明是想害我性命。他越想越气,从路边捡起一块大石头想要谋害孔子。

不过在孔子看似“人生的最后时刻”,子路还想戏耍一下自己的老师:“老师,你说上等的武士如何杀人呢?”

孔子早看见他将一块大石头揣入怀中,心里料到他要干什么。孔子不慌不忙回答:“上等的武士杀人用笔,中等武士杀人用口舌。只有下等的武士杀人才用石头。”

子路听了羞愧难当,急忙把怀中的石头掏出来扔掉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子路确实打死过一只老虎,恐怕战斗力远在其他几位打虎英雄之上。不过他的性格偏执,太难沟通。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循循善诱。

而正是孔子的循循善诱,才让子路逐渐心悦诚服,最后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弟子之一。

除了子路之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打虎英雄名叫周处。

他的故事大家就比较熟知了,还上过语文课本。水中的蛟龙、山中的猛虎和他并称为“宜兴三害”。他在打死蛟龙、猛虎之后幡然悔过,最终成为了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最后

目前来说,历史有明确记载、打过老虎的人物中,知名度较高的就是子路、卞庄子和周处。他们的打虎故事不仅展现出了个人的英勇,同时还深挖出了一些教育意义。

比如卞庄子是采纳他人建议,子路、周处都是因为打虎改过自新,重塑了人生。可能这是古人歌颂打虎英雄的目的之一吧。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水浒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子路传》、《道法会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