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中流击水,其乐无穷
王震生
《到中流击水,其乐无穷》是我曾经发表在《汴梁晚报》上的一篇获奖征文,记叙了我在纽约长岛大西洋海滨游泳,在波峰浪谷中“弄潮”的快乐。
而在写作的“海洋”中,与编辑往来——读者、作者与编者结下深厚的友谊,同样是其乐无穷。
《开封日报》创办70年了,地址多次变迁。上世纪50年代末,学生时代的我是《开封日报》的热心读者,报纸是我这个“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初中读者的精神佐餐。每每捧读当天的《开封日报》,世界风云尽收眼底,本市新闻津津乐道,副刊作品细细品味,各版文章精彩绝伦。升入高中后,开封日报社就在东司门我就读的开封一高北邻。后来,不管是在宋门里自由路东段、劳动路还是今天的七大街,为了投稿我都多次前往。
忽如一夜春风来。《开封日报》1982年第三次复刊后,我对它依然情有独钟,每天不看报纸总感觉缺点什么。
1982年春,我收到副刊编辑李允久老师的一封退稿信,记得是用毛笔蘸红墨水书写的:“1.诗思隽永。2.个别诗句还欠精当。”一个初涉习作的文学爱好者在跋涉关口时得到编辑的点拨,我喜出望外。虽然这首小诗没能见报,但却唤起我的写作激情,至今难忘。
1985年4月14日,我的一篇散文《相识在八达岭》发表在《开封日报·星期刊》的头版头条,对我继续文学创作是极大的鼓舞。文中记叙了我和日本友人吉田邦中先生的友谊,文稿经反复锤炼,试投后很快发表了。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了报纸上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铅字,我甚为喜悦。记得那时,《星期刊》刚刚创立,主任是金聚泰老师。责任编辑是高琏珩,高高的个子,很帅气的小伙子。
后来,我多次参与报社举办的各类征文活动,并有多篇文章获奖,如《读者、作者与编者》《我的藏书经历》《历史的这一页,永远铭记》等。
多年来,我的许多文章见诸报端,我也和许多编辑相识相知,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编辑同志,辛勤耕耘甘当人梯,为人作嫁衣,敬业精神难能可贵。对于稿件是否发表,不管亲疏远近,一向是以质而论。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神来之水,在文艺百花园中把我的篇篇诗文浇灌成破土而出的株株幼苗,为繁花似锦的开封文苑增添新绿。这里倾注了我的辛劳,也饱含着编辑们的心血。
在文字的海洋中踏浪而行,到中流击水,其乐无穷!
(作者系河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期编辑:孙争杰
大家都在看
开封日报 ID:kfrbwx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阅读开封日报电子报